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麗
摘要:語文是必修學科之一,可以對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得到鍛煉。在小學教育過程中,語文學科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小學教育過程中,要想實現語文教學的創新發展,則必須要結合素質教育理念,對語文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對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語文教育 小組合作教學 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教育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斷被新的教學方法所取代,小學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學教育屬于啟蒙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的重要過程,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語言基礎比較薄弱,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障礙和問題,很容易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影響。在素質教育時代,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學生的基礎教育,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當前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教學素材比較單一,使得語文課程變得枯燥乏味,這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會產生嚴重影響。在小學教育過程中,為了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則必須要加強對傳統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在教育過程中要重視人文教育、實踐教育、柔性教育。小組合作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互動教學模式,通過小組討論,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語文教學常見問題
語文教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如詞匯講解、詩詞賞析、寫作訓練等,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如小學生想要學習科學、數學等學科,必須要學會理解問題,而語文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從而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在素質教育時代,學校越來越重視基礎教育,語文教育就屬于基礎教育,雖然語文教學在不斷改革,但依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的語文教學注重教學進度,一味地趕進度,反而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尤其是忽視了學生的語文認知能力以及知識經驗基礎,如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只是單純地記憶各種知識,如一些成語、詩歌內容等,并沒有真正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地分析和理解,因此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地提升。
(二)教學內容老化
語文學習中會涉及很多文字素材,很多小學生雖然喜歡語文,但是由于教學方法比較陳舊,會使得學生感覺到語文課程的枯燥乏味,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興趣的關鍵在于教材,有趣、生動的教材自然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在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很多教師只是對大綱教材進行講解,在拓展教學的時候,給學生提供的素材也比較少,使得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得不到拓展,還導致學生對語文課程失去興趣。
(三)教師的綜合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在小學教學不斷改革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十分關鍵的角色,教師要結合新的教學背景,加強對各種新理念的學習,在真正實踐和應用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還暴露出一些問題,尤其是對于各種新方法的應用還不到位,如寫作教學過程中,還采用單純地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覺得寫作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尤其是對于一些語文功底比較薄弱,對語言把握能力不好的學生而言,在長期枯燥的訓練過程中,反而容易對語文寫作失去興趣。
二、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在素質教育時代,教育理念的改進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教師應該要明確新課標的要求,明確現代化教育理念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對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進行改進,將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作為重要的出發點。小組教學法是當前教育過程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并且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討論,學會自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提升,還能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是一種全面、科學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法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只是對各種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使得語文課堂沉悶無趣。在小組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尤其是要結合問題教學法、任務教學法,讓學生在小組內可以對各種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如在語文詩詞教育過程中,可以讓小學生分組對詩歌的主題進行探討。比如,在教授《過故人莊》這首詩歌時: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是孟浩然的一首著名詩歌,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在做客的過程中,他與主人舉杯飲酒,聊家常,充滿了無限樂趣,同時還對田園風光進行了描繪,表達詩人與朋友之間深刻的友誼,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在這首詩歌中,將景、人、情完全融合在一起。詩歌中的友情的體現是一個重點,為了要引導學生對詩人的情感的體會,則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紛紛發言,講出自己心中的友情。比如,自己和其他朋友之間發生的故事,都可以作為學生講述的內容,學生在講述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加深自己對友情的認知,同時也能對詩歌的主題進行理解,而且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具有更好的效果。
(二)合理的小組評價
傳統的考核方式都是通過試卷考試來實現的,對于小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顯然不太合適,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還應該要從教學評價模式的改革方面著手。在素質教育時代,語文教學的考核與評價應該要更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考核,如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協作能力等方面都要進行考核,很多能力的考核都是不能再試卷上體現出來的。在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教師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之后,要在一旁觀察,對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記錄,并且統一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有的學生生性靦腆,不喜歡發言,對于這類學生,教師要加以鼓勵,對他們的不足進行指出,并且在以后的分組討論過程中多給他們安排發言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敞開心扉,大膽發言。對于小組中發言積極、大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獎勵,比如讓小組內成員自行推選小組長,給小組長以一定形式的獎勵,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素質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各種全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比如小組合作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等,都應該作為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實踐方法,要加強各種方法的結合使用,以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潤琴.積極倡導合作學習——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J].科學大眾,2010,(01).
[2]薛丹.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0,(09).
[3]趙金衛.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教育革新,2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