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嶺雪山腳下到鼓浪嶼看海

“他們挺實在的,透明度高,專業性強,對我們縣學生和教師幫助很大。我覺得他們確實關心農村貧窮學生,有教育情懷,不像有的教育機構一心為了掙錢。明年,夢想中心教室將覆蓋全縣31所學校?!闭勂鹕虾U鎼蹓粝虢逃?,大邑縣教育局副局長鄒明宏如此評價。經公益同行的引介,大邑縣在2011年與真愛夢想結緣。當年8月,蘇家學校建成第一間夢想中心,之后學生、教師及家長反饋不錯,于是漸次擴展到眼下的24所學校。當然,一地教育生態的改善,師生精神面貌的改觀,是一個緩慢成長的過程,這是教育的內在規律,需要耐心,更需要各方有識之士的接力襄助。

設計師吳宏宇認為,夢想中心是為傳播文明而生的,它的使命是縮短山村孩子和城里同齡人在觀念意識、眼界見識層面的差距學校的職責是引導兒童投入人類的集體智慧中去。具有雙刃劍性質的科技當然包括在內,重點是教會學生使用,并導向有利的一面。
當下中國中西部農村的一個普遍現象是,父母一輩東奔西走,仍很難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如親情陪伴、精良的文化讀物、現代文明新科技、好習慣養成的指導等。
大邑縣韓場學校蔡國勛校長給記者概述了自己學校的情況:九年制鄉校,學生里外地戶籍占七成,留守超過四成,父母文化程度低,使得學生眼界窄,見識少;教師層面,缺十幾個編制,藝術音樂美術體育心理健康等科目缺少專業老師,且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35歲至45歲這個黃金年齡段的只有10%,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常?!疤油背擎偂S谑?,老齡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嚴重,年輕教師缺經驗,職業規劃不穩定。至于提供豐富的校本課程,就很難提上日程了。
這種情況下,蔡國勛看到農村學生的一些共通特征:自私、不自信、缺乏主見、創新能力和想象力不足等。
如何讓學生從貧窮、閉塞中增長見識,如何從強調被動、服從和一致性的課堂中發現學校生活的樂趣,這是個挑戰。
而夢想中心,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決之道。
夢想中心設計師吳宏宇認為,夢想中心是為傳播文明而生的,它的使命是縮短山村孩子和城里同齡人在觀念意識、眼界見識層面的差距。于是,我們看到他設計的夢想中心,是閱讀空間,也是游戲空間,充滿異于傳統教室的自由:墻面和燈光是暖色調的,孩子們可“放肆”地看課外書,家居設計是可移動、拆卸的,墻面上沒有“不準、嚴禁”等字眼,空氣流通,窗明幾凈,散發出“清潔、禮貌、相互尊重”的氣質。
當王者榮耀“禍害”小學生引發媒體批評時,有多少人意識到這種“沉迷”的“特權”是分階層的?夢想中心選址通常是欠發達的農村,有的孩子生平第一次接觸平板、電腦等現代文明新科技,就是在夢想中心。若憂慮山區學校的小孩子打王者榮耀上癮,這絕對是個笑話。
如何使學生適應不斷變化、不斷成長的文明?杜威說過,學校的職責是引導兒童投入人類的集體智慧中去。具有雙刃劍性質的科技當然包括在內,重點是教會學生使用,并導向有利的一面。夢想課程中就有用Google Earth的瀏覽器,看大海、草原、高山、湖泊等,看BBC的節目,阿里巴巴的網商課等,地域的局限被科技文明突破了。
在夢想中心的課堂上,沒有考試、沒有標準答案、沒有規定,孩子們停止“記憶”開始想,暢所欲言。在這里,孩子們被期望是快樂的,大聲的,無畏的,自然的……
改變,像光影移動,在孩子們和老師們身上悄然顯現。
大邑縣銀都學校語文老師劉春梅,主講夢想課程已經三年了。她告訴記者,自己讀小學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剛從教時,站在講臺上手心發汗,手忙腳亂地把備課的準備講完,很難從容不迫地對授課進行即興的聯想和擴展……反觀現在的她,去外地培訓其他夢想教師,一點都不怯場。
劉春梅的女兒車轔轔很活潑,聊天時直視記者,表達清晰簡潔。連續兩個暑假,她都跟著母親,作為“小志愿者”參加真愛夢想的暑期培訓。站在貴州山村學校的講臺上,她能流暢、完整地講一段話。劉春梅告訴記者,在此之前,女兒也是很膽怯的,鍛煉的次數多了,就成長為現在這樣了。
對于未來,易經講“初難知,上易知”,小孩子的前途最寶貴,可塑性和可能性很寬。但前一二十年的奠基,卻異常重要。
《哈姆雷特》里,雷歐提斯曾這樣告訴奧菲利亞:“一個人新月般逐漸飽滿的成長過程,不僅是肌肉和體格的成長,而且隨著身體的發展,精神和心靈也同時擴大。”為了這種擴大,真愛夢想團隊研發了許多課程,囊括財商、環保節能、德育藝體、科技創新等領域,盡可能給孩子們提供多元的養分。
美國的詹姆斯·布萊恩特·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 1893—1978)曾主張,“教育一個人的宗旨在于使他能生存于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闭鎼蹓粝胝n程中的《去遠方》,提供機會使山區的孩子橫穿千里,感受祖國的遼闊、地貌的差別,去不一樣的地方,吃不一樣的美食,看不一樣的風景,因此深受各個地區孩子們的喜愛。
簡單地講,這個課程就是由初中階段的孩子們,三五個一組,撰寫詳細的旅行計劃,需包括下列要點:目的地城市的選擇及原因、旅行主題的概述、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以及具體的財務開支,主要是衣食住行、攜帶哪些物件和藥品,對突發事件的提前預測,人身安全及防騙注意事項等。財務開支中專門留了一小部分,給同學們買紀念品。
詳細的方案上報給真愛夢想后,與全國所有真愛夢想校點提交的競爭方案一起比拼,經過篩選,脫穎而出的才能獲得1.2萬元的項目資助款。
去年8月份,大邑縣韓場學校又一次獲得了去遠方的機會,劉佳老師帶隊領著四名學生去了趟廈門,為期五天。下面就來看看她們的途中記錄:
“去遠方之第一天——人在囧途。剛到成都火車站檢票口就被告知由于水災我們這趟車次停運了,于是大家到一家快餐店坐下來調整計劃……新方案是坐高鐵到重慶再轉乘去廈門,我們第一次坐了地鐵和高鐵,到了山城,第一頓吃的是火鍋,最后終于坐上了去廈門的動車,真的是一波三折像坐過山車一樣,感受了不一樣的旅行,不一樣的突發狀況怎么冷靜有效地處理問題……一帆風順的旅途讓人安心,但這樣有點小坎坷的經歷卻會令人成長,讓我們更能領會到旅行的意義……”
“經歷14個小時的奔波,終于到達了廈門。一出車站,迎面而來的是清涼的海風,不一樣的植物……人真奇妙,當我們想到不遠處就有海,有一棵棵椰樹,有熱情的當地人,我們奔波的勞累,也不怎么覺得了……”
帶隊老師劉佳告訴記者,全程她不是保姆,而是一個隱身人,放手讓孩子們體驗挫折和新鮮,她們學會了主動尋求陌生人的幫助。這些西部山區的孩子,第一次坐地鐵時,居然不會使用自助買票系統,趕公交車時,居然看錯了路牌,坐了相反的方向,于是下車重新到路對面換乘。

韓場學校夢想教師劉佳到福建開展夢想教師1.0培訓
到了新的城市,孩子們第一站會去當地的最高學府參觀,廈門大學的美是出了名的,芙蓉隧道的涂鴉,湖面的黑天鵝,和煦陽光下的操場,以及遠處海浪的聲音,在這些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了什么,很難說清楚,但其中肯定有對美好的渴望,有改變的念頭,有蓬勃的自信,以及溫暖一輩子的回憶。
她們騎著自行車,在環島路上灑下青春的歡笑和飛奔的身影,到曾厝垵買紀念品,帶上海沙和海邊撿的貝殼,以及美麗的照片,回到大邑送給沒有機會來的小伙伴們。
劉佳老師一直跟在后面,她拍了孩子們各種各樣的背影。她的旅行散記中寫道:“有時稍稍放一下手,真的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忍一時,即使犯錯誤也和她們一起度過,過后一起反思,一起解決問題,去遠方不是一時的旅行,不是一時的快樂,而是以后,一輩子的旅行,學會適當的放手,做孩子們最好的助手,做孩子們的引導員,才是去遠方真正的意義,孩子們才會在旅行過后,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面對不一樣的挑戰,不一樣的旅行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就會有不一樣的面對。讓她們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
這樣的旅行,符合杜威的教育理念:擴大兒童對周圍世界的了解,使學校(教育)成為一種積極的社會生活的真正形式,而不是脫離生活的學習場所。
美國作家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寫了一個向往“遠方”的故事。在女主的心里,只要離開自己待膩的家,去夢寐以求的“巴黎”生活,死氣沉沉的現狀和灰暗的人生就能得到拯救……
當然,小說里的“巴黎”,可以解讀為夢想的代名詞。去遠方,追夢,自我實現,正是活著的意義之一。
李依梅才參加完中考,她去年去了廈門,聊起大學夢,她的眼光亮了起來,抬頭看著遠處,說:“我想出川,去沿海的城市念大學。”
教育能做的,不就是給孩子希望,以及實現的可能性、動力和途徑嗎?
從投資來講,熱錢從實業流往金融,這是商界的視覺和智慧,但對于一個國家,最好的投資,或許就是人才的培養。
真愛夢想的發心,就是幫助自助者。學習可以導致繁榮,愚昧造成貧困,這是顯而易見的。自求上進的人,會使幫助他的人產生一種樂觀。期望“功不唐捐”,是人之常情,就教育公益來講,看到小孩子成長,命運改變,這是一種極大的幸福。
具體到真愛夢想的實踐,起初幾年,單項全款資助有意向的學校建夢想中心,但隨著學校及教育局的需求越來越旺,出現了學校與教育局愿意配資的現象。于是2014年開始,學校及教育局配資夢想中心建設一半的費用,用于教室裝修、購置圖書、線下培訓等。
大邑縣教育局和各個校點的領導們對此很理解并支持。何靜,大邑縣銀都學校的副校長,夢想教練計劃領隊之一,唐天霖、劉春梅是該校的夢想種子教師。三年的參與,她們多次去其他省份參加線下的培訓,后來開始擔當線上線下的講課,跟全國各地的老師相互切磋、學習。
5月份時,她們去了蘇州給全國其他學校的老師上培訓課,這讓她們很忐忑、新鮮,也有點小小的自豪,在她們看來,自己是偏遠地區的農村教師,去給東部的城市教師講課,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
還有一個問題被反映了出來,真愛夢想每年都會擇地舉辦線下培訓,但因為財力所限,只能給教師們提供一定數額的路費(通常是火車臥鋪價)。譬如在東北的一個省會城市舉辦培訓,如果西部山區的鄉村老師要去參加,就需要自掏腰包補貼一部分路費(如乘飛機),而農村教師待遇本身不高,但想要參與實地培訓提升自己的愿望很強烈,這個時候,領導的支持就顯得尤其必要。
在大邑,不管是銀都學校的何靜校長,還是韓場學校蔡國勛校長,都很鼓勵老師們去參訓。因為不是體制內的培訓,這部分教師自掏腰包的路費,報銷不容易,但學校還是盡量予以解決。
對這個問題,大邑縣教育局鄒明宏副局長沒有遲疑,手一揮道:“培訓這塊,我們教育局盡量配合各個校長,不能為了小錢而耽誤了教師們的成長,這種節骨眼的吝嗇,是對基層教育的破壞,最終受損失的將是這些農村孩子們?!?/p>
為了調動教師積極性,真愛夢想借鑒了“銀行積分兌換”的做法,每個教師都有一個夢想積分賬戶,靠自己的教學行為來兌換積分,如上一堂課兌換300積分,組織活動、征文供稿、志愿服務、線上活動等都能積若干分,獎勵有很多,如現金、平板電腦、雨傘、本子等,最寶貴的要數各種專項培訓機會。
如韓場學校的謝蓉老師,已經換了兩個平板電腦,不過她表示,以后要瞄準培訓機會了。劉佳老師持同樣的觀點:“物質的獎勵不重要,我們建議老師們以后盡可能兌換培訓機會,這對老師們的幫助更大,孩子們也會從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