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坤
探究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會到探究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探究式教學法的作用,就應該激發并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對物理學科高度關注的興趣。從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激發他們對更多物理知識的強烈需要,從而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具有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初中生正處于受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初中時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對后續學習非常重要。物理是一門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會使得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而探究式教學能夠大幅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自發地進行研究與思考,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思考的樂趣,更能增加學生對初中物理的興趣。在課堂內外,主動讓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不斷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培養學生對于初中物理的學習信心。初中生的學習信心與興趣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教師、家長的鼓勵,以及自己是否能夠收獲成果,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引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發現、自己研究、自己解決,從而收獲主動思考、自主探究的樂趣。
二、現階段初中物理運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探究式教學雖然已經得到教育專家的認同和重視,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
1、教師綜合素質不夠
當前,許多學校運用探究式教學的效果不佳,甚至棄用探究式教學,因而初中物理教學仍舊照本宣科,側重理論而忽視實踐,導致學生對初中物理的興趣不高,也體會不到學物理的用處。這是因為教師對于探究式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少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在接受新事物、運用新教學方式方面還不夠,缺乏實施的策略和技巧,那么學生自然也就無法領略到探究式教學的魅力。
2、探究教學流于形式
部分學校、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其能力的培養,導致探究式教學只停留在知識層面,忽視了探究過程的重要性,因而探究目的不夠明確。
此外,師生互動效果不理想,學生對于教師總有抵觸心理,尤其是初中生更為嚴重,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不夠重視,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聽,師生之間互動不夠,缺乏良好的互動氛圍。
三、增強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效果的具體策略
1、提高教師對探究式教學的認識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必須懂得探究式教學的真正目的,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教師要理解什么是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的意義與目的是什么,在課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知識背景及興趣愛好,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物理探索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和作用,結合實驗、多媒體、掛圖,以及教師的教學經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的主體意識。同時,還需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對探究式教學的認識。例如,在校內組織一個物理教師的探討小組,讓物理教師互相傳遞和研究探究式教學的最佳方法,分享教學經驗。在校外,可多組織教師觀摩最新的教學展示課,學習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對探究式教學的理解,讓探究式教學能夠更好地融入物理教學。
2、加強探究式教學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是探究式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探究式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認真組織課堂上需要講述的內容,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物理教學是學生探索新知識的過程,在課堂中,教師需要向學生提出探究內容,通過科學性的提問,激發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究和討論,從而在討論中收獲學習新知識、學會探究的樂趣,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
物理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探究的過程,物理學家都是發現問題后自主探究,直至解決問題。因此,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上,不單是一種讓學生學到知識的教學方法,更是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探索物理奧秘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要讓學生學好初中物理,就必須將探究式教學引入課堂。例如,學習“神奇的壓強”這一章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備好一些工具,如質量、形狀不同的幾何體,在課堂上請學生用手來感受不同質量和不同形狀物體與壓強之間的關系,同時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再結合書本上的內容為學生講述壓強與物體質量和接觸面積的關系。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又能鍛煉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創設情境,引疑引學
在物理課程中,學生自己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適時地巧妙地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教學情景中發生的現象進行質疑,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對課堂內容的探究中來。例如:在講解滑動摩擦力時,我設計了以歇后語:“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引出話題:為什么踩西瓜皮容易打滑?并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沒有摩擦我們人類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能否生存下去?組織學生討論,使學生認識到摩擦力的重要性,并產生探究摩擦力的欲望。再結合日常社會中有關滑動摩擦力的事例,使學生認識到探究摩擦力的大小有重要意義,自然導入了這節課探究的問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結語
探究式學習能夠讓學生主動地探索、發現和體驗,通過對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判斷出其中的含義,這恰好與物理學完美地達成一致。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真實情境中、探究活動中學習科學、體驗科學、應用科學,逐漸養成探究的意識,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如此必將對學生的終身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孫勇.淺析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2015,(7):223.
[2]尹立杰.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6):5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