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向東+楊慧
【摘要】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我國中小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存在的問題,并從三個方面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內部財務控制 管理層
一、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財務控制獨立性差
目前中小企業的內部財務控制部門是獨立的部門,但是在工作的權限上明顯不足,往往領導對業績更為注重,這就使得中小企業的內部財務控制工作往往束手束腳難以開展。中小企業這類企業往往是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或有限責任公司,企業的所有者要自負盈虧,為此管理者往往礙于自己的個人需求未能真正的將內部財務控制提升到企業戰略角度,而是僅僅在成本上升的時候會重視內部控制,而一旦市場部門受到影響則就會放棄內部控制,這種領導的不重視往往也使得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沒有足夠的權限,獨立控制完全不可能,只能依靠企業的管理者,因此管理者的態度就尤為重要。
(二)內部財務控制缺乏整體規劃
內部控制是一個整體的工作,企業內部之間不斷的交流和溝通才能更好的開展內部控制工作。但是就目前來看,中小企業呈現水平式管理的結構,各使得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難以高效開展。內部溝通不協調的話會產生很多潛在的內部矛盾,使得整個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效率不高,企業也就很難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內部信息的流動不暢使得內部控制活動往往各自獨立缺乏整體的規劃,最終也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從目前角度來看,中小企業的整個內部控制工作并未能達到上述的要求,內部控制缺乏整體的規劃,很多時候內部控制行為雖然希望得以落實,但是由于種種限制都未能有效的開展,這也使得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行為長時期的沒有效果,企業逐漸就淡化對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的認可程度,最終反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三)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缺乏動態機制
控制活動指為確保管理層指示得以執行,削弱風險的政策和程序。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控制活動是整個內部控制的實際行為,但是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往往效率非常低下。第一就是由于內部控制人員并沒有充分的明確內部控制的意義,員工往往難以將內部控制這種訴求和自己的發展形成聯系,這就使得員工往往僅僅是按照自己的職責將本質工作做好,但是內部控制工作并不僅僅要求的是過程,更多的還是整個內部控制的結果,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開,員工往往無法明確內部控制的實質,最終導致了內部控制偏離了預想的設計。第二就是,中小企業有一個績效考核制度,對于員工來說,每月的績效考核會產生一定的壓力,內部控制的生成還會把中小企業的門檻提高,最終很多任務無法定期完成,會導致整個內部控制活動無法落實,這也是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活動效率不高的原因。第三是由于內部控制不僅僅需要中小企業獨立完成,而是應該協同相關合作者共同完成這項任務顯然當前中小企業的相關資料并不對外公布,整個內部控制也是獨立完成,顯然這就使得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比較片面,無法全面開展。歸根結底就是由于整個內部控制缺乏總體的管理機制導致整個的管理效果不佳。
二、解決措施
(一)提升企業內部財務控制部門權限
隨著現代企業經營模式的劃分以及行業的劃分使得現代企業的呈現出高度的差異化,在內部財務控制方面也是這樣。中小企業也應該建立自己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應有自己的職業規范。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雖然自己屬于私營企業,但是也必須要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建立內部控制部門的章程,保證內部控制工作能夠按照流程開展而不是僅僅按照領導的意志開展。要確保內部控制工作能夠成為持續穩定的工作而不是簡單的幫助領導降低成本的行為。因此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應該給與部門足夠的權限,并要求其定期的開展工作,真正的將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變成一種穩定的工作,在內部控制的管理模式中,績效考核能夠讓企業內部更自覺主動的適應內部控制,這樣的績效激勵模式能夠改變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不配合等原因的產生,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促進企業的發展。另外現代企業想要更好的進行內部控制在給與內部控制部門權力的同時,要建立對應的監管制度,保證其工作按照流程開展,而不會出現由于權力過大導致難以管理或者出現以權謀私的情況。
(二)構建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整體規劃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想要完善整體的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的規劃就需要對企業進行整體的管理。通過企業數據的匯總能夠清楚的了解企業各個部門的整體經營情況,進而針對各個部門制定內部控制的工作細則,其他部門往往并不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內部控制的整體意義,因此財務部門就可以建立針對各個部門的內部控制工作的細致,只要他們按照這一流程工作就可以降低風險降低成本,而財務部門則主要去修訂工作細致,并且進行整體的協調規劃,保證內部控制的整體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動態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
為了更好的保證控制活動的有效開展,中小企業首先要明確內部控制的相關意義,通過相關的文化宣傳將整個內控的意義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員能明確內部控制的意義,而且建立激勵制度,讓員工將內部控制活動和自己的行為聯系在一起,保證整個內部控制能夠更好的開展。只有員工自己在工作中注意相關行為才能保證降低風險。其次是中小企業要改變績效考核的模式,不能在單單以工作量、工作數據作為衡量標準,要建立綜合全面的考核標準,不能一味地要求數量,要做到業務的整體協調,保證整個業務的的整體收益性最大,而不是單純的去追求業務量。最后,要切實保證整個內部控制活動的動態控制,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資產是流動的,因此往往內部控制并不是一項獨立的工作,單純的對某一環節進行控制無法達到全面的控制,而是應該對整體的資產負債率、利率、債務期限配置等等進行控制并充分的發揮互聯網的審核機制來充分的監督控制中小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行為,通過互聯網實現各項參數的實時審查,一旦參數預警及時針對該問題進行控制,才能更好的保證內控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國棟.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3.
[2]常新茹.企業信息化環境下內部控制研究[D].山西:山西財經大學,2015.
[3]王慧敏.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問題[J].東方教育.2015(4).
基金項目:本文受2014年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一般課題)《企業社會責任、投資者保護與價值創造研究》(課題編號14GZYB59)支持。
作者簡介:鐘向東(1979-),男,漢族,黑龍江大慶人,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任職于貴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學歷:博士,職稱:副教授;楊慧(1983-),女,漢族,貴州六盤水人,畢業于貴州師范大學,任職于貴州綠建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從事會計工作,學歷:大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