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艷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臨床路徑實行與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之間的關系。方法:選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124例患者,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62例,其中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實行臨床路徑,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情況和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參照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分別為22.58%、80.65%(14/62),研究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為3.23%,護理滿意度為98.39%,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發生率要顯著低于參照組,且護理滿意度較高,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護理中加強應用臨床路徑,能夠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臨床路徑;醫院感染;預防控制
【中圖分類號】R238.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39-01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和健康意識的提升,逐漸開始提高醫院感染的重視程度。如果患者發生醫院感染后,不僅僅會對患者治療及預后的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同時也會對激化患者與醫生、護士之間的矛盾,引發醫患、護患糾紛[1]。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流程的合理化、規范化程度,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護理方案,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本文主要是針對我院收治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發現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124例患者,本次研究對象均選取自我院的呼吸消化內科,并在患者及其家屬已知且自愿的基礎上開展的。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9例;年齡在20-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81±5.43)歲;排除合并心內科重癥患者、精神障礙患者。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6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按照常規住院標準實施。研究組患者實行臨床護理路徑,其具體措施如下:(1)根據《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手冊》和循證醫學中的標準要求,組建臨床路徑小組,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明確護理流程、護理內容、護理目標等[2]。(2)從各科室中選取若干名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較高的護理人員,成立路徑護理實施小組,學習路徑中的相關內容,并在臨床護理中嚴格落實。(3)護理措施。①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需要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并根據患者的認知程度加強健康宣教,將臨床護理路徑中的感染預防知識、疾病知識、護理措施、護理流程、實施目的等內容向患者介紹、講解,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積極的給予解答[3]。②根據患者情緒和心理狀態變化,護理人員需要給予相應的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勵患者將自身的不良情緒發泄出來,引導患者樹立治愈自信心,提高其治療依從性。③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飲食習慣,對飲食進行合理調整,忌煙酒、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對呼吸系統和消化道系統產生刺激,導致病情加重[4]。④引導患者遵醫囑,并在用藥之前詳細的將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用量、用法告知患者,如果在用藥期間發生異常情況,則需要及時的通知主治醫生,并配合醫生積極有效處理[5]。
1.3 觀察指標:統計兩組患者在護理期間發生的醫院感染情況,并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統計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將其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種。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用%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情況:
參照組62例患者中,14例患者發生醫院感染,其發生率為22.58%(14/62);研究組62例患者中,2例患者發生醫院感染,其發生率為3.23%(2/62)。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發生率要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照組62例患者中,19例(30.65%)非常滿意,31例(50.00%)滿意,12例(19.35%)不滿意,其護理滿意度為80.65%(50/62);研究組62例患者中,35例(56.45%)非常滿意,26例(41.94%)滿意,1例(1.61%)不滿意,其護理滿意度為98.39%(61/62)。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要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醫院臨床護理中,感染控制是其中的重點工作,導致醫院感染發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包括醫院環境、護理人員、患者自身等因素。臨床路徑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是通過制定護理計劃圖表,將護理時間和護理內容分別設置成橫軸、縱軸,有序、科學、合理的開展護理工作,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的需求,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臨床護理質量[6]。在本次調查結果中顯示,研究組患者通過實行臨床路徑,患者出現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為3.23%,要顯著低于參照組的22.85%,并且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比較高,有效避免出現醫患、護患糾紛。綜上所述,在護理中加強應用臨床路徑,能夠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信曉,汪素英,張西,趙麗.臨床護理路徑預防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09:2229-2231.
[2] 陳聲權.臨床護理路徑用于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研究[J].中外醫療,2014,35:169-170.
[3] 劉聞思.建立臨床護理路徑對預防醫院感染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臨床醫刊,2015,04:1503-1504.
[4] 張愛環.臨床護理路徑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18:2+9.
[5] 劉妍.臨床護理路徑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11:145+148.
[6] 李美鶿,張麗華,林鮮奇,黃小玲.醫院感染控制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31:84-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