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欣
【摘要】目的:探討進展期胃癌CT表現以及對胃癌TNM分期、切除范圍、手術方式的評估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進展期胃癌患者122例的資料,均經手術病理證實。術前,對患者實施CT檢查,對腫瘤TNM分期、手術方式、切除范圍進行評估,并以手術和病理結果作為CT診斷的準確性。結果:CT評估進展期胃癌TNM分級準確度較高,在手術方式及切除范圍方面,預測準確度較高。結論:CT應用于進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結轉移、遠處臟器轉移、手術決策、切除范圍等方面的評估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值得推廣。
【關鍵詞】CT;進展期胃癌;術前評估
【中圖分類號】R95.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07-02
胃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對于進展期胃癌患者,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和放療,但是,手術是唯一可以達到治愈目的的治療方式。關于手術治療過程中切除范圍、手術方式的選擇以及根治程度,跟術前TNM分期的準確判斷直接關系。目前,CT已經廣泛應用于癌癥的臨床診斷與術前評估,其診斷結果將有助于臨床決策的實施。本文回顧性分析122例經病理診斷證實的進展期胃癌患者資料,探討CT在術前評估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并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進展期胃癌患者122例的資料,均經手術病理證實。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分布在44-78歲之間,平均為(56.24±12.45)歲,胃底賁門部有31例,胃體部有21例,胃竇部有70例。所有患者在術前行上腹部CT掃描,排除腹部手術史患者、外院增強CT掃描患者以及胃未充分充盈擴張患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術前行上腹部64排螺旋CT掃描,檢查前飲用1000-1500ml水,直至有飽脹感,從而使胃部處于充盈擴張狀態(tài),并避免有氣體吞入。在掃描時,患者取仰臥位,采用螺旋方式進行掃描,準直為0.625*64,螺距為0.984:1,基線為膈頂,在Z軸方法上有胃的全長,重建層厚為5mm。通過肘前靜脈注射優(yōu)維370mgI/ml,1.5ml/kg,速度設定為3.5ml/s,對患者采用螺旋掃描,厚度5mm,螺距為0.984:1。注射比對劑后行三期掃描,動脈期延遲25-28s,門脈期延遲70-75s,實質期延遲3min。
1.3 評價標準:由2名資深影像學專家以及5名以上胃腸疾病專家、1名病理專家組成MDT團隊,對CT檢查圖像進行腫瘤TNM分期進行評估,并對手術方式及切除范圍進行決策。T分期根據第七版AJCC指南確定。根據解剖位置,淋巴結分為N1(胃周)、N2(沿胃左動脈、肝總動脈、腹腔干、脾動脈、脾門處)和N3(肝十二指腸韌帶、胰后血管、腸系膜血管、中結腸動脈、腹主動脈區(qū)域)三組。M0為無遠處轉移,M1為有遠處轉移。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術中所見、術后病理、手術結果作為最終的評判標準,并分別計算CT對TNM分期、切除范圍、術式選擇評估的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度。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122例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療2周內進行手術,但是,其中有12例患者因腫瘤侵犯重要血管或多發(fā)轉移而放棄根治性手術,改行姑息性手術或腹腔鏡探查術。根據CT檢查結果,92例行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25例行開腹根治性胃切除術,5例性腹腔鏡探查術。實際手術結果為:110例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術,其中88例行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22例行開腹胃癌根治術,6例實施探查術,6例實施開腹姑息性切除術。CT預測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及開腹術的準確性分別為95.65%、88.00%。CT預測近端、遠端以及全胃切除術呼喊著分別為30例、66例、24例,實際手術情況為:25例患者行近端胃癌切除術,61例行遠端胃癌切除術,34例行全胃切除術,準確性分別為83.33%、92.42%、70.59%。
2.2 CT評估和TNM分期:以病理診斷為參照,CT對進展期胃癌掃描的準確性分別為T2期為85.25%(104/122)、T3期為80.33%(98/122)、T4期為94.26%(115/122)。
與病理結果相比,螺旋CT對區(qū)域淋巴結轉移預測的準確性較高,對脾門、脾血管、腹主動脈旁區(qū)淋巴結有無轉移的準確性分別為94.26%、95.90%、93.44%。CT對小彎側淋巴結的敏感度和特異性較高,分別為88.52%、95.90%。其中,12例放棄根治性胃癌切除術患者,處于較晚期行姑息性及探查術,并未清掃淋巴結。
與病理結果相比,CT對于胃癌遠處轉移的判斷較為溫和,總體準確度、靈敏度分別為87.70%、91.80%。對于12例放棄根治性切除術患者,術前CT顯示肝轉移為4例,腹膜轉移5例,術中及病理檢查發(fā)現,肝轉移6例,腹膜轉移6例。
3 討論
研究表明,進展期胃癌的CT定位定性診斷與手術病理檢查結果具有較高的符合率。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CT檢查能夠歐對胃癌手術可切除性作出準確評估,從而指導手術方案的決策。根據術前CT檢查結果,胃癌病變能夠手術切除,與腫瘤范圍、大小、周圍浸潤情況以及有無遠端轉移等因素具有密切聯(lián)系,對于胃漿膜面完整、胃周圍脂肪間隙存在、周圍組織器官無明顯浸潤、胃周圍無或有大小不等的淋巴結以及即使胃周存在少量淋巴結,但是不融合成團者,均可以采用手術切除的治療方案。在臨床實踐中,通過CT檢查,可以對進展期胃癌患者實施手術評估,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但是,仍然在早期胃癌和腹膜的早期轉移結節(jié)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進一步確定。但是,作為常規(guī)術前檢查手段,CT掃描對于胃癌的術前評估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郭衛(wèi)建,蔣鵬程,杜冬冬等.多排螺旋CT低張力動態(tài)增強掃描在進展期胃癌術前評估中的價值[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4,26(4):257-259,265.
[2] 王宋浩,陳嚴潔,陳樹歆等.進展期胃癌CT表現及術前評估價值分析[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3,14(3):168-171.
[3] 吳素鶯,黃志鵬,吳飛劍等.多層螺旋CT對胃癌術前評估的價值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6,35(36):182-183,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