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教學的方式豐富多樣,但更多的老師為了備課方便,忍使用原始的純理論教學,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不負責任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能力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最關鍵的還是要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激發其學習興趣,讓他們將親身經歷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式并進行解釋與應用,同時又把已學數學知識融入生活當中去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增強自身對生活的認知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生活化導入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導入是尤為重要的一環節,教師一旦在導入環節,能夠采取生活化導入教學,將有助于課堂后續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深入了解課堂教學內容,選取符合教學內容的生活案例,諸如教師在教學操作題時,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多動手,教師就采取學生動手操作導入法[1]。諸如教學《角平分線》時,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畫角的平分線,大多數學生采取的方式是利用量角器進行角的測量,從而確定平分線。在此基礎上,數學教師需要提出問題,一旦在畫平分線沒有量角器,應該如何確定角平分線。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有的學生會根據三角形的性質(底邊中線為頂角的平分線);還有的學生會利用圓規畫圓,從而確定角的平分線。這樣的導入方式,不僅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能夠讓學生掌握較多的方法,最為主要的是這種導入方式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
二、注重知識生活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各方面實際情況,將數學知識生活化,激活課堂氛圍,促使他們逐漸產生對數學學科的自我認知感,積極、主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確保教學目標順利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不同直線的三點確定”一課教學為例,在講解相關知識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關于“破鏡重圓”的故事,或開展相關的游戲活動,或借助問題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主動思考和“圓”相關的問題,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概念知識,有效突破本節課教學重點與難點,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以“方程或不等式”為例,在講解相關知識中,教師可以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借助相關的事例,引導學生比較數量或者大小關系。在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借助“方程或者不等式”去探討、解決生活中相關數學問題,逐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充分挖掘教材,組織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生活中充滿數學思想,也可以說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現有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組織學生把理論知識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內容,從而加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如,在教學“平行與相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案例,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小區里面的兩棟樓之間是平行的,永遠不會相交;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兩條東西的街道是平行的,東西的街道與南北的街道是相交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某條街與某條路的交叉口,這個交叉口就是它們的交點等等。學生所敘述的就是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對單純的“平行、相交”的理論概念并不理解,但是通過這樣的形式,理解起來也會更容易一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保證學生對知識有一個很好的理解。
四、注重數學實踐,在實踐中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有機結合
數學的邏輯性較強,也比較嚴謹,如果教師只是把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那么教學效率肯定很低,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也很難解決。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實踐教學,也就是提出一些現實的題目讓學生來解決。如,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教師可以設計幾道生活化的題目來讓學生解決,例如,已知小明家離學校的距離是x千米,比小紅恰好近5千米,比小玲遠3千米,小紅家離學校的距離不超過17千米,小玲家離學校的距離大于3千米,那么問小明家離學校的距離有多遠。這種利用實際生活中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來設計題目,有效地把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相結合,而且引發了學生的思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題目時可以設計生活化的題目,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五、轉變作業布置方式,促使數學作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
在最后,有效轉變應試教育落后教學思想下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初中教師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的設計方式和作業內容,也是能夠幫助其全面實現數學科目相關知識內容教育教學工作生活化的有效途徑之一。數學作業的預留和設計是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功夫課堂上學習過的知識內容的有效方式,學生課下作業的完成情況的好壞有時能夠直接體現出其數學綜合學習能力以及相關知識內容的掌握水平。比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過初中“相似三角形”相關章節的知識內容以后,就可以布置學生在課下的生活實際當中尋找自己身邊相似的三角形。也可以通過設定一定標準的相似比例,讓學生繪制與之相對應的相似三角形的幾何圖形。通過在生活實際中找尋相似三角形繪制指定的三角形狀,學生能夠成為在相似三角形知識內容學習過程當中的學習主體。
隨著近幾年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初中數學教學也越來越追求教學的生活化,注重構建一個具有實踐性、情境性、生活性的教學課堂,同時也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今天我們就初中數學如何實現生活化教育進行了討論,希望能夠對各位數學教師有所幫助。相信我們的教學能夠與實際聯系得越來越緊密,真正做到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參考文獻:
[1]張芹靜.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點點嘗試[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聲卷2)[C],2015.
[2]宋光福.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施初探[A].2016年6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3]王雅琦.高中英語學習生活化研究[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