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林
摘 要:文章對傳統女裝的設計與制作有一定的研究,特別是對合體女裝的制作進行了思考,探索了一整套新的制作方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研究成果,總結了一套易操作可行的新方法,分別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進行探析。文章主要通過對女裝衣身從采用立體裁剪(以下簡稱“立裁”)轉化為平面裁剪(以下簡稱“平裁”),袖子與領子采用平裁與立裁相結合的新方法進行具體實踐操作,制作一套合體、準確、符合款式造型美的新女裝,為合體女裝的結構設計與制作提供一套完整易操作的新方法。
關鍵詞:平裁;立裁;結合;方法;實踐
一、衣身立裁
合體女裝立體裁剪衣身的目的,就是能夠做出與款式效果接近的理想狀態,特別是造型復雜的款式,比較方便處理,便于及時修正衣身造型不合適的地方,通過立體裁剪衣身獲得衣身紙樣,這是它與平面裁剪衣身最大的區別。
1.人臺模型的準備及規格確定
(1)立裁的關鍵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標準人臺。本文采用我國女性標準人臺模型——浙江省慈溪縣生產的“紅幫”模型。在人體模型上把基本結構線貼好,如模型上貼的紅色標記線即為基本結構線。人臺為M碼160/84A(如圖1)。
(2)成品規格。本文著重對合體女裝的款式進行研究,胸圍加放量在6~8cm之間,對于寬松的款式暫不考慮。合體女裝的規格如下表。
2.合體女裝款式圖分析與標記線的貼置
(1)款式分析直接影響款式造型,準確分析款式是造型準確的前提(如圖2所示)。
①設想給服裝款式虛擬人臺模型,找出人臺模型的主要參照結構線,如胸圍線、腰圍線、臀圍線、肩線、中心線、領窩線。②仔細觀察款式內部結構線和人臺模型結構線之間的比例。③觀察款式內部結構線之間的比例關系,確定參照部位。④考慮人臺模型的透視關系。⑤觀察袖長和衣長、臀部的比例關系。⑥結合文字信息看清款式結構及工藝處理特點。
(2)貼置標記線。通過分析款式圖了解其結構特點、比例關系以及成品規格,在模型上貼標記線(如圖3、圖4所示)。
3.面料準備
(1)確定面料規格。人臺貼置的款式長度目前是根據成品衣長規格進行貼置,圍度為前后衣身胸圍的一半。前片圍度胸寬:前B/2(前片衣身胸圍處最寬);后片臀圍度寬:后H/2(后片衣身臀圍最寬)。同時要考慮款式到衣身造型分割的縫頭加放量和修正量。
白胚布面料長:L=款式長(L)+10cm上下修正量。
白胚布面料寬:前衣身寬=前B/2+4cm(縱向分割縫頭量)+10cm左右修正量。
后衣身寬=后H/2+4cm(縱向分割縫頭量)+10cm左右修正量。
(2)在面料上畫基本線。一定要將人體的胸圍線、腰圍線、臀圍線、前后中心線畫出(如圖5所示)。
4.合體女裝衣身立裁
(1)前片布在人臺上固定。預留分割縫所需的縫份,將胸圍線與中心線對準,并用大頭針固定(如圖6、圖7所示)。
(2)捏出領胸省及腰省,分割線經過的胸高點要預留出足夠的縫位,觀察分割線的曲線是否美觀,體現女性的柔美身材,注意圍度松量的把握,在前胸側轉折處預留0.5cm的縫頭,適當對側縫位進行打剪口,并在分割線處用大頭針進行固定(如圖8、圖9、圖10所示)。
(3)將分割縫及領口的縫位進行修剪,根據所貼置的輪廓線、基本線做點影(如圖11所示)。
(4)前片的造型完成后,對縫位進行精確修剪(如圖12所示)。
(5)對前片進行假縫,注意分割線的曲線順暢(如圖13所示)。
5.后片衣身立裁
(1)將后片布固定于人臺上。把布料胸圍線、后中心線與模型基本線對準,在后中下10cm處用大頭針固定,肩胛骨線保持水平(如圖14所示)。
(2)固定肩部及側縫時,預留出分割線所需的縫位,為了便于操作將縫頭進行適當修剪,并將圍度線固定好。注意胸圍松度量的設置,在后胸側、后臀側轉折處放0.5cm量同前片(如圖15所示)。
(3)將分割線的位置及造型整理完成后,將裁片破開(如圖16所示)。
(4)將領口、袖隆及側縫進行縫頭修剪并及時做好點影(如圖17所示)。
(5)將后片分割縫進行假縫,要造型美觀。
(6)在前后側縫處加放1cm的放松量,將前后肩縫、側縫運用對縫法假縫,根據假縫做點影(如圖18所示)。
(7)前后衣身試穿修正調整。如某些部位出現問題,則及時調整并做好相關標記,一直調至造型最佳效果。從完成款式的現實狀態看,衣身很合體平服,造型美觀自然,分割線流暢優美,能準確地和款式圖結構特點吻合(如圖19、圖20所示)。
(8)根據立裁所得的裁片拷貝紙樣。將立裁所得的胚布裁片展平,下面墊制版紙,運用描線輪按所做的點影拷貝裁片外輪廓及基本線,再將線條連接流暢,根據制版技術將相關的裁片進行放縫等處理,至此,制作完成了衣身紙樣。
二、袖子、領子先平裁,再立體造型
1.平裁袖子
根據立裁衣身轉化平面紙樣圖,測量紙樣衣身前后袖籠弧線長,并拷貝前后袖籠弧的狀態。運用袖片原型制圖的方法,進行兩片袖子制圖(如圖21所示)。
2.平裁領子
根據立裁衣身轉化平面紙樣圖,拷貝前中心線、疊門線、領圈線,依據肩斜線確定好肩線,畫出原型領圈,在此基礎上繪領子平面結構圖(如圖22所示)。
3.袖子、領子的立體造型
根據平面裁剪的袖子和領子運用白胚布裁好,運用假縫的針法將袖子和領子與衣身假縫好,穿在人臺模型上,觀看其造型效果,看衣身是否處于合體、自然、平服的狀態,袖山是否圓順,領子外翻是否自然等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直至滿意狀態并做好標記,最后再次對紙樣修正。這樣立裁和平裁結合完成的合體女裝效果好,制作更便捷(如圖23、圖24、圖25、圖26所示 )。
三、結論
經調查得知,在現代社會服裝生產中,單獨運用立裁或平裁,制作了許多不合體、不美觀、不舒適的女裝,產生了大量服裝庫存與積壓商品,這既不利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又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文通過對女裝衣身進行立裁,而對袖子與衣領先平裁后立裁,采取立體裁剪與平面裁剪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實踐探討,制作出了美觀、時尚、舒適的合體女裝。此方法經實踐證明是可行的、易操作的,只有將立體裁剪和平面裁剪結合運用,才能制作出美觀時尚、舒適合體的女裝,這既是現代服裝企業發展的技術需求,又是現代服裝制版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潘 穎.女裝胸部造型設計與結構設計合體性初探[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9.
[2]白青梅.合體女上裝的松量研究[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0.
[3]陳冬梅.合體女裝兩片袖的結構設計[J].山東紡織經濟,2011(5).
[4]余 芳.合體女裝翻領結構與頭頸部的關系[J].科技信息,2013(25).
[5]丁 林.女上裝結構設計與工藝[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