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好
【摘要】本文主要是對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感染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與研究,主要的方法是選取我院心內科于2013年到2014年接受治療的老年住院患者進行了分析,并是選取87名老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我院患者在院內感染的情況以及分析引起患者在院內感染因素。結果我們通過分析與研究發現,87名老年患者院內感染率高達20.7%,其中呼吸道感染率最高(44%)。其次是泌尿道感染(27.8%)。本研究發現,心內科老年住院患者在院內感染的高危因素為住院時間、侵襲性操作、糖皮質激素應用以及抗生素用藥時間。提示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采取適宜措施和方法來預防院內感染,并且治療期間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減少侵襲性操作,縮短住院日降低老年患者院內感染。
【關鍵詞】心內科;院內感染;高危因素;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5.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197-01
心血管疾病又稱循環系統疾病,主要涉及心臟、冠狀動脈等組織,老年人有較高的患病率。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較弱,常合并其他系統疾病,是院內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現了感染這不僅加重病情,影響療效,延長住院日,增加治療費用,甚至可能造成醫患糾紛。本研究選取我院心內科于2013年到2014年87例老年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心內科老年患者(≥65歲)共87例患者,其中男48例,女39例,年齡65~92歲,平均(73.2±5.2)歲,病程4~30年。住院日4-30d。患病的類型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以及心律失常和其他。其中冠心病有4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有22例,心律失常有21例,其他的疾病有3例。
1.2 主要采用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收集臨床資料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住院的時間、臨床診斷,治療的方法,感染部位,感染病原體以及醫療活動的操作和病房的護理等。院內感染是指沒有患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住院后24h出現的任何部位的感染都是院內感染,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住院后24h發生其他部位的感染也為院內感染。大致分為:呼吸系統醫院感染、泌尿系統醫院感染、血液系統醫院感染等。
1.3 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處理,計量資料用x±s,計數資料采用率或構成比。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者將被認為有統計意義。
2 分析的結果
2.1 感染情況。87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其中8例為呼吸道感染,占院內感染總數的44.4%;5例為泌尿道感染(27.8%);2例胃腸道感染(16.7%);1例血液系統感染(5.6%),1例為其他系統感染(5.6%)。
2.2 高危因素。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感染與住院時間、侵襲性操作、糖皮質激素應用以及抗生素用藥時間存在一定關系。住院時間≤7d,23例(26.4%),7~14d,29例(33.3%),>14天,35例(40.2%)。無侵襲性操作45例(51.72%),有侵襲性操作,42例(48.27%)。無長期使用激素,40例(45.9%),有長期使用激素,47例(54%)。抗生素,≤7d,18例(20.6%),7~14d,49例(56.3%),>14天,20例(22.9%)。
3 討論
心內科老年人往往是主要人群.由于老年患者機體免疫力相對較弱,是院內感染的易感人群。院內感染不僅加重病情,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而且加重了家庭的負擔。院內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多見的。院內感染與老年住院患者住院的時間、糖皮質激素的應用,侵襲性操作和臨床抗生素用藥時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①住院時間 醫院環境相對較差,潛在病原菌較多,尤其是季節交替時呼吸道感染病人明顯增加,在這樣環境中時間越長,發生感染的概率越大。②糖皮質激素,長時間使用糖皮質激素會抑制機體免疫,增加感染率。③侵襲性操作 留置導尿管,胃食管以及氣管插管等都會對組織造成破壞,增加感染幾率。④抗生素,長期使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耐藥菌增多,進而造成感染。
本研究選取87例老年患者進行回顧分析,結果表明::心血管內科老年患者院內感染的概率較高。因此,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采取適宜措施和方法來預防院內感染,并且治療期間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減少侵襲性操作,縮短住院日降低老年患者院內感染,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俊彪;心內科醫院感染的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4)
[2] 楊彪、何益萍、周奸等;心內科住院患者合并醫院感染的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