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麗+趙安琪

一、國內外已有的研究
1.文獻研究
在視障(盲生)領域的文獻中,大部分文獻是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角度,制作語文多媒體課件和主題學習網站,運用聲音提高盲校的語文教學質量。主要是探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和信息技術對視障學生的作用,如下表所示。
2.技術研究
(1)有聲讀物資源。學習盟友提供數以千計的標題可對數字記錄有聲讀物,DC和計算機磁盤,包括教科書。
(2)低視力教室。在每人前面放一臺電視機,并將所有的電視機都連接到教師講臺上的投影儀或視頻展示儀上,低視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清晰地觀看投影、錄像以及多媒體教學軟件。而全盲學生通過讀屏技術,即用聲音朗讀已被電子化的文件系統,把“看”轉化為“聽”,實現感知理解。
(3)盲用計算機。計算機以先進的語音合成技術,并配有6點式盲文標注的鍵盤,盲人可以憑觸覺判斷鍵位。
(4)屏幕放大和屏幕閱讀器。NVDA(非可視桌面訪問)是一個免費的“屏幕閱讀器”,使盲人和視障人士使用的電腦。
這些技術能夠有效地實現視障學生快速閱讀課本和互聯網信息,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對視障學生學習的支持情況分析
1.盲校
盲校由于教育對象——視力障礙學生的特殊性,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仍比較緩慢,但隨著盲人計算機的發展和盲人專用讀屏軟件的不斷完善,盲人教育事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信息技術不僅能拓展視障學生的空間概念,加深對事物的理解,而且還能大大降低低視生學習的難度,變難為易。
2.視障學生信息化康復系統、設備與軟件的建設及應用
目前我國視障學生信息化康復系統、設備與軟件的建設及應用水平不高,尚不能很好地通過其他感官輔助學生感知世界、訓練視障學生的殘余視力等。
三、個案介紹
盲人計算機:1985年后,“盲人電腦”誕生了,與普通電腦不同的是它包含了盲用設備和盲用軟件。盲人可以使用盲人鍵盤方便快捷地使用計算機查找自己在學習或者生活中所需要的資料,又可以利用讀屏軟件來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從而解決了盲用書籍陳舊而無法全面獲取知識的問題。
四、發展趨勢
國內信息技術支持特殊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著很大差距。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能夠從技術、特殊需要及教育理論、軟件設計與開發,多角度進行融合。①加強國家特殊教育領域的法律法規建設,促進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制定和信息無障礙標準。②結合通用學習設計理念,促進信息技術與特殊課程有機整合。③加強無障礙學習環境設計與建設,保障學校隨班就讀工作的順利實施。④加強教育技術學與特殊教育相結合,提高特殊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⑤鼓勵特殊學校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支持的特殊教育實證研究,以科研提高特殊教育教學效果。
特殊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已經實現信息化,特殊教育的信息化也必將成為特殊教育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雖然目前我國“特殊教育現代化”的建設還不完善,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水平會與時俱進,涌現出更多的信息技術人才,創造出更好的信息化設備,為特殊教育迎來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甘 洲.視障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現代特殊教育,2014(Z1):59-60.
[2]孫啟進.盲校數學直觀性教學研究[D].山東:聊城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