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芝
如何保證數學家庭作業的有效性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現實問題。學生課業負擔較重也成為教育的熱門話題。那么如何提升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呢?
1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特點
1.1數學家庭作業方式多樣,能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傳統的數學家庭作業,就是套用教師上課所講的公式,把題解答出來便完事。這會使得許多上課已經聽懂課本知識內容的學生課后做家庭作業不會動腦子,機械化的學習。而對于課堂上沒有聽懂教師講課內容的學生,便會覺得家庭作業做起來很困難,摸不著頭腦。這是兩種普遍見到而且很不好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數學家庭作業方式單一,讓學生沒有興趣甚至厭倦家庭作業。倘若不再如此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明確不再是只有一種方法來完成作業,那么學生將會好奇會用什么方式寫作業,也會抱著嘗試的心態去寫作業,在嘗試的時候,就會不停的探索和發現新的東西,就會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對數學家庭作業也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1.2數學家庭作業多元化,能開闊學生的思維
所謂數學家庭作業多元化,就是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留給學生家庭作業。不再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乘法口訣表,強行將知識點塞進學生的大腦里。很多孩子背公式非常痛苦,家庭作業完成的質量也不高。倘若不再強行要求學生背下來公式,而是讓他們去推敲公式,寫出自己的想法。那么這時學生就會打開他們的思維,會有許多新的發現,也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在發現和探究新問題時,學生的思維得到解放,不再是毫無自己的思想而是被動地去學習。
1.3多元化設計數學家庭作業,可以更好地解決學生個體能力差異的問題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人。人生來就會和別人存在許多不同的地方。一個班級里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也是必然的。如果只是用一種方式去設計數學家庭作業,那么就會有一些學生適應,但有些學生會不太適合。多元化的設計數學家庭作業,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也能更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完成家庭作業,也會讓學生做起來得心應手,完成作業的質量更高。
2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多元化設計的方法建議
2.1教師布置作小調查形式的家庭作業
平時學生都是在書上看到相關的科學家做得各種調查研究,直接去用科學家們得出的結論。只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教師在講新課之前,可以先把這節課要教的結論當作一個問題的形式,讓學生課后去作調查。比如:五六年級的數學家庭作業,問題假設是:人口增長率的高低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力大嗎?學生可以課后搜集相關資料,觀察每個國家人口增長率是多少?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處于什么階段?讓學生自己去做一個調查并記錄,把自己得到的結論告訴老師和同學,這不僅讓學生覺得很有成就感,也會覺得很踏實,知識點不再生硬,容易記憶。
2.2教師布置做手工類形式的家庭作業
在歐洲國家,他們的小學生的課后作業與中國大相徑庭,放學以后女孩就在學織毛衣等等手工之類的事情,男孩則去作修理機器的事情,這就是他們的家庭作業。工業革命以后,西方國家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的發展必然離不開文化的發展。教育事業的發展對國家的文化發展息息相關。我們若能學習西方國家這些好的教育教學方式,也必然拉動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比如:低年級的學生,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做一些手工,用紙張和剪刀,剪出一些形狀的動物,花草,水果等等,然后把這些手工作品運用到課堂上,計算加減法的運算等等。學生看到自己親手做的東西拿出來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內心都會覺得高興。課堂學習氛圍也會隨之變濃,在相對輕松愉悅的環境條件下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也接學到了東西。
3注重作業內容的多元化,多維度訓練學生思維
3.1加強數學問題的生活化特點。理論和實踐并重視數學教學體系的一個核心思想,小學數學的學習力求將這二者更好地結合,使之服務于學生的知識體系建構,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使數學知識不再是抽象晦澀的,而是生活化的。因此,在家庭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教師更要注重生活化情景的再現和相關知識的結合來深化數學知識的生活化特點。
3.2加強數學作業的綜合性。同時,在作業的設計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創新性和知識的融合,使數學作業更趨于內容的綜合型。比如,在進行《量一量,比一比》這一課的作業設計時,教師可以結合之前的長度測量和數量概念進行題目的設計,讓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可以對之前的知識進行活用和鞏固。
4注重作業形式的多元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1關注家庭作業完成主體的多元化。通常而言,家庭作業都是需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的,這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可以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強化知識的理解,但這一模式并未很好的體現新課標改革中所要求的合作和互動,因此教師在家庭作業設計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和家長、同學、老師進行適當地互動和討論。
4.2關注家庭作業完成效果的多元化。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仍是以例題和典型題型的講解和融會貫通為主,作業中難免會有一些模仿例題的練習內容,如果學生的家庭作業只是偏向于這類內容的設計遠遠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前提下,應該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題型,讓學生在自主完成過程中發散思維,努力培養創新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
5注重作業類別的多元化,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
5.1作業要求層次化。由于學生具有層次和接受程度上的差異性,因此對于不同的學生,其作業也應有不同的側重點,基礎好的學生應該有所提升和升華,基礎較差的學生應該強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5.2作業內容自選化。家庭作業的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家庭環境和個人興趣方向等諸多方面,因此在作業設計中可以為學生提供選擇項,讓他們自選練習方向,在完成基本任務的前提下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在差異性作業的完成中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小學數學的家庭作業設計對于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綜合發展和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應該注重多元化和綜合性作業內容的結合,使作業的設計適用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哈里斯·庫帕,王建軍,林明.美國中小學生家庭作業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5,06.
[2]李敬.“超市型”作業的實踐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