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檢察改革
2.0升級版
施薦軒 曉今
人員分類管理進一步優化,各類人員實現“人崗適配、各盡其能”;檢察官員額制進一步深化,員額配置實現“人隨案流、動態平衡”;司法責任進一步壓實,檢察官辦案實現“充分行權、權責明晰”;檢察權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內設機構與辦案組織實現“無縫銜接、高效運轉”;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速,人工智能與檢察工作實現“深度融合、智能輔助”,司法辦案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得到明顯提升……
這是繼司法改革1.0 版基本形成、中央部署的四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的基礎上,上海檢察擬用3年左右時間打造的檢察改革2.0升級版的要求。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上的講話中所說:
司法責任制改革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石,是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必由之路,對提高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
員額管理優化升級
為解決目前存在的單位之間、部門之間檢察官員額分布尚不均衡、人均辦案量失衡等問題,構建全市統一開放的檢察官遴選調配平臺,形成“人隨案流”的員額動態平衡機制,可以說,是上海檢察升級版改革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推動檢察官崗位設置規范化科學化,實現院內“人崗匹配”。一是“以案定崗”。全市三級院根據辦案量重新測算核定檢察官崗位,制定檢察官崗位設置清單和崗位說明書,實行“一崗一表”;二是 “先選崗、再入額”。對新入額的檢察官嚴格實行先確定崗位再遴選入額,杜絕“因人設崗”“人崗錯位”等情況;三是持續推動“回歸一線”。探索建立員額再優化機制,引導二三線業務部門檢察官向一線業務部門有序流動。目前,全市近80%的入額檢察官都配置在基層院辦案一線,偵監、公訴等主要業務部門檢察官比例上升了13%。
其次,推動檢察官員額管理精細化,實現院際“動態平衡”。一是實行員額管理“一院一策”。如在2017年入額遴選中,對青浦、奉賢等人均辦案量較大的郊區基層院適當增加名額,對人均辦案量相對少的中心城區基層院嚴格控制名額;二是建立“跨院遴選”新機制,實現檢察官“上下流動”。2016年有6名檢察官實現了跨院遴選入額。
同時,推動面向社會公開選拔檢察官制度化,實現法律人才“良性流動”。建立從律師和法學專家中公開選拔高級檢察官工作制度。
責任制落實深化升級
為解決目前部分院存在的授權不行權、辦案機制不匹配等問題,持續推進辦案責任制的深化落實,努力構建更加規范高效的檢察權運行機制。2.0版檢察改革,要求在2015年版檢察官權力清單基礎上,更新升級“檢察官權力清單”,持續向一線檢察官授權,確保辦案權責明晰化。
目前,全市各級院檢察官可獨立決定的職權共141項,檢察官或主任檢察官決定、但需提請檢察長審核的職權共66項。2016年以來,各級院刑檢部門檢察官獨立作出處理決定的案件占比82%,檢委會討論決定的案件同比下降11.5%。
同時,優化內設機構設置,推動組織架構科學化。力求內設機構調整設置與辦案組織建設無縫銜接,科學界定內設機構的職能定位,突出內設機構的業務管理屬性,主要體現在案件協調、重大案件辦案組織的設立等。同時,強化內設機構的黨組織建設。
2017年3月28日,上海市檢察機關在浦東等基層院探索設立了以優秀檢察官姓名命名的檢察官辦公室,作為深化完善檢察辦案組織的具體形式,系全國檢察機關首創。命名檢察官將實行任期制,同時建立退出機制。這些通過加大辦案授權力度,減少業務審核層級的改革,將進一步凸顯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強化司法責任,提升了檢察官的職業尊榮感和社會知曉度。
“加強檢察長辦案力度,落實入額領導辦案常態化”無疑是員額改革的一大亮點,被稱為是“角色的回歸”。制度是有板有眼的:一是制定入額領導干部辦案規定,明確提出入額領導干部辦案的硬性要求,2016年全市各級院正副檢察長直接辦理案件1500余件,同比上升25%;二是依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建立計算機分案機制,將正副檢察長納入分案范圍,主要分配普通程序案件,特別是優先分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三是進一步明確入額領導干部辦案的形式,要求正副檢察長切實履行案件審核審批職責,必要時調閱案件卷宗、復核證據、聽取辯護人意見。
保障體系完善升級
近些年來,上海市檢察機關不斷探索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創新辦法,解決目前存在的辦案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對錯案責任的認定和追究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以構建更加完善的案件質效保障體系。
比如,研發智能化輔助系統提升辦案質效。針對簡單案件數量大、差錯率低、辦案機制成熟的特點,探索研發檢察辦案智能輔助系統,嘗試把簡單案件中的案件分配、證據篩選、訴訟文書草擬、量刑建議等工作主要交給計算機,提高辦案效率。配合市高院研發“刑事案件智能辦案輔助系統”,把公檢法統一適用的證據標準嵌入數據化的程序,為檢察官審查案件提供規范性的證據指引,減少司法的隨意性。
比如,實現全覆蓋流程監控提升辦案管理水平。研發“流程監控智能預警系統”,對辦案過程全面監控、全程留痕,實現實時預警。如奉賢區院自主研發“檢察官執法辦案全程監控考核系統”,利用“大數據”梳理出36項程序性不規范風險點、56項檢察權運行風險點和19項案件質量風險點。在全市各級院上線運行“檢察官司法檔案管理系統”,全面記錄和動態反映檢察官辦案數量、質量、效果、職業操守、研修成果等。
通過“大數據”運用,建立全面考核檢察官工作態度、辦案數量、辦案質量的績效考核機制,形成檢察官工作和業務能力評價的統一標準。在績效考核獎金分配上,上海市各級檢察院正在探索從“單位、部門、個人”三個層面設置獎金分配系數,力求實現向辦案量大、整體工作優秀的院傾斜,向一線辦案部門傾斜,向辦案質效高的檢察官傾斜。
同時,對辦案中的工作責任和司法責任進行清晰劃分,明確對檢察官故意違反法律法規或因重大過失造成錯案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要嚴格追究司法責任;明確評鑒機構和評鑒程序,確保評鑒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公開性。如上海市二分院對一起被判無罪案件進行了個案評鑒,由抽簽選出的檢察官與檢委會專職委員組成評鑒委員會,審閱案卷材料,聽取不同階段承辦人意見,聽取辦案檢察官陳述并提出質詢,通過無記名投票表決最終確定辦案檢察官不承擔司法責任。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上海檢察正以扎實的作風、創新的理念,堅持問題導向,推進著司改的步伐。我們期待司改升級將帶來效率的升級和公信力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