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
現如今,網絡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基數龐大的網民中,大學生群體占據了很大的比重,他們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的獲取、資源的共享、日常的娛樂,等等,網絡逐漸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與人交流的重要渠道。在諸多的信息和資源中,難免會有糟粕,甚至歪風邪氣,如網絡上充斥的暴力、色情、血腥、詐騙、反動等信息,又如不健康的文章、音頻、視頻信息等,對正處于人格完善、價值觀形成重要時期的大學生的危害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利用網絡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教育,杜絕歪風邪氣的侵襲,是我們必須面對和重視的一個新課題。
一、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顧名思義,它在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加了“網絡”二字,簡單來說是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范疇,是通過計算機、新媒體等現代傳播技術等手段,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在網絡平臺上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的活動。它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簡單地區別在手段上,更是方法和理念的創新。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相關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而且需要教師具備互聯網思維,擁有新的教學理念和寓教于樂的教學藝術。通過技術與理念的完美融合,實現豐富、生動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廣泛傳播,吸引大學生的關注,在潛移默化中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素養、人文情懷、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產生積極影響,促進其身心的健康成長和思想成熟。
二、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
進入21世紀以來,網絡的飛速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其在傳播速率、信息負載量、互動性、開放性等方面的優勢讓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網絡。網絡的快速發展不僅豐富了社會生活,也對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促進了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革新,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說也是如此。通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越來越多樣化,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等信息傳播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教學地點也不拘泥于課堂,而是滲透進大學生的生活中。但是由于大學生網絡思想教育工作起步較晚,雖然取得了許多成效和經驗,但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研究探討,以促進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長足進步。通過對現有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發現,當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高校網絡載體建設滯后
從目前來看,許多高校正在積極建設學校官網、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等網絡平臺,但是網站信息的更新發布、維護不及時,內容呆板、缺乏吸引力,很多都流于形式,沒有與師生建立良好的互動和交流。以某高校問卷調查為例,發現接受隨機調查的300名大學生表示平時經常上網,比例高達100%,經常瀏覽學校官網、思政專題網的學生只有不到5%,有接近一半的受調查學生表示從來沒有瀏覽過相關網站。這一結果表明,高校的相關網絡載體建設缺乏吸引力,收效甚微。與此同時,高校的網絡載體不夠立體豐富,大學生在網絡生活中慣性使用的平臺,如微信、QQ、微博、貼吧、論壇等,很多學校缺乏建設,即使有所涉及也是建好就止,缺乏相關的維護,更別提為大學生提供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這些網絡載體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網絡意識不強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只有兩字的增加,但它的內涵和本質卻發生了重大改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互聯網思維去思考、整合盡可能多的資源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事實上,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電腦、手機的普及,絕大多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經在利用網絡開展工作了,比如用多媒體上課、用微信與同學互動等。但還是有部分教師簡單地認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過網絡進行說教,推送紅色資料,宣傳理論內容,完全沒有站在互聯網和學生的思維特點上想問題,只是狹隘地將網絡與電腦、手機等同起來。出現這種現象,本質上凸顯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網絡意識不強,沒有抓到網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不懂得如何利用多樣化的信息手段和新的教育理念來引導學生,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優勢,甚至讓大學生對教師“無微不至”的網絡滲透感到反感和厭惡,這時候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無從談起了。
3.高校缺乏對網絡信息的有效監管
誠如之前所說,網絡是把雙刃劍,在促進教育發展的同時,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由于我國對互聯網監控的手段和相關政策的局限,各種虛假信息、色情信息、極端信息等充斥著大學生的網絡日常,如傳銷詐騙、裸貸、非法集會,等等,不僅戕害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在大學生的腦中種下了不良思想的毒瘤,產生了極其嚴重的后果。高校作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場所,由于權限和監管手段的問題,很難在信息源頭掐斷非法信息,對學生個人的微信、微博、貼吧等信息發布,也不能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控制,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學生在接受不良信息后的思維、價值觀混亂,失去判斷力,進而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三、加強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鑒于之前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的剖析可以發現,網絡陣地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作用巨大,必須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引導和規范。如何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和機遇,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建設,成為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共同關注的話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增強網絡載體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原有的信息素材煥發出新的活力。要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須擴充載體和傳播途徑。如今,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很大程度上已經從電腦轉為移動互聯網終端,而在移動互聯網終端里,一些社交軟件、通信軟件、視頻軟件吸引了大學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因此除了大力建設特色網站,高校應把更多的載體建設目光轉移到多種形式的社交媒體上。如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直播、論壇貼吧等。一篇有趣的微信推送比一篇正式的說教更能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即時通信工具的建設也將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效率,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從微信朋友圈、微博上就能關注到大學生經歷了什么,他們的所思所想是否超出了正常范圍,繼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達到教育目的和效果。通過不同的網絡載體,思想教育工作者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親近的說教者,他們變成了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傾訴對象,更加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第一手信息,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扎實推進。endprint
2.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隊伍建設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利“器”,而這個“器”就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沒有高素質的隊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從談起。
一方面,要高標準、嚴要求選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隊伍。他們不僅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實踐、特點、規律,還要具備大數據互聯網思維,熟悉掌握網絡技術和各類平臺、軟件。簡單來說就是真正配置好符合網絡思想教育發展的思想覺悟高、業務精、素質好的人才,充實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只有教育隊伍結構合理、業務精通、理念先進,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優勢,多手段協同育人。
另一方面,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業務學習和培訓力度。如今電腦、手機成為人人必備的工具,但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會使用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掌握更多的應用技術,整合信息資源的能力,需要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和更全面的實操技巧,樹立更為先進、開放、包容的互聯網教育思維,以專業和實踐的學習總結來強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可讀性和吸引力。只有不斷學習先進經驗,摸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才能使大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教育和引導。
3.加強網絡監控
網絡安全是互聯網社會一個重要的命題,于教育系統而言,它更是涉及思想精神層面,意義十分重大。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需要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信息,還需要扼制不良信息的傳播渠道,杜絕不良信息的傳播蔓延對大學生思想造成誤導和侵害。因此,需要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加大與各級信息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強網絡信息的監控,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展開提供一個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一方面,高校要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引導師生養成良好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文明的上網習慣,對違規違法行為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教育和處罰。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的管理和監控,及時過濾非法信息,協同有關部門調查網絡侵權案件,在校園內形成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最大限度為學生的網絡安全保駕護航,這將有利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四、結語
網絡的高速發展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變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動因,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轉變思維、更新觀念,這是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趨勢。針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現狀和不足,需要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轉變傳統觀念,積極學習新技術、新業態,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不斷摸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和新規律,在網絡陣地上開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陳 磊.關于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25(7):84-85.
[2]范惠瑩.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探析[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1(4):79-83.
[3]吳小平,何偉偉,汪冬凡.論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對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22):13-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