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勝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22-01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全國各地醫院省、市、縣、鄉等均設有急救中心,并開通了120綠色通到,為搶救生命建立了快捷通道,為搶救生命爭取了搶救時間,縮短了搶救距離,增加了搶救成功率,提高了患者存活率,降低了死亡率,為患者的急救提供了方便快捷且經濟的良好條件。
可是有一些患者家屬認為,120救護車快捷經濟,較出租車方便、快捷,小小的疾病便撥打120救護,殊不知這樣濫用了120,浪費了資源,還讓大家虛驚一場。有些患者遇到家人疾病,多方撥打120,同時給幾家醫院撥打120,也不及時溝通,致使120出空趟浪費資源,但有些疾病在120救護到來之前,患者及家屬可自救,互救,為搶救生命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死亡率,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
在以下幾種緊急情況下,如果一時就診不便,可撥打120呼叫救護車:1、心臟病突然發作:嚴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絞痛、急性心力衰竭等。2、休克或虛脫: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搏頻弱、血壓下降等。3、腦血管意外:意識喪失、昏迷、中風、偏癱等。4、大吐血、大咯血。5、嚴重的呼吸困難或窒息:異物阻塞呼吸道等。6、各種急性中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農藥中毒、服毒等。7、意外災害:如雷擊、溺水、觸電、交通事故等各種工業傷、創傷、土建塌方擠壓等。8、其它 包括各種危及患者生命的情況,如嚴重燒傷、凍傷等。
一旦發生上述情況時,要立即撥打120電話叫救護車,打電話時要講清病人姓名、地址及病情。在救護車尚未到來前,病人的家屬、親友或鄰居、不能驚慌失措地擾亂病人,若發現病人呼吸心跳停止,要及時進行人工呼吸及心臟胸外按摩;若大出血,要及時包扎止血等。把病人放在木板床上,解開衣領口、松解衣褲,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或阻塞物,把病人頭向后仰,要知道如果一個人突然出現了心臟驟停的時間,在4到6分鐘之內沒有人來采取急救措施,那么生存的機會幾乎都很小了。
如何判斷這個人心臟驟停了呢?一般我們從心,肺,腦三個方面。對于我們來說,首先你在他耳邊喊喊輕拍重喊,打開衣服,看看腹部是都有起伏! 觸摸頸動脈方法,觸摸頸動脈位置要準確,用右手食指、中指觸摸病人氣管正中(男性患者可觸摸到喉結后)再滑向頸外側氣管旁開2指處觸摸頸動脈搏動。注意觸摸頸動脈不宜用力過大,以免壓迫氣道造成呼吸道阻塞,不可同時觸摸兩側頸動脈,防止頭部供血障礙。確定人昏迷以后,趕緊尋求周邊人的幫助。一定要讓周圍人知道發生了什么,然后找人撥打急救電話,看看有沒有一起幫忙的人!進行心臟按壓。心臟按壓的位置,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用掌根部按壓中點,左手放在右手上,十指相扣,手臂保持垂直按壓!按壓深度大于等于5厘米,頻率60-100次/分,比例為30:2,即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兩次為一個循環,人工呼吸前要打開氣道,讓患者躺在平整的硬的地面上,一直手放在他的發際線處,另一只手放在他的下頜骨處,然后向后施加壓力,讓他成為鼻孔朝天的狀態就打開氣道了,口對口呼吸前先向患者口中吹兩口氣,以擴張已萎縮的肺,以利氣體交換。患者仰臥位,頭后仰,頸部用枕頭或衣物墊起。口蓋兩層紗布,急救者用一手抬起下頜,另一手拇、示指捏緊病者鼻翼,以防吹進的氣體從鼻孔漏出。患者口張開,搶救者吸一口氣后,張大口將患者的口全包住。.接著做捏鼻動作 快而深地向病者口內吹氣,并觀察病者胸廓有無上抬下陷活動。一次吹完后,脫離病者之口,捏鼻翼的手同時松開,慢慢抬頭再吸一口新鮮空氣,準備下次口對口呼吸,吹入量 每次吹氣量成人約1 200ml,過大量易造成胃擴張。無法衡量時,急救者不要吸入過多的氣體。!以次方法五次為一個循環,此外,當心臟停跳時,用拳頭扣擊心前區,有時可使心臟復跳。在120救護車到來之前,患者家屬的自救很重要,心肺復蘇在關鍵的時刻可以挽救人們的生命,自救即增加了搶救成功率,提高了患者存活率,降低了死亡率,為患者的搶救成功增加了空間。
另外喉嚨卡住異物的時候,如果距離醫院較遠撥打120,將會錯過患者的最佳搶救時間,掌握部分急救技術,可以防止日后發生突發情況的時候能夠很好地應對。
方法/步驟
在臨床醫學中發現被大量異物卡住窒息,從而導致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通常的采用敲打病人后背的方法反而會使異物越陷越深,海姆立克急救法,利用沖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被突然沖擊產生向下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沖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氣管的氣流,就能將堵住喉部的異物驅除,使人獲救。急救法操作方法:1.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雙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2.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胸廓上和臍上的腹部;3.用另一手握緊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4.重復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對于無意識病人的方法:
使病人仰平臥,搶救者面對病人,騎跨在病人的髖部用你的一手掌置于另一手背上,將下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臍上的腹部,用你的身體重量,快速沖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復操作直至異物排出。
對用于兒童小孩的方法:
1.在孩子背后,雙手放于孩子肚臍和胸骨間,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頭;2.雙臂用力收緊,瞬間按壓孩子胸部;3.持續幾次擠按,直到氣管阻塞解除;
討論: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臨床工作的醫務人員,我建議不僅心肺復舒要推廣到全民做到人人熟練掌握,對異物卡喉的自救、互救也應普及,這對減少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起到促進作用,人人關注健康,全民學會自救,互救。提高全民生存率,提全民高生命質量,人人關注健康。
參考文獻
[1] 《三基基礎訓練》心肺復蘇術 [2016-5-17]
[2] 《海姆立克急救法》人民出版社 [2016-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