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寧+李坤+朱其太
從江蘇連云港檢驗檢疫局對外發布的消息中獲悉,2017年上半年,連云港口岸共進口大豆201萬噸、貨值超86億元,同比增長22.5%和104.1%。據統計,2017年連云港口岸進口的大豆全部為轉基因大豆,主要來自美國和巴西。
據檢驗檢疫專業人士分析,2017年進口大豆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作為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農產品,大豆的市場需求逐漸增大;二是國內榨油行業發展迅猛,轉基因大豆相較于非轉基因大豆含油率高,自然受到榨油企業的熱捧;三是國外大豆種植機械化程度高,而且轉基因大豆的成本較國內非轉基因大豆低,在價格上比國內大豆每噸便宜1000元左右,有價格優勢;四是在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下,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家在政策上向玉米水稻有一定傾斜,國內大豆產量降低,導致大豆市場缺口進一步加大,進口大豆成為很多榨油企業的選擇。
2013年以來,連云港口岸進口大豆總體呈現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連云港口岸大豆進口總量和批次穩中有升,這主要得益于連云港口岸較為完善的海運陸運交通體系,對中西部地區的輻射能力強,陸橋沿線企業到連云港口岸進口大豆更加節省運費。
隨著進口大豆船次的增加,大豆的短重風險和攜帶疫情風險也與日俱增,這對檢驗檢疫部門立足法檢責任,維護國際貿易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保障進口大豆質量安全,連云港檢驗檢疫局出臺并有效實施了多項安全措施。首先是對進口大豆實行了全天候“零待時”檢驗檢疫服務,并與陸橋沿線檢驗檢疫局建立進口糧食聯合監管防疫體系,提升了通關效率;其次,該局認真貫徹質檢總局專項檢查的具體要求,開展“口岸天平”行動,建立重點貨物風險預警機制的重點布防,嚴格打擊“缺斤少兩”的貿易欺詐行為,并利用技術優勢為國內貿易企業做好后續追償服務。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連云港口岸共查處大豆短重案例16例,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超200萬元,有力維護了我國大豆加工企業的合法權益和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