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要】目的:本文對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防控中采取多重耐藥菌主動篩查和加強干預的效果進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選取不同時間段的患者劃分成為干預組、篩查組和對照組,參與研究的對象都是入住醫院重癥監護病房大于24小時的患者,其中對照組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3月—2015年2月入住重癥監護病房的300例患者,對其不進行主動篩查;篩查組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3月—2016年2月入組重癥監護病房的255例患者,為患者進行鼻前庭拭子和直腸拭子等多重耐藥菌主動篩查,但是對該組仍不給予干預;干預組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主重癥監護病房的325例患者,在對該組患者進行主動篩查后,再給予陽性患者加強干預。使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三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和多重耐藥菌主動篩查的醫院感染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通過統計分析,三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對三組患者進行對比分,其中干預組的患者其感染率要明顯的低于篩查組,同時篩查組的醫院感染率要比對照組的低。經過多重耐藥菌主動篩查和加強干預后,三組患者的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率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三組患者進行深一步的分析,其中干預組的感染情況要好于篩查組,而篩查組的感染率要比對照組的明顯低。結論:為了有效的防控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情況,采取多重耐藥菌主動篩和干預等主動措施能夠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降低醫院感染率。
【關鍵詞】主動干預;多重耐藥菌;主動篩查;重癥監護病房;加強干預
【中圖分類號】R1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72-02
近些年來,出現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情況日漸嚴重,已經發展成為了具有社會性的危害感染疾病,同時在醫療行業也屬于難以有效解決的臨床感染性疾病[1]。在醫院內重癥監護病房作為重急危病人比較多的科室,也是易出現感染的高發科室,在當前的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中多重耐藥菌已經發展成為了主要的病原菌之一,所以加強重癥監護病房多重耐藥菌的防控成為了醫院感染的重要場所。本文對主動篩查和干預等主動措施對入住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進行了對比分析,對主動干預的防控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對象共有881例患者,劃分成為干預組、篩查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3月—2015年2月入住重癥監護病房的300例患者,對其不進行主動篩查和干預;篩查組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3月—2016年2月入組重癥監護病房的255例患者,為患者進行鼻前庭拭子和直腸拭子等多重耐藥菌主動篩查,但是對該組仍不給予干預;干預組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主重癥監護病房的325例患者,在對該組患者進行主動篩查后,再給予陽性患者加強干預。將入住重癥監護病房不足24小時和入住后48小時內未進行第一次篩查抽樣的患者進行排除掉。
1.2 方法:
篩查組:篩查組的患者主動進行篩查,對多重耐藥菌的檢出率和感染情況進行監測,對感染患者和定植者進行接觸隔離,對于定植者不進行去定植處理。
干預組:干預組的患者在篩查組的基礎上,采取定植措施對定植患者進行定植處理[2],此外針對感染和定植患者進行環境、醫用物體、日常用品和手部衛生消毒。定植措施根據分離菌和采集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定植措施:鼻拭子分離患者使用百多邦進行鼻前庭的涂抹;咽拭子分離的患者用洗必泰漱口就可以了;對于肛拭子分離的患者,要進行隔離,并使用氨基糖等敏感藥物進行去定植處理。
對照組:對于對照組的患者不采取主動監測,針對不同患者的并且進行培養處理,對于陽性患者進行隔離處理。
1.3 檢查指標:
對參與研究的患者進行醫院感染率和多重耐藥菌感染率的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的所有數據均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分析。計量數據以均值±標準差(x±s) 表示,并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進行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統計分析,三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對三組患者進行對比分,其中干預組的患者其感染率要明顯的低于篩查組,同時篩查組的醫院感染率要比對照組的低。見表1。
經過多重耐藥菌主動篩查和加強干預后,三組患者的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率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三組患者進行深一步的分析,其中干預組的感染情況要好于篩查組,而篩查組的感染率要比對照組的明顯低。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出現越來越多的多重耐藥菌感染問題,重癥監護病房里都是一些病情特別嚴重、抵抗力低下的患者,此類患者經常要服用大量的抗生素和激素等藥物,住院時間長,因此更容易被感染。如何減少耐藥菌傳播是目前解決多重耐藥菌問題的重中之重,多重耐藥菌感染及難被控制以及預防,需要設計一套完善的方案,細菌耐藥菌的主要傳播方法就是接觸傳播。按照《醫院隔離技術規范》規定[3],只要接觸多重耐藥菌的人員,都要實施預防措施。在本研究中,主動篩查、發現、并及時對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感染者以及定植者進行接觸隔離,在普通干預的前提下進行加強干預。曾有研究顯示,導致醫院感染的主要介質是醫護人員的手,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原因是環境污染。因此,醫護人員必須要保證手部的清潔衛生,減少醫院感染。綜上所述,通過加強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醫護人員手部衛生意識,加強醫護人員防控意識,保證醫院內部環境的衛生干凈清潔。
參考文獻
[1] 薛嬌, 魏文靜, 劉榮倩. 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監測與護理干預[J]. 臨床研究, 2016, 24(2).
[2] 曾秀玉, 張華平, 陳夏容,等. 多藥耐藥菌主動篩查在ICU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的價值[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6, 26(10):2373-2375.
[3] 劉仕蓮, 王燮辭, 趙思陽. 綜合干預對ICU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防控效果[J]. 預防醫學情報雜志, 2016, 32(11):1230-1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