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亮

【摘要】目的:探討胸部創傷的X線診斷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 - 2016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6例胸部創傷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在病理診斷基礎上,對照組采用 CT 進行診斷,觀察組采用 X 線進行診斷。比較兩組患者的肋骨骨折、肺挫傷檢出率。結果:觀察組的肺挫傷、肋骨骨折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CT診斷相比,在胸部創傷診斷方面,X 線診斷具有檢查快捷方便、費用低廉的優勢,在胸外傷常規檢查中可作為主要影響技術進行應用。
【關鍵詞】胸部創傷;X 線診斷;CT診斷
【中圖分類號】R726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04-02
胸部創傷是比較常見的外傷之一,往往由擠壓傷、車禍等所致,主要表現為肋骨骨折、血胸、胸壁挫傷等,常伴有嚴重的復合傷,可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甚至死亡,在發生胸部創傷后,如果能準確、迅速地做出診斷,將有利于進行及時準確的救治,對患者的后期恢復和生命安全也非常關鍵。影像學檢查對損傷部位及損傷程度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價值,X線及CT檢查是基層醫院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兩者在胸部創傷的診斷中各有優勢和不足,X線檢查經濟、簡單、便于復查,是首診初選最基本的方法,在觀察胸廓全貌、骨折檢出及定位方面優于CT;CT檢查在肺損傷,肋骨骨折引起的血胸、氣胸等方面的診斷敏感性高,可大大提高檢出率。為進一步探討X線在胸部創傷中的影像學診斷價值,本文選取2015年1月 - 2016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6例胸部創傷患者,分組進行 X 線和 CT診斷,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肋骨骨折、肺挫傷檢出率。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根據隨機原則,將76例研究對象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8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6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6.2±3.5)歲,其中5例為擠壓傷,13例為摔傷,21例為車禍傷;38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8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7.2±2.4)歲,其中4例為擠壓傷,14例為摔傷,20例為車禍傷。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病例診斷的基礎上,采用CT進行診斷。手術前對患者實施CT掃描,層厚10mm,層距5mm,首先進行平掃,然后再進行增強掃描。掃描完成后,由專業影像醫師根據影像檢測結果對病情進行診斷。
觀察組在病例診斷的基礎上,采用X線進行診斷。在手術前拍攝X線片,靶片距設置為150~180cm,拍攝時患者取半臥位或立位,病情嚴重無法站立者取仰臥位拍攝,或將患者傷側抬高拍攝斜位片。拍攝完成后由專業影像醫師根據影像檢測結果對病情進行診斷。
1.3 觀察指標:對比采用 X 線 、CT 診斷兩組患者肋骨骨折例數和肺挫傷例數,并準確記錄在案。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數據比較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在行病例檢查后,對照組9例被診斷為肺挫傷,16例診斷為肋骨骨折,觀察組11例被診斷為肺挫傷,15例被診斷為肋骨骨折。而對照組經CT檢查后,6例被確診為肺損傷,11例被確診為肋骨骨折,觀察組經X線片診斷后,9例確診為肺損傷,14例確診為肋骨骨折,相比之下,觀察組的病情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胸部創傷是一種創傷性疾病,可分為胸挫傷、肺撕裂傷、肺不張及肺萎縮、外傷性膈疝、皮下氣腫和縱膈氣腫、氣胸、胸腔積液等。肋骨骨折和肺挫傷是急性胸部創傷最為常見的癥狀,這一疾病導致的肺挫傷,往往是因為重創后患者的肺部遭到了損傷,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胸廓部遭受急性大力壓迫時,其肺內壓力會因聲門發生反射性緊閉而逐漸升高,從而使得患者的肺實質、支氣管等遭到損傷,后續發展中,患者出現肺間質內毛細血管或肺泡的水腫和充血現象,勢必會增加其毛細血管通透性,造成患者血管擴張后的出血情況,最終發展為肺挫傷。一般于急性胸部創傷后10-20 min出現肺挫傷。本次研究中,我院在診斷2組患者的肺挫傷方面,分別用了CT和X線片的診斷方式,后續統計分析得出,對照組的檢出率為66.6%,漏診率為33.4%,而對應的觀察組的檢出率為81.9%,漏檢率為18.1%,相比之下,顯然運用X線檢查的觀察組的檢出率更高(P<0.05)。作為急性胸部創傷的又一常見癥狀,肋骨骨折多見于患者的5-9肋骨弓部,對于其,X線在臨床診斷中的空間分辨率較高,對于胸部急性創傷患者的胸廓全貌、肋骨錯位情況等能進行全面、直觀的顯示,但也存在局限性,即不能準確判斷出肋骨骨折的根數。輕微骨折的情況下,CT檢測會出現肋骨部分骨小梁斷裂情況,一般位于肋弓轉折處,對其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易出現漏診現象,本次研究中,我院在診斷2組患者的肋骨骨折方面,分別用了CT和X線片的診斷方式,后續統計分析得出,對照組的檢出率為68.8%,漏診率為31.2%,而對應的觀察組的檢出率為93.3%,漏檢率為6.7%,相比之下,顯然運用X線檢查的觀察組的檢出率更高(P<0.05)。對于胸部創傷的診斷,臨床常用的檢查手段就是 X 線平片和 CT 掃描檢查。CT掃描對于肺部挫傷和肺不撕裂傷的檢出率高于X線平片,出現誤診和漏針的概率低于X線平片,同時,對于胸腔積液等的檢出率也優于X線平片,而且能夠清晰顯示胸壁小血種,區別病變的性質,定性胸部陰影。而X線平片能夠對胸部全貌、肋骨骨折數目、氣胸胸腔積液閉式引流穿刺點定位進行準確的檢查,而且檢查的費用低,診斷的價值高。但是,也應注意到X線片檢查肋骨骨折也常有誤診、漏診情況發生,其常見原因包括:(1)肋骨骨折位于肋骨前端、肋腋弓處、膈下后肋等位置時,因組織結構重疊而使骨折部位顯示不清晰;(2)肋骨骨折合并有胸腔積液、胸壁血腫、嚴重的氣胸、皮下氣腫時,易掩蓋肋骨骨折特有的征象。綜上所述,胸部損傷可涉及胸壁的骨骼、軟組織、胸膜、肺、膈肌等,單獨損傷較少,多數為多部位損傷,其治療必須建立在早期準確診斷的基礎。在胸部創傷的檢查中,X線平片具有簡單易行、費用低廉、快速可行等優點,應作為常規檢查的首選。但如果遇到重度的胸部創傷并伴有復合傷的患者,尤其是有復合傷、休克、昏迷及呼吸窘迫的患者,應立即采用 CT 掃描檢查的方法,以明確損傷部位、性質和程度,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曹建花. X線和CT檢查在胸部創傷診斷中的應用探討[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6):150.
[2] 方村艷. X線與CT在胸部創傷中的診斷價值對比分析[J]. 浙江創傷外科,2015,(06):1234-12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