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
目前大多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只關注數學知識的傳授與數學技能的提高,而忽視了屬于非智力因素和非理性成份的數學情感教育。這需要全體數學教師進行反思,并思考如何才能使學生的數學情感得到進一步提升,更好地為數學教學服務。
一、教師要以情感染學生
良好的情感具有很強的親和力,會產生一種很微妙的情感磁場效應感染他人。教師作為課堂氛圍重要的情感源,在調動課堂氣氛、學生情感方面起著極大的引導作用。教師的情感或情緒往往會通過表情、動作、身體姿勢或語氣聲調表現出來。教師樂觀平和以及飽滿的狀態能使課堂充滿活力。相反,陰郁低沉的心態,會使課堂壓抑、消沉,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這就要求教師有高度的情感控制能力,在課堂上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贊語、熱情的鼓勵,幽默的語言,營造和諧熱烈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積極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與自主探索的精神。
二、教師要充分展示數學中的美
數學中的美無處不在,如數學圖形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對稱美,“黃金分割”更是被廣泛運用到建筑設計和音樂美術等領域,而現實中數學教師因顧慮教學任務的完成,往往舍不得花時間向學生展示數學文化、數學史中的美,這也是使學生倍感數學課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
數學科目的數字和圖形也可以富有文化氣息,教師可以恰當地講述數學知識的文化背景、數學家的生平故事等,將數學知識與人文聯系起來無疑會賦予數學教學內容以情感色彩,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有些詩詞和歌曲就來源于數學中的圖形和數字。
三、組織課堂合作小組,體驗合作互助的快樂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及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潑、自由的狀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合作式學習是一種重要和高效的教學方式,是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可以充分發揮師生間和生生間的協作功能,還可以讓學生體驗合作互助的快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被個人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講評等結合起來,內化為自身知識,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合作交流學習以小組活動為主體。合作小組要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每個合作小組是有性別、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個性、家庭背景搭配等各不相同的學生組成,在將學生進行分組時,要保證一個小組內的學生各具特色,取長補短,利于分工協作。在這樣的合作學習活動中,每個學生的成績都能得到提升,使學生的自主意識、探索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及創新意識得到不斷增強。合作交流式的學習有效地促進學生由單一的認識向多層次的學會知識、學會做事、學會轉化,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四、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和上進心
課堂氛圍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心理基礎,也是進行創造性教學的必要條件。課堂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師生雙方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影響教學的效果?;钴S的課堂氣氛能夠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能夠使師生雙方精神煥發、思維活躍,從而激發師生潛能的充分發揮。反之,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會使師生態度消極,關系疏遠,久而久之學生一定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思維反應遲鈍,注意力下降,甚至會抵觸學習。學生的厭煩心理一旦產生就很難消除,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首先就必須要活躍課堂氛圍。要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設計教學情境,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知識層面還是心理承受能力和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在設置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兼顧學生的發展。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問題的設置要有層次性,對于簡單的問題讓學習較差的學生回答,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和關愛;對與難度稍大的題目,讓學習一般或者較好的學生回答。教師在點評學生的回答時,更要注意方式,對于回答正確的要給予鼓勵,回答錯誤的要從不同角度,發現學生的優點,以耐心、平和的態度糾正學生的錯誤。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的特點,活躍課堂氛圍。
五、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才能“樂其道,學其道”。這說明,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情感融洽,相互親近,才能讓學生樂于學習數學。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對于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學生往往會把對教師的情感轉移到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教師要以愛為本,關愛每一位學生,給學生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急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對學生多一點欣賞的眼光,從不同方面發現學生優點。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愛護也會敬重和愛戴教師,從而對該學科產生好感,主動學習。教師要讓學生從數學教學活動中真正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在民主氛圍中,錯誤應該得到允許和理解,學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才會得到尊重和保護,學習的有效性才會得到提高。此外,教師還要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愛好、性格都不同,教師只有通過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才能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在課堂上對癥下藥。通過交流,教師主動親近學生,學生也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逐漸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愿意向教師敞開心扉。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激活學生思維過程為核心,重視情感教育。教師要學會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充分發揮積極的情感對優教促學的作用,促進學生認知與情感的和諧發展。這還需要全體數學教學同仁共同努力,加強交流,尋找更有效的實施策略。
參考文獻:
[1]趙國忠.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劉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初探[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