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履田
作業不僅是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工具,也是鞏固知識"形成良好學習態度的方式,更是教師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衡量標準。因此作業是每一門學科、每一位教師都十分注重的環節。初中英語教學中有著眾多的單詞和語法知識,如果不加以練習,很容易忘記,因此初中英語的家庭作業更是需要尤為注重的,教師應通過初中英語家庭作業的優化設計來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完成學習任務。
一、家庭作業應貼近學生生活,強調應用
長期以來,由于考試壓力等因素,家庭作業的設計過度注重了諸如語法、知識點、單詞、短語的考查,忽略了學生所接觸到的千姿百態的日常生活,逐步成為一種十分功利的應付考試的工具。這樣做顯然會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利于知識的建構以及社會人文精神、個人價值觀的整體構建。因此,教師在設計英語家庭作業的時候應當注重作業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強調應用,建立起適合學生的英語學習情境。英語的實踐性十分強,結合生活實際其實有很多的英語學習機會和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快樂地學習、練習英語,也讓英語家庭作業成為學生體驗、了解社會的一條途徑。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 8A Unit 5 Birdwatchers 的教學中,想讓學生達到了解幾種鳥類的英文名稱和基本特點的教學目標就可以把教學跟學生生活結合起來,在設計家庭作業的時候讓學生在網上觀看一段動物世界的動畫,讓學生假設在上學或回家的時候路過一片小樹林,見到幾種常見的鳥類,你們能把鳥的特征以及名稱都講出來嗎?這個作業設計以上學、放學為例子引起來學生的關注,讓學生通過特征表述以及名稱的確定來回憶英語學習內容,一些比較頭疼的單詞如 long-winged 翅膀長的,web-footed 蹼足的, long-pointed 尖頭的,在學生描述的需求中就自然地掌握了。
二、注意啟迪性
由建構主義看,教學需以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為出發點,以多種方式來喚起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與動機。而家庭作業是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實踐的一個有效途徑。所以,在設計英語家庭作業時,教師需注意啟迪性原則,指導學生基于原有知識去汲取新知。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英語家庭作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去深入學習與探究。所以,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時,需聯系學生原有知識與經驗,并以其為出發點,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使其在教師啟發下,把握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布置課后閱讀作業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三個層次來理解課文,即全文、段落、句子。第一、抓句子主干,以簡化難句、長句,亦或抓關鍵詞,以把握整句含義。第二、找段落中心句,讓學生學會發現細節性的信息,能夠迅速找出段落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地點、時間等細節。第三、理解全文。找出承上啟下的語句,理清各段落的關系,把握文章脈絡。亦或復述課文,能力較強的同學,還可依據文章內容來畫出段落關系圖,把各個段落的關鍵內容填入圖表中。這樣,將課后閱讀變為不同階段的學習,可以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同時也明確了作業要求,從而讓學生輕松地完成家庭作業。
三、突出家庭作業設計的應用屬性
教師在設計英語家庭作業時,一定要考慮得到學科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盡量讓家庭作業的素材能夠更加的貼近學生生活。英語家庭作業,不僅能夠對教材的生活性和實踐性知識進行充分挖掘,還要能夠在英語學科和生活之間搭建平臺。通過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能夠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英語的現實意義,體會到英語的應用價值。
四、家庭作業設計的過程兼顧初中生個體差異
教師在家庭作業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和習慣,這樣的差異是無法消除也無法避免的。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日常的觀察,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習慣、個性等。然后教師轉變傳統的家庭作業設計理念和思路,要讓學生成為作業的主人,努力設計出充滿活力并且開放的家庭作業,讓學生能夠通過做家庭作業,來釋放個性,滿足學生在情感和智能雙方面的發展需求。
五、重視互動性
在新課標下,提倡合作學習,這也是時代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有很多合作互動的機會,但是家庭作業在內容與作業形式上較為單一,缺乏互動性。因此,若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分發揮作業的功能,教師則需重視互動性原則,如讓學生在與同學、與父母等的合作互動中獲得知識。比如開展小組研究、家庭訪問、社會調查等活動。如學習 9A Unit 4 TV programmers 后,教師可讓學生與家長交流,調查他們喜歡觀看哪種電視節目,原因是什么等。如學習 8B Unit 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可讓學生小組合作,圍繞“International charities”這一主題,設計方案,進行社會調查等;亦或與不同實物之間的互動,比如飼養小動物,搞小發明、小制作、小實驗等;亦或與網絡等渠道的互動,以拓寬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能力。通過這些多樣化的作業形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互動機會,讓他們學會與人合作,培養交際能力。
六、家庭作業的設計也要注重實效
作業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核心任務其實是對課堂教學過程的一個補充,因而家庭作業在設計上要注重實效。家庭作業的設計要兼顧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重點的消化和難點的鞏固。例如,初中生在學習特殊疑問句的時候,對一些常用的疑問句往往會產生疑惑,比如 how often, how soon, how far, how long 等引導的疑問句。而中考中這又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點,學生也經常在這一考點上失分,所以在教學這一部分的內容時要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利用設計疑問的方式讓學生對這些特殊疑問詞的用法進行理解。這樣的英語家庭作業通過對知識點的強化,幫助學生區別容易混淆的內容,實效性強,讓學生的學習得到延伸。同時,這也能通過反饋發展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增長,促進師生整體和諧發展。
雖然我們現如今倡導素質教育,倡導為學生“減負”,但是并不意味著省去作業布置這一環節,因為作業對于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認識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依然要布置家庭作業,但是要優化作業設計,設計有層次性、趣味性、形式多樣的家庭作業,通過這些作業來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