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吉
【摘要】疼痛是中晚期癌癥患者最常見、最痛苦的癥狀之一,有50%~90%的癌癥患者直至死亡都伴有疼痛,其中半數(shù)以上是劇烈疼痛[1]。2001年國際疼痛協(xié)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將疼痛定義為:一種不愉快的感覺體驗和伴有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的情緒體驗。
【關鍵詞】中醫(yī)護理;癌癥疼痛;應用體會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50-01
癌性疼痛是不同于炎性痛和神經(jīng)痛的一種特有的疼痛形式,它多為逐漸加劇,是多種機制共存的疼痛,且持續(xù)時間長[2]。且情緒是影響惡性腫瘤患者疼痛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使得很多患者失去生活信心,自殺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我院2016年 3月至2017年3月收治47例癌性疼痛患者,男22例,女25 例,年齡62-82 歲,平均(69.5±2.5)歲。其中中期腫瘤患者32例,晚期腫瘤患者15例(包括胃癌19例,結直腸癌17例,胰腺癌2例,肝癌9例)均有癌性疼痛,無精神異常,具有基本的交流和理解能力,愿意參與本研究。
1.2 結果本組住院:17-32 d,平均住院天數(shù) 22 d,通過中醫(yī)五聲調和法和飲食調理等綜合護理措施,29例顯效,14例有效,無效僅4例,總有效率達到91%。
2 護理
2.1 中醫(yī)五聲調和法護理 中醫(yī)提出喜、憂、思、怒、恐五志為五臟所生,五臟與五志的關系是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憂傷肺。五聲調和法既是根據(jù)五行所對應的五聲“呼、笑、歌、哭、呻”所推理演化而來,是根據(jù)病情指導患者以呼吸或發(fā)聲來自我疏泄的一種放松形式,從而使氣機調暢,氣血流行,臟腑安和。對于患者來說持久難忍的疼痛感受會使其出現(xiàn)一系列精神心理反應,故情緒是影響腫瘤患者疼痛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中醫(yī)情志護理,了解患者的情志變化,運用五聲調和法,最終使患者學會從情志上進行自我調節(jié)與自我平衡,進而減少患者疼痛的頻率與強度。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避免打擾,選擇柔和、較暗淡的光線,穿著寬松的衣服,在床上取半坐位或仰臥位。若病位為肝對應五行為五行為木,情志表現(xiàn)為易怒者,則指導患者反復腹式呼吸,若病位為脾,對應五行為土,情志表現(xiàn)為過度思慮者,則指導患者輕聲哼唱自己最喜歡的歌曲若病位為肺,對應五行為金情志表現(xiàn)為過于悲傷者,則指導患者以宣泄的形式將其釋放,直到患者自覺舒暢為止;若病位為腎,對應五行為水,情志表現(xiàn)為過于恐慌者,則指導患者想象疼痛,并以呻吟的方式將其釋放。在制定具體護理措施之前,還通過質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了不同辯證分型患者的疼痛性質、部位和范圍,從而為有針對性的情志護理干預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據(jù)[3]。根據(jù)患者病變所引起的各器官(包括之前所述的心、肝、脾、肺、腎)的改變,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中醫(yī)情志護理設法防止和清除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使患者進行自我調節(jié)與自我平衡以達到最佳心理狀態(tài)進而減少患者疼痛的頻率與強度提高生存質量。
2.2 中醫(yī)飲食調理指導:中醫(yī)飲食調理:飲食應選清淡、高蛋白、低脂、無刺激的易消化飲食,主意根據(jù)患者治療后的特殊體質進行飲食上的調整。癌性疼痛患者多數(shù)為氣虛、陽虛、陰虛、血虛的患者,可以分別采用補氣、補陽、滋陰、補血的方法,如氣虛者可以給予人參、山藥、大棗等;血虛者可以給予阿膠、豬肝、桂圓等;陰虛者可給予枸杞、銀耳等;陽虛可給予牛肉羊肉等。也可以根據(jù)中醫(yī)五色五臟來指導患者飲食。如肝病患者可根據(jù)中醫(yī)理論中肝五色屬綠,五味屬酸。青綠色可調節(jié)體內平衡,消除緊張情緒,起鎮(zhèn)靜作用,有助于減輕頭痛、發(fā)熱、暈厥失眠,宜食綠豆湯(7分鐘綠湯水)、牛肉、棗、葵,鑒于肝在凌晨一點到三點代謝最旺盛,肝火最大,宜于晚餐吃各種生蔬菜;青色應肝,所以想要面色紅潤,不宜以素食為主。酸食能開胃,增強肝功能,利于鈣、磷的吸收,如醋。
3 小結
通過對47例癌性疼痛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發(fā)現(xiàn)中醫(yī)護理法能有效減少患者疼痛次數(shù),且能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研究結果表明,將近69%的患者24小時內疼痛程度從劇烈疼痛、重度疼痛降至了中度疼痛、輕度疼痛,60%的患者最近24小時內平均疼痛程度從重度疼痛到達輕度疼痛,當前疼痛的程度從中度或重度疼痛 到達了輕微或無痛。我們體會到對癌性疼痛的病人可以通過中醫(yī)的理論護理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并通過飲食調理改善其生存質量。使他們能樹立對生活及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同時還應作好以下工作: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根據(jù)患者的狀態(tài)進行動態(tài)調整做到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處理。并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導,提高癌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莉,馬慧珍.晚期癌癥患者疼痛的護理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0):4813.
[2] 吳曦 晚期癌癥患者心理動態(tài)變化及中醫(yī)護理[J]福建中醫(yī)藥,2006,37(2):56-57.
[3] 劉春林.晚期癌癥患者心理變化及中醫(yī)護理[J].光 明 中 醫(yī),2007,22(11):88-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