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輝
摘要:作文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動的個性的重要陣地。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勤于思考,追求創新,久而久之,就能開拓學生的思路,打開創新的大門,收到應有的效果。
關鍵詞:創新;求新;喜新;出新;思新
蘇東坡曾說:“文章最忌隨人后”。作文是思維成果的展示,作文創新首先是思維要創新。作文思維創新,能使文章思想獨到、新穎而深刻。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高智能活動。它具有一般思維的性質,又具有獨創性、突破性和新穎性。這正是我們作文所必備的。培養學生作文創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命題創新
二、思路求新
突破思維定勢,對同一問題探究不同的甚至奇異答案的思維方法,對于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創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學中常有這樣的情況,學生看到一個作文題,往往就想讓我給讀范文,這種依賴源于小學習作習慣,這種消極思維嚴重束縛了人的獨創性,人云亦云,寫出的文章缺少個性,缺少新意。這時我采用方式是引導學生圍繞文題多角度、多側面的思考,深入挖掘題目的含義,從而使學生獨辟蹊徑,寫出有新意、寫出有創見性的文章。例如文章開頭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1、設置具體場景。在記敘文、散文的寫作中,環境、情節描寫必不可少。環境描寫既可以渲染氣氛,又可以襯托人物、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如果在文章開頭先進行一段簡潔場景、情節的描寫,就能為故事提供一個背景,將讀者帶到一個特定的故事氛圍中,起到引人入勝的作用。
2、制造矛盾沖突。寫記敘文時,在開頭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開故事情節才能吸引人。開頭可以跳出常規“順敘”的思維,制造一個矛盾沖突,迅速抓住讀者的心,在文章開頭即向讀者展現事件的矛盾焦點,能增強文章的曲折性和可讀性。
3、善于旁征博引。引用法是一種很常見的文章開頭法。文章開頭在不偏離主題的情況下,可引用名人名言、詩歌、古語、諺語、對聯等,還可以引用歌曲中的歌詞,以便引出下文的敘事抒情。這樣的開頭不僅容易喚起讀者的共鳴,而且還可增加文章的文采,一舉兩得。
三、材料喜新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茖W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需要新穎的材料作基礎。那么,生活就是我們作文材料取之不盡的源泉,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收集、整理材料,進而發揮想象能力,準確運用到習作中。語文平時教學讓學生積累很重要,要讓學生善于發現、善于收集,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從初一開始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認真摘抄,定時定量完成一些小練筆,適當時還要背誦好文章、好語句,只有做到踏實儲備,寫作材料才會出新。
四、體裁出新
美的事物應當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一篇作文僅僅有美好的內容而缺少形式的美觀,仍然不能稱作美文。在歷年中考中,都會出現許多體裁新穎的作文。比如:有寫寓言故事的,有寫書信體的,有寫日記體的等等,形式的創新確實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千篇作文中,如果有一篇體裁新穎的作文,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心情一爽。平時習作鼓勵學生要嘗試用新體裁寫作,只有嘗試過才會更有信心。
五、語言思新
語言是文章的載體,文章要有新意,所運用的語言也必須具有個性。語言創新可以從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意蘊深厚方面下功夫。詞語的靈活搭配更需要大打破常規,大膽想象,敢于創新,這樣可就以把靜態的事物寫活,把動態的事物寫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物寫得形象動人。句式靈活常常表現為長句與短句、整句與散句等多種形式的靈活安排。修辭可使文章語言有色彩,比喻可以化深奧為淺顯,化平淡為生動。用排比可以擴大表達的容量,形成磅礴的氣勢。好的作文還善于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借此展示自己的積累,增強文章的辭采。
創新是一個民族不竭的動力。作文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動的個性的重要陣地。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勤于思考,追求創新,久而久之,就能開拓學生的思路,打開創新的大門,收到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鞠玉翠 走進教師的生活世界——教師個人實踐理論的敘事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