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芝蘭
【內容摘要】記憶是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擺脫機械記憶的有效途徑是尋找有效的記憶方法。激活擴散模型是基于認知心理提出的一種基于語義聯系來促進記憶效果的模型,在實踐中可以發揮相應的作用。讓學生在掌握記憶技術的基礎上提高記憶品質,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初中英語 記憶 激活擴散模型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其關鍵之一在于記憶。經驗視角下,記憶可能就是常說的讀與背默等,但這樣的理解實際上已經造成了相當一部分學生感覺英語學習就是機械記憶,從而產生厭學心理。而由于路徑依賴的緣故,很多時候離開了這樣的策略,英語記憶就顯得舉步維艱。有沒有一種好一點的辦法來促進學生的記憶呢?筆者在認知心理學中尋找到“激活擴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這一理論,并進行了初步的嘗試。
一、激活擴散模型的基本內容及理解
激活擴散模型是基于英語語義聯系而形成的一種描述記憶的理論。其描述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進行記憶的原理是:當學生已經掌握的一個概念受到刺激并被激活之后,其可以向與之相聯系的其它概念擴散,而在擴散到另一個概念之后,如果這個概念也被激活,那就可以繼續擴散……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英語記憶的網絡。
激活擴散模型的運用關鍵在于激活與擴散,對于初中生的英語學習來說,激活與擴散恰恰是英語學習的兩個關鍵,或者說是兩個英語學習能力培養的著力點。由于傳統機械記憶的影響,學生的詞匯記憶常常是缺乏激活與擴散的意識的,記得筆者在一次七年級英語教學之初,在Unit 2 Let's play sports!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a、e、i、o、u等元音字母,筆者結合教材向學生呈現cap / cat / dad / man / map;desk / egg / pen / red / yes;big / city / him / sit / with;box / dog / long / not / stop;but / cup / duck / run / sun等系列詞匯,但學生幾乎沒有一個能夠基于其中的共同元音字母進行記憶的,這說明學生的激活與擴散意識確實較弱。而在筆者指導他們就其中的某一個元音去同時記憶相應的一組詞匯時,他們記憶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這說明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運用激活擴散模型是可行的。
二、利用激活擴散模型促進英語記憶
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中,激活擴散模型應當在什么時候運用,又應當如何運用呢?筆者以為可以分成兩個層次:
一是起步層次。起步的時候,還是需要結合一些具體的實例進行細致的指導的,因為在初中英語學習之初,像這種可以基于語義而發散的情形不是那么明顯,學生即使能夠激活某個詞匯、短語或典型句子,也未必能夠進行有效擴散。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結合具體實例進行指導。比如說上面所舉的例子中,元音字母是學生熟悉的,相應的詞匯也是學生熟悉的,這個時候就是實施激活擴散模型教學的機會。教師可以明確告知學生,對于某一個元音的關注,就是在激活自己已有的英語知識,而由這個元音向相應的詞匯擴散,就是一種以該元音意義為核心的擴散。
二是熟悉層次。在學生相對熟悉激活擴散的模型運用之后,就可以基于一些陌生的事例去促進學生的有效記憶了。如到了其后的Unit 5 Let's celebrate! 的教學中,在重要單詞的詞形變化中筆者確定了收音機、照片、不同的、演出等重點詞匯,讓學生能夠對radio-radios / photo-photos / different / show等進行有效的記憶;同時確定了關于慶祝新年的幾個重點句子。這里筆者引導學生運用激活擴散模型:首先,根據自己乘車聽收音機的情境,激活“收音機”這一詞匯,然后想象從收音機里聽到關于“中國新年”的內容,于是想到了看到了新年拍攝的“照片”與慶祝“演出”(事實上這里有經驗的同行還可以借助于思維導圖將這些詞匯聯系起來),有了這種基于語義的思維聯系,學生不但可以掌握上面的重點詞匯,還可以更順利地記住相關重要的句子,如The Chinese people here always have a party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 There are lots of interesting things at the party.等。
激活擴散模型貴在激活,重在擴散。只要幫學生或者引導學生自己尋找到激活的關鍵概念,并基于語義聯系進行擴散,一般就可以依之促進有效記憶。
三、讓學生形成默會的英語記憶技術
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追求的境界之一,就是讓學生自主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的記憶技術,而不是統一要求學生機械記憶。激活擴散模型操作簡單,對于英語知識記憶(尤其是詞匯記憶)有特別好的效果,且在這樣的記憶方式作用之下,可以幫學生形成良好的記憶品質,這種記憶品質遷移到短語、句子的記憶中,也是很有益處的。
從這個角度講,讓學生掌握至少一項記憶技術是必要的。嚴格來說,激活擴散模型是基于學生的認知心理而建立起的一個記憶模型,對于教師來說對其研究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學術化(當然也離不開經驗支撐),但教師的研究成果在學生學習中實現時,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技術化處理,如此模型的運用,只有學生在掌握了激活、擴散的技術之后,才能更好地內化這一模型的思想,從而形成適合于自己的記憶技術。
事實證明,這種立足記憶技術、形成記憶品質的教學途徑,是適合初中生英語學習的。
【參考文獻】
[1] 任偉. 基于激活擴散模型的英語詞匯學習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3(9):13-15.
[2] 熊永紅、黃元龍. 激活擴散模型與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常規關系建構[J]. 外語教學,2011(4):61-64.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高新區實驗初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