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曼+張冬雪+王莉

【摘要】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存質量的效果。方法:選取醫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出院指導,觀察組患者出院后實行延續性護理。觀察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對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展開分析。結果:生存質量得分中,兩組患者護理后生存質量顯著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患者顯著高于對照組,有差異統計學意義。結論:延續性護理能顯著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延續性護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5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108-01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攝食不均衡,導致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患者需要持續服藥治療,控制疾病的發展。然而,有學者指出,部分患者出院治療期間,其服藥依從性有待提高,導致臨床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明顯上升。延續性護理是一種現代化護理模式,可通過電話、隨訪等形式,加強對患者生活、服藥等的干預,達到控制疾病發展的目的。[1]基于此,本文就該院收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實行不同的護理方法,就其效果展開分析,具體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為33—66歲,平均年齡為(58±4.5)歲,病程為4—20年,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均派排除有意識障礙、嚴重肝腎功能疾病和不簽署同意書的患者,并在性別、年齡等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對照組患者僅進行常規的出院指導,出院當天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如何自測血糖,做好飲食指導。
1.2.2 觀察組患者:為患者準備詳細的健康資料并真實填寫,指導患者出院后的護理和動態血糖檢測儀的佩戴。掌握患者當前服藥情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隨訪計劃,并與家屬探討定期復查的時間。定期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的治療情況,耐心解答患者出院治療期間出現的問題。針對存在不良反應的患者應給予及時的指導操作,嚴重者必須囑患者及時來院就診。另外,定期進行家庭走訪,對患者血糖進行檢測,做好各項記錄,為后續檢查提供參考數據。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同時采用生活質量測定量表簡表(SF—36)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展開分析。依從性良好: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囑,按時定量用藥。反之較差。
1.4 統計方法:
將兩組患者研究所得數據全部收集,在SPSS20.0統計學軟件中作數據處理和分析,經t檢驗,P<0.05時,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后,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生存質量得分中,生理職能和肌肉疼痛與對照組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他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結果如表1所示。
3 討論
延續性護理主要通過將醫院護理延伸至患者家庭中,達到控制疾病發展的目的。我院主要從建立健康檔案、電話隨訪、生活干預、用藥干預等方面開展連續性護理,不僅有利于患者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本組實驗對糖尿病患者實行延續化護理,較于常規護理,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存質量,尤其在總體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職能三個維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實現了護理的持續性和延伸性,患者在出院后依然能夠得到專業的幫助和支持,因此對患者實行延續性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宇紅.連續性護理對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21(14):43—45.
[2] 許惠虹,劉泳洲,潘希方等,出院后持續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08):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