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從伶+王萌+朱其太
從江蘇連云港檢驗檢疫局獲悉,2017年7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專家考核組對連云港灌南縣申報的國家級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實施現場考核。經過對申報資料的檢查驗證、食用菌生產和加工等現場考核,考核組對該國家級示范區創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據介紹,該示范區位于連云港市灌南縣現代農業園區內,進區企業共有43家食用菌企業,年產值達30億元,通過吸收就業每年為周邊農民增收3.5億元。2015年9月起,灌南縣著手創建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并與江蘇連云港檢驗檢疫局簽署三方共建協議。示范區在體制改革、科技創新、產業帶動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走出一條政府推動、龍頭拉動、市場驅動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
灌南縣委、縣政府把發展食用菌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
構,實施強縣富民工程的支柱產業來培植,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經營和小農業與大市場對接。一是科學區域規劃,致力可持續發展。示范區規劃核心區和拓展區兩個層次不同又緊密相連的區域,建成以食用菌為核心,經濟、社會、環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灌南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注入更為強勁的動力。二是導向選準產業,政策引導形成集聚。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相關鼓勵扶持政策措施,對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給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在土地流轉等方面給予優惠,在信貸、資金上給予傾斜,同時在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投入。三是以示范區為載體,形成強力科技支撐。縣政府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組建“食用菌產業研究院”,建設集菌種研發、種植模式推廣、質量檢測、技術服務與培訓為一體的質量管理體系。扶持多家企業建立檢測研發中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保持合作,引進或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為企業搭建科研合作平臺。在此基礎上建設蘇北唯一一家菇菌文化展覽館,從菇菌生活史、營養、古代菇菌文化等多個方面介紹相關知識。文化館先后接待參觀學習人數超過2萬人,有效提升產業文化內涵、履行社會責任。
考核組對灌南縣創建工作提出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國內外標準法規的收集和研究,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監控項目進行動態調整,以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深入開展食用菌疫病疫情防控科研力度,在控制雜菌方面取得突破。同時,從原輔料監控方面進一步完善示范區質量管理體系,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持續提高示范區質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