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麗+劉翠冰+李燕紅
【摘要】調強放射治療是我國目前最流行的放射性治療技術,而正向調強放射治療技術是指由放射治療療醫生在患者的CT上勾勒出一個輪廓,在由物理師根據輪廓的實際情況,如形狀、大小來設計照射野的入射方向、數目、以及各個照射野的權重比配,在由計算機對其劑量進行計算,以此來計算出DVH,然后再對其進行評估,評估其是否符合臨床要求。如果評估結果不符合臨床要求,需要再一次調節主野和子野的入射方向、MLC屏蔽范圍以及權重大小,對其在進行一次計算評估,評估到滿意為止。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優點也有一定的缺點,對于乳腺癌來說,就會有一些副作用,影響著治療效果,而切線半束 “野中野”正向調強得應用極大的制止了這種副作用,有效的保證了乳腺癌手術中對肺和心臟的保護,同時在擺位過程中降低擺位過程的認為誤差,提高擺位的精確度,使這種放射治療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癌癥的復發。因此本文就對切線半束“野中野”正向調強在乳腺癌保乳術的應用進行研究,為乳腺癌保乳術提供參考。
【關鍵詞】切線半束“野中野”正向調強;乳腺癌保乳術;放射治療
【中圖分類號】R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31-01
在乳腺癌保乳手術中,目前很多醫生都采用了5野治療的方式來進行手術,這種手術對于肺和心臟的放射性損傷比較大,會給肺和心臟帶來極大的副作用,在加上治療時間比較長,還會加劇患者的疲勞,無法保證治療效果。而切線半束 “野中野”正向調強得應用極大的降低了對患者心臟和肺的受照體積,避免了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心臟損傷的發生,解決了一項醫學難題。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非?,F實的意義。
1 切線半束“野中野”正向調強的基本概述
切線半束“野中野”正向調強可以有效的提高PTV靶區的覆蓋面積,還可以有效的降低靶區的冷熱點,同時靶區還保持著均勻的、適度的劑量。這種方式更是有效的屏蔽了射野散射線的影響,在保護甲狀腺、脊髓、肝臟、心臟、肺、以及健側乳腺的同時,降低了心臟、肺、以及冠狀動脈的受照體積,避免了放射性肺炎和心臟損傷的發生,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希望。其和逆向調強相比較,其減少了子野數、機器跳數以及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了乳腺癌的治療效率,而且其還降低了機器的損耗,為醫院控制了經營成本。
2 切線半束“野中野”正向調強在乳腺癌保乳手術放射治療中的應用
2.1 體位固定:患者患側手臂上抬過頭,固定患者的腕和肘部,避免患者手臂上抬易于疲勞和移動[1],同時,患者側面胸廓充分顯露,使激光中心畫在胸廓上,避免畫在患者的手臂上,有效解決因手臂旋轉帶來的擺位困難,采用激光燈對體位進行調整,真空袋抽真空,對折真空袋兩側,繼續抽真空使其變硬成型。依照醫生要求定位后,在患者的胸前皮膚標注3組十字線,與真空袋兩側膠布上紅色十字線相重合。
2.2 CT模擬掃描采集圖像:固定完患者體位就可以用模擬CT來對患者的治療部位進行掃描,在掃描過程中保持跟加速器治療床一致的平板床,并囑咐患者要保持正常輕松的狀態。根據患者體表的激光標記點,選取一個基準的平面,對患者的頸部、胸部、腹部、心臟、肺、以及甲狀腺等進行掃描,掃描層厚度約為2.5cm,然后記錄定位參考坐標系。同時將采集到的圖像信息傳到三維計劃系統工作站,由專業的放療師來根據乳腺癌保乳術后放療靶區勾畫標準,來勾畫臨床靶區。
2.3 制定治療計劃:
放射治療醫生根據模擬CT提供的圖像信息,來制定乳腺癌患者的如何進行切線半束“野中野”正向調強保乳手術的治療計劃。在制定治療計劃過程中,選擇8MV-X射線、50Gy/25F處方劑量,將PTV的中心作為照射的野中心,將切線方向作為主野,以可能多的保留肺組織和乳腺為原則,來調節準直器角度,保證照射野方向跟胸壁走形方向一致。并且采用半束照射的方式,按照內外半束切線野來計算劑量,并觀察低劑量的分布情況,然后再對其進行調節,在重新計算,使其滿足處方劑量的要求,以此來減少放射線對肺組織的影響,最大可能的避開了危及器官。同時在觀察高劑量的分布,以標準處方劑量的5%為一個等級,創建一個高劑量的結構輪廓,然后再根據高劑量區的不同水平在內外切線野方向采用正向調強的方式,設計子野、主野、并進行計量優化,直到獲得滿意結果。
2.4 計劃評估:
設計完計劃后,還需要對計劃進行評估,一般采用DVH來對切線半束野種野正向調強的計劃結果來進行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PTV劑量體積參數、PTV最大劑量、最小劑量和平均劑量、靶區的適形指數、以及均勻性指數。并且還要評估患者側肺和全肺的V5、V20、以及Dem an,同時還要評估患者心臟的D mean、V30、V40,然后還要評估乳腺的平均劑量和最大劑量,以及甲狀腺、脊髓和肝臟的平均劑量。
3 乳腺癌保乳術后患者正向調強治療的擺位
在乳腺癌保乳術后患者中,由于真空袋會對患者的皮膚容易造成擠壓和牽拉,同時在定位和擺位時患者往往容易心里緊張使呼吸、器官移動較正常時明顯,就會發生擺位誤差。而擺位誤差會造成劑量區移出靶區,移出來的劑量會移到正常組織,增加放射治療的服反應,故調強治療乳腺癌中擺位誤差的因素比較多,因此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首先定位時要保證胸壁水平,讓患者的側乳房完全暴露出來,并且要求患者心情放松、保持正常呼吸,給其強調擺位的重要性。其次對于一些較胖的患者或者皮膚比較松弛的患者,要保證其真空袋內的皮膚不能有大的拉伸,皮膚尤其是后背上的皮膚一定要自然躺平,緊貼真空袋,同時保證患者的舒適度。然后再治療時,提醒患者平時不要穿緊身的文胸,也不要束腰,要保持自然條件跟定位、復位時一致。如果在治療一段時間后,患者的側乳房出現水腫的現象,在擺位時一定要注意患者皮膚上的標記線,要保證標記線跟定位時的數據一致。并且還要提醒患者要盡量穿寬大、柔軟的內衣,避免出現皮膚發癢、潰爛的現象。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乳腺癌的放射治療過程中,應用切線半束“野中野” 正向調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證靶區劑量的適度性和均勻性,減少肺、心臟以及肋骨的受照體積,避免了一些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心臟損傷的發生。并且這種方式還有效的減少了計劃時間、患者的治療時間、以及子野的數目,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了乳腺癌的治療效率,這種方式有效的滿足了我國很多醫院臨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劉旭紅, 陳曉, 李文輝,等. 切線半束“野中野”正向調強在乳腺癌保乳術后放射治療中的應用[J]. 醫療裝備, 2015(4):17-19.
[2] 何振宇, 李鳳巖, 吳三綱,等. 乳腺癌保乳術后全乳腺“野中野”正向調強放療劑量學研究[J].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0, 31(5):701-705.
[3] 朱傳營, 蔡鋼, 胡偉剛,等. 乳房保留術后野中野正向調強全乳房照射的腋窩淋巴結劑量學研究[J].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 2014, 23(6):500-5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