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敏
曾任廣東發展銀行行長、董事長、黨委書記,退休前擔任廣東省金融辦副主任的李若虹(正廳級),是個“裸官”,妻子和女兒于1997年移民澳大利亞。李若虹和擔任廣發銀行督導員的呂曉玲保持了長達30多年的情人關系。為了維持親屬、情婦等人的“體面”生活和妻子在國外的巨大開銷,李若虹伙同情婦呂曉玲等人共受賄2500多萬元……
退休一年后涉嫌受賄被查
李若虹,歷任行長助理、副行長、黨組成員、黨組副書記、行長職務,2006年12月起擔任董事長、黨委書記,執掌廣發銀行10年。成立于1988年的廣發銀行,注冊資本114億元人民幣,總部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廣發銀行是國內首批組建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
李若虹的任期本應到2011年才結束,但他在2009年6月19日廣發銀行副行長王新涉嫌受賄被捕當日,便以“健康問題及配合上級工作調動”為由,提前辭去了廣發銀行董事長職務,并于當月22日獲準。
2005年,在廣發銀行重組過程中,分管資產管理部的副行長王新在處置銀行580億元不良資產時,收受中間人侯某賄賂80萬元港幣,幫助侯某代理的某公司收購了廣發銀行不良資產中的兩個地產項目——廣海項目和中旅大道項目。2010年10月25日,王新因受賄罪被廣州市中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年。另外,侯某在資產弊案中還同時與廣發銀行多名高管保持密切關系。2010年8月5日,他在廣州中院受審,被訴受賄160萬元。
那時,無論是王新或是侯某的起訴書中,均多次提到了時任董事長的李若虹。不過,根據官方說法,偵查機關并沒有發現證據,證實王新之外還有其他副行長以上高管收受賄賂。結果是,李若虹不但安然無恙,而且在2009年8月被任命為正廳級的廣東省金融辦副主任。2013年6月,李若虹因病辦理退休手續,安全著陸。
李若虹退休一年多后,反腐利箭終于射向了他。2014年9月,據廣東省紀委網站消息,廣東省金融辦原副主任李若虹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2016年1月,廣東省國資委內部刊物《國企清風》首次披露了李若虹的案情。經廣東省紀委調查,廣發銀行原董事長、廣東省金融辦原副主任李若虹在任廣發銀行副行長、行長、董事長期間,涉嫌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利,收受他人巨額賄賂。違反社會主義道德,與他人長期通奸。鑒于李若虹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并已涉嫌違法犯罪,根據有關規定,已建議給予李若虹開除黨籍處分,取消其退休待遇;并將李若虹涉嫌違法犯罪問題及發現的有關違法線索移交廣東省檢察院作進一步調查。
文中披露,李若虹利用個人手中操控權力在廣發銀行的工程項目建設、物業裝修及租賃與買賣等方面施加影響力,特別是利用銀行處置不良資產之機,為利益關聯人謀取不當利益,然后個人索取或收受大宗物業或大筆錢款。其中僅登記在李若虹及其妻子名下的位于廣州、深圳及澳大利亞的房子就多達6套,這還不包括以其兄弟和情婦等人名義收受和占有的房產。
文章稱,李若虹當年是作為金融業務專業型人才引進的,但在逐步成長為單位主要黨員領導干部之后,自以為大權在握,可以在金錢和美色之間游刃自如,最終竟墮落為廣東金融界的大貪巨蠹。其主要原因是,李若虹沒有把組織的培養重用當回事,在自我修身、廉潔從業,特別是黨性修養方面,他視若等閑,長期以企業效益優先為由弱化黨風廉政建設,忽視個人自我學習,最終導致其個人欲望膨脹,滑入腐敗泥潭而難以自拔。綜觀其人生發展軌跡,不難看出,無論是對待業務往來,還是對待人情交往,李若虹都是以滿足個人欲望為目的。
百萬賄金彌補“鐵桿情婦”
李若虹和呂曉玲是1982年認識的,后來二人一直保持著不正當的男女關系。小李若虹4歲的呂曉玲,出生于遼寧省蓋縣。呂曉玲和李若虹的情人關系,維持時間長達30多年,可謂“鐵桿情人”。
《國企清風》發文稱:“在李若虹貪腐案中,有一個不可忽略的特定關系人為時任廣發銀行督導員的女性呂某某(注:即呂曉玲)。”二人長期姘居,李若虹常以金錢、首飾和豪車相送,作為所謂感情虧欠的補償,所送錢物折合人民幣達280余萬元、港幣30萬元。呂某則利用這種不正當關系向李若虹多個利益關聯人索要好處,如向商人林某一次性索要購房資金320萬元,用于購買廣州市番禺區某樓盤別墅1套;還收受商人廖某房產一套及港幣約60萬元及其他好處。
在20世紀90年代和李若虹認識的林某,是新加坡某投資公司、珠海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他還是廣州某物業公司、廣東某投資公司、珠海某實業公司、廣州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珠海某物業公司的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二人私交很好,林某也深知呂曉玲和李的這層特殊關系。
隨著李若虹職務地位晉升,李若虹利用其擔任廣發銀行副行長、行長和廣發銀行董事長的職務便利,對林某的企業給予了大量關照,為林某謀取利益。其中,2001年至2003年間,林某掛靠其他公司承接了廣發銀行下屬單位珠海某公司高爾夫球場會所、酒店等工程;2006年廣發銀行珠海分行租用林某的珠海某大廈1至6層做辦公樓,并由林某的珠海某物業公司負責管理;2006年廣發銀行重組后,林某的廣州某物業公司又承接了廣發銀行大廈總部的物業管理工作;2008年下半年,林某將珠海某大廈1至6層轉讓給廣發銀行珠海分行。
在李若虹的“厚愛”下,林某的生意越做越大。為了表示感謝和進一步加深感情,林某則以巨額金錢和物質利益作為回報,僅林某一人總計送給李若虹人民幣861.5萬元、港幣408.6萬元。
1997年至1999年期間,林某花80萬元買了兩張高爾夫會員卡,送給呂曉玲,說自己給她和李若虹各買了一張高爾夫球場會員卡,要她自己去辦理相關手續,呂曉玲欣然接受。林某證言證實:“我送高爾夫會員卡是為了跟李若虹搞好關系。呂曉玲不怎么打高爾夫球,她肯定明白球卡是買給李若虹的。”
2005年年底的一天,呂曉玲和林某在廣州天河北路某酒店吃飯時,呂曉玲跟林某說自己想買一棟別墅。林某聽后說:“可以啊,買就買吧。”呂曉玲說:“那你給拿錢啊。”林某考慮到自己出錢給呂曉玲買房子,可以搞好自己和李若虹之間的關系,慷慨地說:“行啊,拿就拿吧。”林某答應出錢之后,呂曉玲心里就有底了。endprint
后來,呂曉玲就在廣州市番禺區某樓盤認購了一套別墅,價值人民幣320萬元。呂曉玲打電話給林某說房子已經看好了,要320萬元。林某聽后說,沒問題,呂曉玲就把售樓部提供的賬號給了林某。林某安排馮某去匯錢。馮某從他的賬戶劃了約80萬元,剩下的錢林某找旗下某公司財務周某轉了140萬元,林某又讓自己弟弟林甲轉了100萬元到呂曉玲提供的賬戶。不久,售樓部打電話告訴呂曉玲說320萬元已經到賬了。
呂曉玲證言證實:之后,她跟李若虹說林某答應拿錢給她買別墅,李若虹聽后也沒有反對。后來,她打電話給林某說320萬元收到。她用這些錢買的這棟別墅,成了她和李若虹的幽會場所。
據李若虹供述:1998年,林某送了一張高爾夫球場的會員卡給我和呂曉玲,會員卡主卡先登記在呂曉玲名下,副卡登記在我的名下,后來考慮到用我們真實的身份登記不方便,影響不好,所以將主卡呂曉玲的名字改為呂偉,將副卡我的名字改為李炳坤,拿到會員卡后兩三年間,我多次用該卡到該球場打球。2006年年初,呂曉玲向林某要了320萬元用于購買廣州市番禺區某樓盤別墅,這件事呂曉玲和林某都告訴過我,我表示認可,后來也和呂曉玲一起去她購買的這棟別墅住過。后來,我和呂曉玲因為害怕向林某索要320萬元之事日后被查,為了應對組織的調查,商量要呂曉玲在組織調查的時候就說這320萬元是跟林某借的,并讓呂曉玲向林某寫了一張借條。
借哥弟之名索要重金和房子
李若虹是個“裸官”,他妻子和女兒于1997年移民澳大利亞。李若虹在擔任廣發銀行一把手之后的10余年里,為了維持父母、兄弟、情婦等人在廣州的“體面”生活,還為其妻子在澳洲的巨額開銷,只好不擇手段,大肆斂財。
廣發銀行雖然在企業制度流程設計上也刻意規避“一把手”在貸款和資產處置等重要環節的專權行為,譬如規定“一把手”不參與貸款審批環節,但又規定作為董事長的李若虹具有最終否決權。這讓一些申請貸款的企業特別是私企對李若虹敬若神明,擔心好不容易走完最后程序反而被否決了。這給李若虹利用權力尋租預留了較大空間。
李若虹不僅自己收受巨額賄賂,還授意大哥李若心、四弟李若冰參與索取利益關聯人的大筆錢物。據李若虹本人交代,其兄弟都根本不缺錢用,但要防止日后有急需用錢的時候。我是我們家族的支柱,我要讓他們在廣州過得“體面些”。為了這種家族的所謂“體面”,李若虹處心積慮,唆使其多名家族成員參與巨額賄款的接受、分解和轉移等工作,從而最大限度逃避被查處的風險。
1995年,吳某成立的廣州某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要從國外購置運輸設備,需要銀行開出遠期信用證。為此,吳某找時任廣發銀行行長的李若虹幫忙,后通過李若虹的操作,廣發銀行同意開出信用證。但之后由于在購置設備過程中出現合同糾紛,導致吳某公司無法正常開展垃圾運輸處理的運營,最終也沒辦法還廣發銀行的信用證款項。
1998年,吳某公司向廣發銀行肇慶分行貸款3300萬元以償還信用證款項及向廣發行增城分行貸過一筆2000萬元購買設備。 在過程中,李若虹分別幫忙打電話給廣發銀行肇慶分行及增城分行行長,讓吳某公司如愿貸款。1999年,吳某公司在李若虹的幫忙下拿到了廣發銀行珠海高爾夫球場填海項目,在該項目施工過程中,吳某公司再次在李若虹協調下向廣發銀行肇慶分行貸款4000萬元。
1997年期間,李若虹弟弟李若冰準備結婚,李若虹看弟弟沒有房子,就以幫助弟弟解決住房問題向吳某索要房產,吳某答應了。過了兩個月左右,吳某出資在廣州市天河區購買兩套房產送給李若虹,之后這兩套房子登記在李若冰名下,由其占有和使用。后來吳某還以方便李若虹父母出入為名,賄送李若虹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的一套別墅,登記在李若冰名下,后上述房屋轉至李寧名下由李若心等人居住。經鑒定,廣州市天榮路兩套房分別價值50多萬元、36萬多元,番禺區那套別墅價值108萬元。
2005年,廣發銀行在處置不良資產給廣東某投資公司期間,廣州某房地產公司了解到在不良資產移交之前有“包前處置”政策,即可申請減債后用較低價格贖回。時任廣州某房地產公司董事長白某和職員孫某,通過李若心、李若冰向時任廣發銀行董事長李若虹提出減免該公司債務并由該公司贖回的請托事項。
后來,白某、孫某在李若虹辦公室向其當面提出上述請求,李若虹予以答應,并在債務移交廣東某投資公司后承諾繼續與該公司協調為廣州某房地產公司提供幫助。同時,李若虹以李若冰資金困難為由,要求白某資助人民幣800萬至1000萬元,白某承諾以房產作為好處。
2006年3月,廣州某房地產公司擬將李若冰訂購的山水庭苑一套房子賄送給李若冰并將預繳款項退回了李若冰的指定賬戶,后因上述房屋抵押給銀行無法辦理房產證,該公司遂以李若冰選中的另一套房予以調換,并將該房登記在李奇名下。后來,該公司將該套房子賄送給李若心,登記在李若心兒子李寧名下。后上述房屋被李若心以人民幣298萬元售出,李若心湊足人民幣300萬元轉賬給李若虹。
2007年12月,李若虹收受商人張某賄送的位于深圳的別墅一套,經鑒定該套別墅過戶時價值516萬多元。他通過其大哥李若心辦理有關手續,將該別墅登記在嫂子馬某名下,然后將該別墅交給呂曉玲的弟弟居住至案發。
2009年5月,李若虹暫住在廣州軍區苗木基地,他以大哥李若心資金緊張為由,向林某索要500萬元人民幣,并說明這筆錢由大哥李若心接收,林某當場答應。之后,林某通過陳某等人向李若心指定的馬某、李寧等賬戶共計匯入500萬元。
李若心接到錢后告訴了李若虹,李若虹說,他暫時不用這筆錢。隨即,李若心將上述部分款項用于炒股、購房、歸還房貸等,其中250萬元用于在中山市南朗鎮購買房子。2011年李若虹交代李若心轉100萬元到劉某的賬戶,用于歸還李若冰的借款。2013年李若心匯款100萬元至李若虹賬號,案發時還有300萬元。
受賄2500多萬元獲無期endprint
2014年9月,李若虹及其親屬和情婦相繼被逮捕,李若虹為家族和情婦撐起的貪腐大廈隨之傾倒。
2014年8月27日,李若心被刑事拘留,9月12日被逮捕;9月2日,呂曉玲被刑事拘留,同月18日被逮捕;9月3日,李若冰被刑事拘留,同月18日被逮捕;9月5日,李若虹被刑事拘留,同月18日被逮捕。
在李若虹、呂曉玲因涉嫌受賄罪被立案調查后,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偵查人員分別于2014年9月3日、11日在對呂曉玲居住的廣州市番禺區別墅進行搜查時,扣押了黑色槍狀物一支(印有PTB38712字樣,內有彈狀物6發)、彈狀物42發。同月19日,偵查人員在對李若虹居住的廣州軍區苗圃基地內其住房搜查時,扣押了黑色槍狀物一支(印有PTB38712字樣、內有彈狀物4發)、銀色槍狀物一支(印有MOD21A-22字樣)。經鑒定,偵查機關扣押的槍狀物均屬于以火藥為動力發射槍彈的制式槍支,彈狀物均屬于制式槍彈。
后來,廣東省韶關市人民檢察院就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李若虹、呂曉玲、李若心、李若冰犯受賄罪,被告人李若虹、呂曉玲非法持有槍支、彈藥一案,向韶關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韶關市中院審理查明:被告人李若虹身為國家工作人員,與特定關系人李若心、李若冰、呂曉玲共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賄賂款物共計人民幣2536萬余元。其中,被告人李若虹伙同被告人呂曉玲收受他人賄送的財物折合人民幣361.5萬元,伙同被告人李若心收受他人賄送的財物折合人民幣1334萬余元,伙同被告人李若冰收受他人賄送的財物折合人民幣840萬余元。
韶關市中院認定,四被告人犯罪數額均屬特別巨大,行為均已構成受賄罪。在共同受賄犯罪中,李若虹起主要作用,依法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李若心、李若冰、呂曉玲起次要作用,依法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李若虹有多次索賄情節,依法應從重處罰。被告人李若虹、呂曉玲違反槍支管理規定,非法持有槍支、槍彈48發,其行為已分別構成非法持有槍支罪和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李若虹、呂曉玲犯數罪,依法應當數罪并罰。被告人李若冰有自首情節,可從輕或減輕處罰。
2016年11月24日,韶關市中院一審判決:被告人李若虹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犯非法持有槍支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李若心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被告人李若冰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00萬元;被告人呂曉玲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犯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檢察機關查封位于廣州、中山、深圳的共計7套涉案房產,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并繼續追繳贓款,公安機關扣押在案的涉案槍支、彈藥,予以沒收。
一審判決書下達后,四人分別提起上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認定,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上訴人李若虹、呂曉玲、李若心、李若冰上訴及辯護人辯護所提意見經查均不成立。2017年5月23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