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柳
一、差異教學的含義
筆者將差異教學定義為:以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為前提,滿足學生本我需求為目標,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多元評價方式為教學策略,最大程度挖掘學生潛能,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相對公平的教學。
二、實施差異教學的意義
差異教學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必然實施的教學模式,它與新課程的目標要求和新課程蘊含的關注學生發展理念、學生多元智力能力理念等緊密相連;差異教學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體現;差異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在學生共性的發展環境中,注重學生特性的發展。
三、差異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的具體實施
(一)學生分組
筆者將成績相當的學生組合在一起,分為A、B、C三個小組。A組學生數學基礎較好,運算能力較強,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B組學生數學基礎良好,自控能力不強;C組學生數學基礎較差,需要老師監督管理。分組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培養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為整個班級的學習環境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二)差異教學方案設計
1.目標設計
設計課堂教學應考慮各組學生差異,體現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從基礎性到飛躍性,讓各組學生都能保證完成基本學習目標,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不斷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都能獲得良好的發展。
2.過程實施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應考慮每個小組學生的差異,根據他們所需達到的教學目標和接收程度而設計。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不斷擴大自身學習需求的引導,讓學生通過獨立或者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差異教學目標及任務,并以不同成果的形式表達出來。同一班級學生間的差異也因為相互幫助,協作交流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補足,以達到對所學知識比較全面的、正確的理解,完成意義建構。另外,教師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可以多樣化,也要更靈活,比如: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討論、游戲等,當然這對教師的教學學經驗和專業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作業設置
題目的量應該遵從A組到C組依次減少的原則,重在學生掌握知識要點;題目的難度應該遵從A組到C組難度逐漸降低的原則,滿足每組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學有所得。
4.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能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是學生學習態度的標尺,更是學生調整學習狀態和方向的重要依據。對學生評價內容應該更全面,評價方法更靈活。
筆者實施的差異教學過程中采用了課堂評價、作業評價以及測試評價。
(1)課堂評價
筆者認為課堂評價應包含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
①教師評價
②學生自我評價
教師應全面關注學生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差異,根據每堂課學生的表現,將學生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中,形成一個發展性的評估。
(2)作業評價
每組學生的作業評價標準要體現差異,以A+、A、A-、B+、B、B-、C+、C、C-、D十個等級進行評價。
(3)測試評價
筆者在實施差異教學的測試評價方式有兩種,分別是單元測試和月考測試。
單元測試是指學生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任務后,接受測試。題目以基礎題為主,重點考察學生對這個單元的基礎知識的掌握。
月考測試是指多個單元學習任務完成后,整個年級進行的統一的綜合性測試。
四、研究成效與反思
實踐表明,差異教學是適合中職學生數學教育教學的一種教學,它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思想,尊重學生個性發展,促進學生潛能的挖掘,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提高了學習成績。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但在差異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進行期望調整,讓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得以實現;還應緊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和行為發展,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清楚自己的需求,擺正自己的位置。
如何在差異教學實施中更具有創造性、靈活性,這將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姜智,華國棟.“差異教學”實質芻議[J].中國教育學刊,2004,第4期.
[2][美]湯姆林森,劉頌譯.多元智力課堂中的差異教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9.
[3]黃書生.關于教師差異教學觀念的調查與分析[J].重慶與世界,2011-07-15.
[4]李寶洲.淺談合作學習的作用[N].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0.
[5]曹一鳴,程曠.數學:§3.2.2函數的單調性[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5: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