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摘 要:國有企業資產主要有固定資產和非固定資產組成,一個企業的資產是企業發展和生存基本物質基礎,企業資產配置合理會給企業持續性發展,給企業員工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因此做好企業資產的科學管理,有效的利用好企業資產與企業中的每個人息息相關。
關鍵詞:國有企業 資產 資產管理 存在問題 對策分析
國有企業資產中的固定資產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生產資料,亦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動力和重要支柱。非固定資產對企業發展起輔助作用,使國有企業資產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一、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資產管理人員的素質問題
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部門通常是實物管理為一個部門,價值管理為一個部門,無論是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的資產管理人員都應該熟練掌握本職工作的所有專業知識,所有專業操作,并能做好部門管理人員的良好溝通,協作工作。但由于國有企業資產管理人員的老觀念,老的工作作風,工作推諉,工作拖沓,敷衍表面工作,造成對資產管理細節工作出現偏差,影響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使國有企業的資產使用收益減少。
2、企業員工對資產使用缺乏責任感
國有企業的資產購置部分為國投,部分為半國投半自籌,部分為自籌,企業的員工認為資產都是企業的,跟員工自身沒有關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缺乏責任感,所以在使用資產時會肆意主觀隨性使用,造成資產的損壞,資產維護費用增高,資產的壽命周期縮短,致使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成本支出增加。
3、國有企業資產日常管理問題
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固定資產的開箱工作,固定資產的驗收工作,固定資產的設備編碼的編制工作,固定資產的轉固工作,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固定資產的定點檢查工作,固定資產的盤點工作等等,國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工作繁雜瑣碎,資產管理必須做到認真細膩,正由此,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常常出現不到位現象,如驗收拖后、編碼重碼、轉過不及時、帳實不符。或是企業的管理模式只是表面上似科學管理,實際上對部分資產沒有發揮其最大效用。而國有企業的非固定資產的管理更是薄弱。導致企業運營成本增大,降低經濟效益。
4、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設備處置問題
為盤活資產,優化資產結構,改善資產財務狀況,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涉及后期處置,后期處置指企業對長期閑置的設備及經過專家鑒定報廢的以無使用價值的設備進行處理。國有企業在固定資產的處置上,有時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具體問題如下:固定資產處置先于評估備案,違規操作;固定資產處置流程內容不完整,不周密;固定資產在拍賣過程中,執行人與接盤人惡意串通,控價。
二、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對策分析
1、加強資產管理制度規范的建設
良好的資產管理離不開健全規范的制度,制定長期有效的資產各項管理制度,是對資產管理的有效保障。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保證各項資產管理制度的落實,有獎有罰,規范企業員工行為。對資產的統一管理,明確管理的權責關系,形成良好的權利體制
2、加強企業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企業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是一個企業能否蓬勃發展重要因素,所以企業要定期對企業員工進行愛家愛廠的美德教育,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獎罰分明,愛護資產,按勞分配,提高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是企業的發展良性循環。
3、規范資產的日常管理和使用
資產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應建立完整的設備臺帳,做到企業的資產賬賬相符,帳物相符,帳卡一致;建立完善的資產盤點制度,定期對企業的資產進行盤點,明確資產狀況了解資產的盤虧、盤盈問題;制定資產的日常維護保養檢查制度,定期對資產的現狀進行檢查,及時保養維護,在能控的范圍內保證資產效用的最大化;資產管理人員做好資產的完好率、故障率的分析和統計,有計劃的固定資產的大、中、小修,保證資產不影響正常的生產;對資產進行科學管理,科學處理閑置、報廢的設備,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
4、建立資產的處置標準和及時處置報廢閑置資產
國有企業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資產處置制度和考核標準,完善資產處置的操作流程,加強使用過程和處置的監督力度。資產管理人員應該嚴格依據制度和標準辦事,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閑置和報廢的資產占用國有企業大量資金,借助各種處置方式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從而杜絕浪費,減少企業成本。總之只有將企業的資產處理科學化,才能使資產的損耗降到最低,提高企業效益。
結 論
本文對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分析,淺議了資產在企業生存與發展中的重大意義,資產管理更是企業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要想在我國社會主義大市場經濟中能順利發展,就要確保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資產管理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作出相應的對策解決問題,并不斷創新,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資產損失。
參考文獻:
[1] 錢增義. 企業固定資產清理的核算[J]. 農村財務會計, 1998,(11)
[2] 趙國浩. 企業管理創新的思考[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