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腫瘤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發生的相關因素,尋找其護理措施。方法:選取膀胱腫瘤電切手術患者300例(術后發生膀胱痙攣95例,占31.6%),回顧性分析護理措施并進行改進。結果:導尿管氣囊注水量、膀胱沖洗液溫度等可引起膀胱痙攣的發生,護理方法的改進可以減少膀胱痙攣的發生。結論:通過對導尿管氣囊注水量、膀胱沖洗液溫度等方面相關因素護理的改進對減少膀胱痙攣的發生有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 膀胱腫瘤;膀胱痙攣;相關因素;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 R59.6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129-01
膀胱痙攣是指術后出現膀胱區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并伴有尿意、便意急迫感、導尿管周圍尿液外溢,膀胱內壓升高沖洗不暢。膀胱痙攣是膀胱腫瘤電切手術后常見并發癥,是造成患者術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十分痛苦,嚴重影響休息,延長傷口愈合時間。我們將2年來膀胱腫瘤電切術后出現膀胱痙攣的患者進行總結,分析發生膀胱痙攣的相關因素,并對護理對策做出改進。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行膀胱腫瘤電切患者300例,年齡59~87歲,平均69.6歲,術后均放置三腔導尿管,生理鹽水溶液持續膀胱沖洗,其中有95例出現程度不等的膀胱痙攣,占發生率的31.6%,最早出現于術后30 min。
1.2 臨床表現:
膀胱區脹感,尿道陣發性疼痛,肛門墜脹,尿感強烈,尿管周圍有血性尿液流出,沖洗液顏色加深,滴速下降甚至返流。將此癥狀分為輕、中、重三型[1]:(1)輕型:氣囊導尿管周圍可見血性液流出,沖洗液顏色變化不大,每天數次。(2)中型:膀胱及尿道陣發性縮痛,但不劇烈,導尿管周圍有血性尿液溢出,沖洗液不滴,1~2 h出現1次,疼痛可耐受。(3)重型:下腹劇烈疼痛,有急迫的排尿感,沖洗液不但不滴而且返流,尿液顏色明顯加深,患者較痛苦,可大汗滴瀝間歇數分鐘出現1次。
2 原因分析
2.1 精神因素:
臨床體會患者精神緊張、煩躁、恐懼常是誘發膀胱痙攣的因素,緊張、煩躁等帶來的軀體變化:身體強直、牽引下肢屈曲、拔管等常常直接導致膀胱痙攣,患者越緊張膀胱痙攣就越嚴重,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2.2 出血:
術后出血是形成血凝塊,堵塞引流管沖洗不暢,以至膀胱充盈和刺激膀胱收縮導致痙攣。觀察中發現膀胱痙攣往往在出血及出血后膀胱內有血塊殘留者,膀胱痙攣又可使出血進一步加重。
2.3 引流管刺激:
術后1天左右患者感到難以忍受三腔氣囊尿管,氣囊充水20~30 ml的患者術后不同程度地發生膀胱痙攣,放水后逐漸減輕消失。因膀胱的交感神經主要分布在膀胱三角區、頸部、后尿道前列腺及精囊腺等位置,當膀胱造瘺管過低觸及三角區或氣囊尿管水囊內注水過多刺激膀胱三角區,或者因過度牽引尿管,造成膀胱頸部壓力過大引起膀胱頻繁收縮,發生
2.4 沖洗液溫度:
室溫低于20 ℃有患者會感到膀胱區不適,周身寒戰。觀察中發現沖洗速度越快,患者膀胱區的感覺就越明顯,膀胱痙攣的發生率也越高。老年基礎代謝低,大量的明顯低于體溫的生理鹽水沖洗膀胱,除了使患者感到全身發冷外,還可刺激膀胱發生頻繁痙攣。
3 護理措施
3.1 緩解緊張情緒:
消除緊張情緒減輕其心理負擔,從而減少膀胱痙攣的發生,減輕痙攣引起的疼痛。心理干預能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2]。首先讓患者了解疾病發生的病因、治療及預后情況,術前準備的目的及手術過程使患者心中有數,取得患者的配合。
3.2 鎮靜止痛藥物的應用:
目的是消除患者不適感覺所帶來的緊張和焦慮不安等情緒反應,我院臨床廣泛使用鎮痛泵,可持續緩慢將鎮痛藥注入(24~72 h)機體降低膀胱痙攣的發生。
3.3 氣囊導尿管的護理:
氣囊不宜過大,一般為25 ml即可,氣囊導尿管牽引不宜過緊,如沖洗色紅,可酌情松氣囊,以減輕對前列腺窩及膀胱的刺激,保持導尿管引流通暢,避免阻塞、打折、扭曲。
3.4 膀胱沖洗的護理:
持續沖洗時間不宜過長,術后1天沖洗液清亮改間斷沖洗。膀胱沖洗速度不宜過快,根據沖洗液顏色合理調節沖洗速度,沖洗液不高于床面60 cm~80 cm。人體膀胱內的溫度是37.5 ℃~38 ℃,沖洗液溫度過低,易刺激膀胱平滑肌,引起膀胱痙攣,導致繼發出血;溫度過高,加快局部血液循環,使切口滲血量增多,加重膀胱內出血[3]。有研究[4]表明用20-30度沖洗液沖洗膀胱能有效減少膀胱痙攣發生。如有血塊堵塞氣囊導尿管,要用2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吸出殘留血塊,保持膀胱沖洗通暢有效。注意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顏色、量,若引流量少于沖洗液時,應及時檢查導管位置,擠壓氣囊導尿管,保持引流通暢。
3.5 避免誘發膀胱逼尿肌收縮的其他因素:
如咳嗽、排便、不必要的翻動。離床活動可減少膀胱痙攣發生應鼓勵患者常下床活動,作短暫的步行,避免大便的干燥。也可熱敷膀胱區,使逼尿肌緊張度降低,從面起到緩解膀胱痙攣的作用。
3.6 創造良好的環境:
為老年患者創造一個良好、健康的社會心理環境,多與患者溝通,耐心聽取并尊重老年患者意見,盡量尊重老年患者原來的生活習慣,使患者樹立信心正確對待疾病,主動配合治療,戰勝疾病。
4 討論
膀胱腫瘤電切術由于手術創傷,術后留置氣囊導尿管,常規膀胱沖洗均可使處于敏感性增高的膀胱逼尿肌收縮。精神緊張,焦慮都可誘發膀胱痙攣,出現早期或者晚期的并發癥,給患者增加了痛苦。膀胱痙攣是膀胱腫瘤電切術后常見的并發癥,臨床表現為術后出現膀胱區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并伴有尿意、便意急迫感、導尿管周圍尿液外溢,膀胱內壓升高沖洗不暢,膀胱沖洗液轉為血性或者血性加深。膀胱痙攣引起膀胱內壓力增高,使膀胱靜脈回流障礙均可引起繼發性出血,增加患者的痛苦,影響病情的恢復,延長術后膀胱沖洗或留置尿管的時間,不利于患者的康復。術前術后的精神護理是預防減少膀胱痙攣的有效手段。通過采取綜合性的護理措施,降低了膀胱痙攣發生率,縮短了血尿轉清時間,從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梁玉蘭,屈婉菁,劉健等,經尿道等離子氣化電切膀胱腫瘤術術后痙攣原因分析及應對干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2);121-123.
[2] 夏雪中,心理干預對降低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發生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4,19(6):52-53
[3] 孫學華.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原因分析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9):63-64
[4] 王蘆萍.膀胱沖洗液與膀胱痙攣間關系的臨床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5):27-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