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建碧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群眾文化在人們生活中的發展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群眾文化是根據政府和社會共同組成的一種公共文化,這樣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對文化知識及先進文化進行普及,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充分的滿足,真正的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保護。因此,本文分析了群眾文化的概念,探討了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文化價值。關鍵詞:群眾文化;文化價值;社會功能
群眾文化是讓人們可以自主的參加和開發社會性文化,同時也是文化領域建設的主要原因。它包括了社會功能及文化價值,這兩點在文化建設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在社會群體中,社會功能主要包括了娛樂和交際功能,以及群體認同的功能。它的文化價值主要包括了文化建設方面,一方面是促進了主導文化,另一方面促進了精英文化,同時也促進了產業的發展,更好的發展了文化價值。
一、群眾文化的概念
黨中央在十八大的會議上對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強調,保證人們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我國小康生活發展中屬于重要的部分。群眾文化主要指的是人們在自己休閑時間內進行的社會文化活動,人民群眾占有主要的地位,在社會上不同階段中,要面臨著多種多樣的娛樂活動。
(一)文化現象方面
群眾文化在人民群眾中很受歡迎,在人們的工作中,很多人都積極參與文化活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人們可以自我發展和自我娛樂。從整體看來,在社會生活中,參與到群眾文化中的人比較多,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由此同時,群眾文化在人們生活中的不同領域都普遍存在,其中的文化內容也很豐富多彩。
(二)文化建設方面
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群眾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在大多數地區,群眾文化不僅擁有了自身的文化組織、內容及管理方式,對文化建設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同時也體現了群眾文化的好處,不斷的促進文化建設和文化藝術繁榮景象等,這在群眾文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群眾文化和精英文化正在同步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在人民文化中不斷的得到提升。
二、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
(一)娛樂和交流功能
對于群眾文化的發展,娛樂和交流功能是最基礎的功能,不同的時間,都具有獨特的娛樂方法,人們對娛樂活動的需求也是出自自身的本能。群眾文化活動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一種群體性的娛樂活動,它的藝術要求較高,老年人和青少年都比較適合。參與的人數也有很多,大部分都是一些具有同一種愛好的人才一起進行娛樂,而且每個人都會積極的參與其中,群眾文化生活帶給人們快樂的心情。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讓人們充分的享受了文化的權益,這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及幸福感得到滿足。隨著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勞動生產率也得到提升,人們的閑暇時間也逐漸增加,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聯系卻逐漸減少。在城市生活中,由于社會勞動力的分工比較細密,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也都是自己身邊的一小部分朋友。在農村,傳統的田園生活也被市場經濟的發展所瓦解,部分的勞動力也進入了城市,成為了城市中的流動人口。城市經濟逐漸走向農村,城鄉一體化也隨之加快發展,這就導致我國傳統的熟人社會被瓦解。在這種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為重要,群眾文化的產生給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相對簡單的平臺。
(二)群體認同功能
隨著人們追求進步和發展的腳步不斷的加快,各個國家、民族、區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重要,所以人們對社會群體的認同感逐漸重視。然而,人們在表達自己對社會群體認同感的同時,也要采取相應措施來對自己不同于群體的獨特之處進行表現。在現實生活中,群眾文化的產生具有一定的群體性,所以在這其中也包含了群體認同的功能。盡管,區域、民族不同,所具有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也存在差異,在群眾性文化活動中也具有不同的風格和藝術形式,但是人們都會在群體活動中,展現自己的特色。在城市生活中,一些公園和廣場,都會匯聚很多不同民族的表演節目。在一定的程度上,這也體現出了群眾文化活動的認同功能。
三、群眾文化的文化機制
(一)促進主導文化的發展
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主要集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上,有效地促進了中國多元化價值觀的發展。主導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主導文化在人民影響力中的主要形式是強大的,也可以加強現代社會基礎的文化建設,進而指導現代社會的整體思維發展。在我國文化建設與發展中,主導文化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充分發揮主導導向的文化建設,建立相應的社會化發展方向,更好地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從根本上提高國家發展的質量。主導文化的重要分支是大眾文化,對主導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主流文化為大眾文化的發展指明了明確的方向,主導文化的有效發展,有效地引導大眾文化,只有將大眾文化與主流文化相結合,才能達到促進社會和諧的目標。
(二)促進精英文化發展
群眾文化主要是以普通群眾圍繞進行的,精英文化是對高學歷和高素質人群展開的。兩者之間關注的對象不同,而且相互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特別是精英文化的發展,主要是對群眾文化進行推廣,群眾文化的發展是由精英文化引導產生的。因此,兩者之間具有相互彌補不足的作用,這也反映了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促進了社會和諧的發展。
(三)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目前,我國文化建設是由文化產業建設和文化事業建設兩個部分組成。文化事業是具有公益目的性的,大部分都是國家來提供的,主要是在文化產業領域在具有一定利潤情況下進行,文化市場決定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文化市場在某種程度上,是人們消費文化和藝術欣賞的能力。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改善,文化藝術最終消費能力不斷提升。中國文化藝術教育程度不斷加強,有效的提高了人們的欣賞能力,促進社會文化產業市場的快速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隨著中國現代化經濟和政治的快速發展,中國文化建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充分的發揮了社會功能及文化價值,有效促進了我國社會和文化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安晶.對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其文化價值的探索.[J].學理論,2015,04:199-200.
[2].劉開智.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分析.[J].今日中國論壇,2013,01:30-32,
[3].吳雪蕾.芻議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及其社會功能.[J].戲劇之家,2014,14:183-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