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愛濤
摘 要:水利水電工程主要是由國家財政投資的惠民性質的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的工程周期通常較長,工作內容也比較復雜,需要各個環節的緊密配合,任何細節方面的錯誤都可能給整體工程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甚至是破壞,從而造成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損失。所以說,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進行研究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現代化 水利水電工程 施工管理 施工技術
一、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與技術的重要性
1.1施工管理在水利水電工程建筑過程的重要性
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是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復雜施工環境下,綜合調配資金、人、機、料、法、環等各種施工要素,以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施工管理同樣是一項系統工程,前期施工準備,中期具體施工以及到后期施工維護階段,處處需要精細化的施工管理。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每一個施工環節都需要項目管理人員精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和控制。另外,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環境惡劣、施工規模龐大、施工周期長、施工工藝復雜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下,其安全風險需要時刻警惕。
1.2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建筑過程的重要性
施工技術是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環節的核心內容,其對于工程的整體質量、使用壽命、使用效率以及使用安全起著決定性作用。工程中的每一個施工工藝,都需要完善的施工技術與之配套。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作業人員都需要具備基本施工技術;每一個設備都要嚴格執行技術操作標準;每一種材料都要到達技術標準要求。在嚴格的技術標準下,所有工程環節才易于工程管理者進行施工管理,才能使每一個管理過程有據可依。
二、現代化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和技術
2.1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現狀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主要是通過有效的管理來達到降低工程的造價、保證工程的進度、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目的,其主要的內容是工程合同的管理,按照合同的要求控制工程建設的投資質量工期,并且協調業主、承包方和監理工程師三方的關系,建立起以監理工程師為核心的合同管理的模式。
當前,我國正逐步由傳統水利向現代化水利、工程水利向資源環境水利轉變,各地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發展都比較快,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還應清醒的看到,在建設的管理工作上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例如工程的立項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項目法人的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工程建設的管理過程尚不規范,工程的資金無法落實等等。這些都需要用現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對陳舊的施工管理模式進行改革。
2.2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技術現狀
長期以來,水利水電施工在行業特點限制下,勞動力密集,技術的更新升級速度十分緩慢,從業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普遍偏低,長期以來一直在沿襲老制度老方法,很少出現創新。在當前市場經濟背景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工程單位每一位技術人員的素質,培養從業科技人員知識創新的能力,強化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注重科技創新,同時從政策上予以引導,勢在必行,如果能夠堅持下去,收效必會十分顯著。
2.3以現代化技術和理念促進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和技術的發展
2.3.1強化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中的生產與經濟運行的考核制度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的經濟考核由于生產過程的復雜性、業主管理方式不同,目前還沒有有效和公認的標準。國家電力公司曾推出水能利用提高率的指標,并將其納入到達標創一流標準的評定之中,但由于該法對于水量與綜合出力系數的計算存在較大的誤差和不確定性,其程序計算結果不能取得管理方與相關部門的認可,最終沒有得到廣泛的推行。
從維護水電廠正常的生產秩序要求出發,水電廠的生產運行指標應當能夠充分體現各項工作成效,反映出設備管理維護與水能利用的水平,至于具體的工種、具體崗位的工作成效應當作為發電廠對于各個部門員工的考核指標,它們綜合起來才最終反映發電廠的宏觀生產與經濟運行的管理水平。
2.3.2大力強化傳統施工技術,積極采用先進施工技術
(1)GPS定位技術。伴隨著GPS定位技術的出現與不斷發展,不僅為工程測量帶來了新的技術手段,而且讓測繪定位的技術發生了徹底的變革。多年來利用測角度、測距離和測水準為主體的常規的地面定位技術,正逐步的被GPS技術所替代,GPS技術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等特點,同時其定位的范圍可以擴大到整個宇宙。定位的方法已經從靜態發展到動態,定位服務的領域已經從導航和測繪領域拓展到國民經濟建設各個領域之中。
(2)AtuoCAD輔助設計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AidDesign簡寫CAD)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類型的應用軟件,現在普遍應用于各個領域。特別是應用在水利水電工程領域之中,工程技術人員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AutoCAD配合多種編程語言應用,例如配合Ansys之中APDL語言,就可以進行大型空間結構的有限元分析,從而得到期望的計算結果,為工程的建設施工提供了更精確的科學依據。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涉及很多復雜計算,常常需要用空間解析幾何方法解算。單純的靠計算器或者手工計算,就顯得十分繁瑣,工作量十分巨大,準確性同樣也無法保證,然而現在利用AutoCAD來建立數字化模型進行模擬,可以徹底解決這一難題。
(3)數據庫技術和GIS技術。隨著測量數據的采集和數據的處理過程逐步走向自動化和數字化,測量工作者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和保存長期積累的大量的測繪信息,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利用數據庫技術。利用GIS技術建立數據庫或者信息系統,能夠把大量的測量數據或者信息進行科學存儲,建立三維數字化模型,使得測量數據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人力勞動的重復率降到最少,同時又便于檢索、分析和利用,實現管理與服務的科學化、信息化。
三、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關乎國計民生,因此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要給予足夠重視,一定要加強施工管理,運用合理的施工技術,確保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楊國鋒,王健.基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及應注意問題的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5):67.
[2] 赫蘭波.水利水電工程中的項目施工管理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