賈清玉
【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婦產科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表法將其分成兩組,即干預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而干預組患者則采取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且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對比。結果:干預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5.3±1.9)分,對照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81.3±1.2)分,兩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干預組中患者的HAMA評分為66.1%,對照組為的HAMA評分為28.6%,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婦產科中采取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提升治療效果,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都具有極為重大且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 婦產科;人性化;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101-01
婦產科是臨床上比較特殊的科室。婦產科門診中多數就診為孕婦,產婦懷孕期間心理和生理上都會出現很大變化,臨床上更需要人性化護理。人性化護理模式除了強調給產婦醫療上的支持外,更加強調要精神上的支持,消除產婦心中的一些恐懼和不安的情緒,減少醫患矛盾的發生。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技術與水平的不斷進步,婦科疾病的治療方式與手段獲得了極大的提升,與此同時,臨床婦產科的護理意識也隨之提升。在臨床婦產科中,正確的護理理念,良好的護理方法,對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具有重大的意義。鑒于此,為了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中的應用價值,筆者對我院所收治的56例婦產科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婦產科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5.8±5.7)歲,病程為4d~12個月。疾病類型:16例為月經失調,14例為盆腔炎,10例為宮頸炎,8例為子宮肌瘤,12例為其他。按隨機表法將其分成兩組,即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種類等臨床資料對比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即依據患者的病癥選擇相對應的護理對策,與此同時,對患者的各項臨床指征進行密切的觀察。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對干預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護理措施,具體為:
1.2.1 心理的人性化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以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倘若患者出現緊張、不安、焦慮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心理加以疏導,多講一些成功治療的案例,以加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而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況[1]。
1.2.2 生理的人性化護理:在進行護理措施時,護理人員的動作應當輕柔、快速,以盡可能的減輕患者的疼痛,同時應當注意對患者隱私部位的遮蓋,以滿足患者自尊心的需要。在飲食方面,應指導患者多食用一些粗纖維、高蛋白的食物,降低高熱量、高脂肪的攝入,且禁止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2]。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對于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護理人員應當盡可能的滿足。此外,護理人員還應當告知患者作息規律的重要性,避免白天的睡眠時間過長。
1.2.3 環境的人性化護理:在患者剛入院時,護理人員應當熱情的接待,用輕柔的語言對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醫院的環境、病房設備和醫院有關的規章制度,并且在詢問患者的意見之后,為患者安排病房與床位。病房內應當經常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且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與濕度。用布簾將每一個床位隔開,以使每一個患者都能擁有相對獨立的空間。在病房中布置一些鮮花,以去除病房中的異位,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緊張、不安心理[3]。病房內應全天候供應熱水,在病區走廊上應當提供各種便民設施,例如一次性紙杯、紙筆等。
1.3 評價方式:本次研究采取自制的護理質量評價體系,其總分為100分;依據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對兩組患者的心理進行檢測,其中<6分為沒有焦慮,7~14分可能存在焦慮,>14分焦慮[4]。
1.4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護理治療,干預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5.3±1.9)分,對照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81.3±1.2)分,兩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干預組中患者的HAMA評分為66.1%(37/56),對照組為的HAMA評分為28.6%(16/56),兩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些年來,婦產科疾病患者的人數呈現逐年增多的態勢,尤其是月經方面、炎癥、內分泌失調以及婦科腫瘤等疾病。這些婦產科疾病不但給患者的身體帶來極大的痛苦,同時也在經濟上、心理上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壓力。因此,提高婦產科疾病的治療與護理效果,已經成為當前廣大婦產科醫務工作人員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前,由于在婦產科中采取了多種護理模式,使得患者的治療效果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其中人性化護理模式就是一種不錯的護理方式。人性化護理模式由以往的生物模式轉化成生物-社會-心理的模式,這一轉變不但表現出對疾病本身的護理,同時還展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5]。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對干預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在護理質量評分與HAMA評分上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可見,在臨床婦產科中采取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建琴.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03(19):199.
[2] 李霞,齊慶花.婦產科護理中人性化服務之我見[J].中國醫藥指南,2013,(24):710-710,711.
[3] 楊文.婦產科護理中的人性化護理體會[J].心理醫生(下半月版),2012,(12):236-237.
[4] 張金玲.人性化的產科護理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5):320.
[5] 劉珊珊.人性化服務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醫學信息,2014,(11):31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