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倩



【摘要】目的:
通過觀察總結密固達在臨床輸入過程常見的不良反應,提前應用預見性的治療方案和護理干預措施,減輕患者的不良反應。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骨質疏松癥患者52例,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治療組和水化治療組,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的對照結果。結果:常規組中出現發熱反應22例,發熱平均時間約為49.6小時;肌肉痛出現19例,疼痛程度評分平均約為5.5分。水化治療組出現發熱10例,發熱持續時間平均約為22.1小時;肌肉痛出現8例,疼痛程度評分約為3.4分。對相關變量進行卡方檢驗及t檢驗均提示,兩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靜脈輸入密固達前后及早應用護理干預措施及水化療法可以明顯緩解發熱,肌肉痛等流感樣不良反應癥狀,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關鍵詞】 水化療法;護理干預;密固達;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8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124-01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指患者出現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的全身代謝性疾病[1]。目前,隨著我國人口趨于老齡化,骨質疏松用藥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密固達(唑來膦酸)主要在人體骨骼中發揮作用,抑制破骨細胞,進而對骨吸收產生抑制作用,在減輕患者疼痛,骨折預防方向十分有效[2]。密固達具有吸收力強的特點,并且在一年內只需給藥一次,對患者來說十分方便[3]。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新的密固達治療嚴重骨質疏松癥。隨著密固達在臨床中的應用,逐漸發現患者在輸后常有短暫的反應,包括:發熱、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白細胞減少,輕微的腎功能損害等。因此,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充分的水化療法,預防性的給藥以及早期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減輕用藥后(密固達)的不良反應有著顯著作用。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骨質疏松患者52例,此患者均為女性,年齡50歲-82歲,平均年齡64歲,均為絕經期后婦女。病程1-10年不等,入院診斷均為骨質疏松癥伴其他診斷。其中單純骨質疏松癥患者13例,骨質疏松癥伴有椎體壓縮性骨折16例,骨質疏松癥癥伴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9例,骨質疏松癥癥伴有腰椎滑脫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雙能量X線吸收測量法測定腰2至腰4椎體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根據WHO診斷標準中BMD降低的標準差(T值)分為:-3.5 1.2 方法 1.2.1 患者分組:52例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被分為常規治療組26例及水化治療組26例,兩組患者均為首次輸入密固達,遵醫囑輸入藥物,兩組均輸入時間超過1小時,前后均用生理鹽水沖管。常規治療組直接輸入密固達,囑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應大于1500m(護士監測),輸入后囑患者不可離開病房,常規監測體溫一日4次。水化及早期護理干預組于密固達輸入前兩日給予口服對乙酰氨基酚類藥物,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并提前告知可能輸入藥物后有流感樣癥狀,可以早期采取有效降溫措施控制癥狀,解除患者心理顧慮;并與輸入密固達藥物前后輸入等滲液或低滲液(林格氏液+維生素C,5%GS+維生素C)等≥1500,囑患者每日飲水量大于1500ml(護士監測),輸入后囑患者不可離開病房,常規監測體溫一日4次。 1.2.2 統計學方法:對常規治療組及水化治療組中出現發熱和肌肉痛的例數及不出現不良反應的例數采用卡方檢驗(X2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常規治療組和水化治療組中出現發熱癥狀持續時間的平均值,以及出現肌肉痛程度的平均值分別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明確差異有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常規治療組出現發熱22例,(腋窩測量體溫大于37.5℃),發熱持續時間為36-64小時,平均約為49.6小時;肌肉痛出現19例,(肌肉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ual ananlogy scale)VAS,),疼痛程度3-9分,平均5.5分。水化治療組出現發熱10例,(腋窩測量體溫大于37.5℃),發熱持續時間為12-32小時,平均約為22.1小時;肌肉痛出現8例,(肌肉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ual ananlogy scale),VAS),疼痛程度2-5分,平均3.4分。上述發熱及肌肉痛癥狀均給予對癥處理,發熱及肌肉痛患者后期再未出現復發癥狀。對相觀數據進行卡方檢驗及t檢驗,其P值均小于0.05(表1,表2,表3,表4)。研究結果表明,靜脈輸入密固達前給予預見性的干預及通過水化療法能顯著降低患者發熱及肌肉痛的不良反應。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組織顯微結構退化、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骨脆性增高的疾病。密固達是現臨床一線中治療骨質疏松癥的防治藥物。其主要成分是唑來膦酸,屬于第三代雙膦酸鹽化合物雙膦酸鹽(bisphosphonates BPS)是由2個膦酸根與1個碳源子連接形成P-C-P結構,與羥膦灰石晶體有高親和力,能夠結合在骨礦物質表面[4]。BPS通過抑制破骨細胞的蛋白質異戊二烯化從而影響破骨細胞的微骨架形成,抑制破骨細胞釋放酸性物質及酶類,誘導破骨細胞凋亡,降低破骨細胞的吸收活性,從而增加骨密度[5][6]。 密固達的最常見不良反應是發熱,肌肉痛,關節痛,頭痛和流感樣癥狀。現階段研究表明,它的不良反應癥狀可能是由于唑來膦酸抑制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導致香葉基焦磷酸(ger-anylgerany ldiphosphata IPP)和二甲基丙烯焦膦酸酯(dimethyl allyl pyrophosphata DMPP)堆積,IPP和DMPP均可引起腫瘤壞死因子以及白細胞介素-6的一過性升高,從而引起發熱、頭痛、肌肉痛等流感樣癥狀,隨著時間推移,上述物質逐漸清除,流感樣癥狀消失[7]。 本研究顯示,輸入密固達前后采用水化療法,輸入前兩日給予口服對乙酰氨基酚類藥物,同時早期給予預見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明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兩組分別通過對比發熱癥狀持續時間的平均值以及出現肌肉痛程度的平均値進行對比,水化組出現發熱和肌肉痛的時間及程度明顯減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水化治療可以直接降低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水化液的晶體液分子量小,可以自由通過毛細血管交換,具有緩沖作用良好、平衡電解質、影響凝血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減少藥物對腎小管細胞的毒性,不良反應少,維持細胞外液環境和內外滲透壓穩定等優點。 總之,早期合理護理干預和水化療法可減少輸入密固達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袁紅波.密固達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護理體會 當代護士2013.8期下旬刊 [2] 劉靜.密固達注射液治療45例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效果觀察中外醫療,2013.30期,旬刊 [3] 何鳳儀 楊春英.密固達治療骨質疏松病病人的護理.全科護理2015年7月第13卷第20期 [4] 高雷 任艷 高增華.唑來膦酸對股指疏松骨含量的影響.吉林省人民醫院創傷骨科,長春.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5年1月第21卷第1期 [5] 方巖 范輝 王燕慧.鈣劑,維生素 D與骨質疏松癥(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 17(8): 723-726 [6] Heaney RP.Thinking straight about calcium[J] N Engl J Med,1993.328(7):503-506 [7] 鄧海鷗 李東風 張偉杰等 靜脈用唑來膦酸的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時引起的急性期發熱反應分析[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1,31(12):(2076-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