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文
【摘要】在我國醫療制度的不斷革新過程中,人們對于醫療事業的發展十分關注。尤其是在計劃生育,以及少生優生理念的指導下,新生兒及產婦的護理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常規的臨床護理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新生兒護理的要求。產科的護理在臨床護理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理論與實踐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現代社會對產科護理提出了優質護理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優質護理手段在新生兒護理當中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 新生兒; 管理; 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66-02
1 對產婦進行優質護理
在優質護理的概念當中,產婦護理也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現代社會產婦面臨的生產壓力較大,生產之后會因為母親角色感到焦慮,導致現代社會產后綜合癥發病率較高。因此,醫院產科或婦幼保健院等要重點關注產婦心理狀態的變化,對其進行心理干預,舒緩不良情緒。還要不斷幫助其學習育兒知識,了解新生兒的心理狀態,掌握疾病預防知識。幫助其快速適應母親角色。除此之外,醫院還要盡可能為產婦提供較為安靜、清潔的修養環境,防止產生更嚴重的焦慮感,預防產后并發癥的出現。
2 對新生兒的優質護理
2.1 全方位的新生兒生命體征觀察:
在新生兒出生后,從母體環境到外部環境的適應階段,是其生存的危險期。此時就需要監護人員密切關注新生兒的生命體征狀況,觀察其心率變化、血壓、脈搏、體溫等是否處于正常狀態,還要對新生兒的治理狀況、精神情況進行檢測。此時還要預防新生兒黃疸疾病、臍帶感染等疾病。密切關注新生兒拍扁顏色、次數、性狀等特征,并定時做好記錄。
2.2 臍帶護理:
新生兒出生之后,醫護人員需要運用剪刀、紗布等進行斷臍。在斷臍后的24小時內密切關注其臍帶的滲血情況,氣味是否有異常,觀察紗布、繃帶等是否適合規范。然后及時清理臍帶殘端創口處的分泌物,防止出現細菌感染。在對新生兒進行沐浴時,要關注其臍部是否出現紅腫,沐浴后要擦拭干凈臍窩處的水漬。避免出現臍帶感染。還要密切關注臍帶周邊皮膚狀況。
2.3 新生兒大小便觀察護理:
新生兒大小便是其身體狀態變化的良好體現。在新生兒出生后的24小時內,要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對其進行喂食,最好采用母乳喂養。如果條件不允許,就可以采用人工喂養。在進行人工喂養時,要保持奶嘴等喂養工具的清潔。然后定時變換新生兒的體位,觀察其腸胃蠕動情況,輕輕按摩新生兒的腹部,促進排便。觀察大便的情況,及時發現新生兒潛在的生理問題,及早處理。
2.4 體位護理:
醫護人員使得新生兒保持一個較為舒適的體位。如將其放在柔軟、舒適的毛巾上,并將其包裹成鳥巢形狀,為其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氛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新生兒觸摸到柔軟、舒適的毛巾,會產生一定的安全感。包裹之后,要保障新生兒的手和頭可以自由活動。還要為新生兒配備柔軟、舒適的枕頭,方便為其更換體位。及時調整新生兒的頭部位置,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動作帶來的不適。
2.5 衛生環境護理:
護理人員要時刻保持新生兒臍部的清潔衛生,防止創口發生感染。同時還要運用生理鹽水及時清理新生兒的口腔,保持口腔清潔。運用面簽處理新生兒的鼻腔,防止異物堆積,造成呼吸困難。此外,還要定時對新生兒的居住地進行消毒清潔處理,防止病菌滋生。新生兒排便之后,要及時更換尿不濕,同時清理好新生兒皮膚上粘連的異物。新生兒的個人物品要妥善保管,防止出現混用情況。
2.6 按摩及撫觸護理:
護理人員每天都要對新生兒的腹部進行輕柔按摩,觀察其腸胃蠕動情況,促進排便。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對新生兒腹部的按摩,能夠增加新生兒的舒適感,讓其感覺被呵護,增強其安全感,安撫其躁動心理。
2.7 疾病護理:
新生兒身體免疫力較差,極易出現黃疸、濕疹、鵝口瘡等多發疾病。對于一些患上黃疸等疾病的患兒,醫護人員要嚴格按照要求,對患兒進行藍光照射,幫助其消除黃疸癥狀。對于患上濕疹的患兒,醫護人員要多次幫其更換衣物,時刻保持其衣物的干凈、清潔。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護理。對于患上鵝口瘡的患兒,醫護人員要定時對新生兒的口腔進行清洗,然后再涂抹上相應的藥物,防止創口面進一步擴大。醫護人員只有高效的、針對性較強的護理方式,才能從根本上為新生兒提供最優質的護理。
3 優質管理手段的運用
3.1 做好新生兒的飲食優質護理:
對于新生兒來說,要盡可能采用母乳喂養,不僅能夠保障清潔度,還能夠提升新生兒的免疫力。醫護人員要做好產婦的工作,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重要性,了解母乳喂養對新生兒的保護作用,鼓勵產婦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還要及時對產婦進行引導,幫助其采用最佳的姿勢進行喂養。與此同時,還要引導產婦密切關注新生兒的情況,關注自身身體的變化。
3.2 采用人性化管理措施:
對于一些患上疾病的新生兒,無論是新生兒還是產婦和家庭成員,都會有一定的負面情緒。此時醫護人員可以采用向產婦、家屬發放愛心帖的方式,安撫他們躁動的心情。并密切觀察患兒的情況,及時采取良好的治療措施。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采取優質的臨床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新生兒疾病的發病率,提升護理工作的效果。幫助產婦實現角色的轉化,加速新生兒護理知識的傳播。同時還能提升醫護人員的護理能力,緩解醫患關系,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的優質護理的優勢,從而才能不斷深入研究,提升優質護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優質護理管理在壓瘡患者中的應用[J]. 張瓊.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07)
[2] 集束化護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壓瘡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王志美,韓秀鳳,吳希軍. 中國衛生產業. 2017(11)
[3] 開放式護理管理在首發精神病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張麗. 中國衛生產業. 201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