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霏
內容摘要: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的一項較為重要的環節,它既是新課改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高中美術教學發展下去的必然趨勢。本文將分析審美能力的培養在高中美術教育中所存在的重要性,進而提出相應的實施方法,希望為我國的教育事業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美術 審美能力的培養 措施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素質教育成為了教師進行教學時候所考慮的重要問題,而美術教育作為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積極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就成為了每個美術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在美術中融入審美能力的培養就成為了一種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
1.高中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的相關概述
1.1審美能力的內涵。審美能力,就是人們認識美以及評價美的能力。既包括審美判斷力,想象力,也包括審美的創造力。在人的學習和訓練中形成,是以人的主觀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對客體的美的認識。通過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可以培養學生們的豐富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和探索的情深,促使他們形成相對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2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積極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的素質已經成為了目前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的教學目標。如果教師想要有效的提高高中美術教學的教學水平,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學習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質,那么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而如果想要在教學過程中,使得審美能力的培養能夠充分的發揮出應有的功能,首先就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教師要尊重不同的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水平。其次,要根據學生們自己的愛好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一個相對輕松的氛圍,幫助他們樹立出屬于自己的正確的對世界的看法和觀念。
2.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措施
2.1通過作品背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每一個美術作品的背后都有其深遠的背景,為了能夠更好的去提高學生們自身的審美能力,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挖掘美術作品身后的背景。教師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適當的挖掘美術作品背后的背景。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們欣賞古代陵墓雕塑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們講這些雕塑所用的材質,以及其所屬的時代,并且也可以講一些當時的時代背景的人文風俗習慣。這樣學生們在學這些雕塑的過程中,也能夠學習到很多歷史中的東西,使得文章更加的生動形象。教學過程中,學生們聽到這些背景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這些東西。在以后的時候,學生們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也能夠首先想到考慮美術作品的背景,進而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2.2利用學生的想象力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很多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和感知能力不足,對美的鑒賞能力也是不夠的。因為,教師在教學生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學生們的想象力來培養學生們的美感。比如欣賞《早春圖》這幅畫的時候,我們可以首先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們能夠看到這些春天的畫面,隨著畫面和音樂展開自己的想象:在溫暖的二月的春風里,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冰雪消融,萬物復蘇。這樣一幅畫面在學生面前展開,這樣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的體會春天里的優美場景,自然而然的產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結合教材自身,憑借著多媒體上的畫面,讓學生進行想象。同時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們在想象的過程中,也能夠提升自己對事物的認知,開發自己的思維能力。
2.3創設有效情境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大規模的使用創設有效情境來進行教學,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通過創設有效的情境,能夠引發學生們去積極的思考自己在認知上的矛盾,提高學生對思考的主動積極性。美術教師在引領學生們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可以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吸引學生們的關注。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到課堂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理解現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是新課標的基本的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提供具體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聯系到身邊的具體而又有趣的事物,設計豐富而又非常有趣的學習活動,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高中的美術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對于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師在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的過程中,要注重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平毓芳.試論如何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3(9):143-143.
[2]邰寶平.試論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兒童大世界月刊,20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