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甘鳳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和兒童認知理論的家屬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在減少患者跌倒/墜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 2015年 1月-2015年7月住院患兒跌倒/墜床發生的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予以實施,再調查 2015年8月-2016年2月住院患兒的跌倒墜床發生率,對二者進行比較。結果:通過實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和兒童認知理論的家屬健康教育活動干預后,跌倒墜床發生率由干預前的1.50%降低至0.40%,前后差異明顯(p<0.05)。結論: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和兒童認知理論的家屬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可明顯降低了住院患兒跌倒/墜床的發生率,值得兒童醫院臨床推廣。
【關鍵詞】健康信念模式;跌倒;墜床;住院患兒
【中圖分類號】R45.6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48-01
凡是發生在任何場所、任何情況下,不論有無造成身體傷害之非預期性地跌坐或滑坐于地面,包括因肢體無力或扶持不住而不得不緩緩坐于地上均屬跌倒。全美護理質量指標數據庫(NDNQI)對跌倒的定義為病人在有協助或沒有協助的情況下,非計劃性跌落至地面[1]。住院患者跌倒在醫療傷害中占了很大比重,如果傷害發生,可延長住院天數,導致患者活動不便和增加非預期的治療。減少住院患者跌倒傷害是美國醫療機構評審聯合委員會(JCI)的安全目標之一。我院為婦女兒童專科醫院,兒童是跌倒發生的高危人群。由于患兒年齡尚小,認知能力和依從性較差,所以對監護人的健康教育顯得十分關鍵。因此,我院護理部建立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和兒童認知理論的家屬健康教育的干預措施,以探討其在降低住院患兒跌倒/墜床發生率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從2015 年1 月~ 7月我院住院患兒共計866 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 420 例,女 446 例。將2015 年8月~ 2016 年2月的入選患兒 1000 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 486 例,女 514 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跌倒/墜床護理管理模式,即患兒住院后責任護士口頭囑咐陪護者注意患兒安全,患兒活動不能離開監護人視線,床上活動時拉起床擋,并將床擋固定牢固,進入衛生間或上下樓爬梯時注意路面情況等。
1.2.2 觀察組除了采用常規跌倒/墜床管理模式外,還采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和兒童認知理論的家屬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2.1 家屬干預:以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指導
健康信念模式建立在需要和動機理論、認知理論和價值期望理論基礎上,關注人對健康的態度和信念,重視影響信念的內外因素。人們要采取某種促進健康行為或戒除某種危害健康行為,必須具備以下5方面的認識:知覺疾病易感性、知覺疾病威脅、知覺益處、知覺障礙和自我效能。因此我院護理部以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指導,制定了對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標準流程,涵蓋以上5個方面的內容。
1.2.2.2 患兒干預:以兒童認知理論為指導,2~6歲手繪漫畫,6歲以上的患兒,由護士給患兒講解跌倒/墜床危害,使患兒認識到在病床上跳躍的風險和危害。該漫畫在我院微信平臺展示,供患兒家屬隨時查看。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兒在住院期間跌倒/墜床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x2檢驗,檢驗水準α = 0.05。
2 結果
(見表3) 由表可見,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和兒童認知理論的家屬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可明顯降低了住院患兒跌倒/墜床的發生率。
3 討論
3.1 護理安全問題一直是醫療安全重中之重,如何更好的避免和控制醫療安全隱患也是我們醫護人員臨床工作所抓重點。我院是衛生部直屬的專科醫院,門診量大,住院患兒數量多,護理安全隱患大,通過我院護理部積極干預后,2015年8月至今,住院患兒跌倒/墜床發生案例明顯減少。由于患兒年齡尚小,認知能力和依從性較差,所以對監護人的健康教育顯得十分關鍵。健康信念模式建立在需要和動機理論、認知理論和價值期望理論基礎上,關注人對健康的態度和信念,重視影響信念的內外因素。人們要采取某種促進健康行為或戒除某種危害健康行為,必須具備以下5方面的認識:知覺疾病易感性、知覺疾病威脅、知覺益處、知覺障礙和自我效能。而傳統的健康教育放方式往往并未包括以上5各方面,因此本次干預措施以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指導,制定了對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標準流程,針對住院患兒這類特殊人群,根據患兒的認知發展特點[2],2~6歲(學齡前)患兒對卡通形象有很高的接納度,同時對繪本故事有一定的理解力,因此手繪了《猴小寶摔傷了》漫畫,由護士給患兒講解跌倒/墜床危害,使患兒認識到在病床上跳躍的風險和危害,對住院跌倒/墜床的預防具有顯著的效果。
3.2 本次干預措施實施過程中,可在以下方面進行改進:①在原因分析中,還可擴大樣本量,覆蓋盡可能多的護理人員,以更好地反映實際情況,減小偏倚;②在實施階段,應嚴格把關,提高對護士長和培訓老師的培訓效果,并重點講解培訓中的關鍵點和注意事項,以達到全院護士培訓的同質化;③標準化階段,應加強對各護理單元培訓的指導及督導,以提高培訓效果,最終降低患兒跌倒/墜床的發生率。
4 結論
本次干預活動護理管理人員對存在的工作缺陷主動地進行分析,積極改進并加以落實;改變了過去被動接受檢查到現在的主動提升護理質量,使護士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更為增強[3],以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依據,結合兒童認知發展為引導的干預措施不但對降低住院患兒跌倒墜床發生率效果顯著,而且在活動過程中促進了護理人員的組織和溝通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控制護理安全隱患和質量管理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Child Health Corporation of America.Nursing falls study task force.Pediatric falls:State of the science[J].Pediatric Nurse,2009,35(4):227-231
[2] 馮忠良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7,78
[3] 陳曉華,王立.開展品管圈活動對患者外出檢查運送安全的保障作用[J]. 護理學雜志 ,2013,28(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