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內容摘要:小學教學中,核心問題的提出有利于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知識的講授,尤其是在數學幾何圖形教學中,核心問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幾何圖形 教學 核心問題
核心問題的提出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是現代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本文以小學數學為研究對象,對如何在幾何圖形教學中提出核心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1.核心問題的概念和特點
核心問題可以理解為是中心問題,也就是在教學中提出的眾多問題里最有代表性、最典型、最核心、最有價值性的問題。核心問題主要有幾個特征,一是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提出的核心問題一定是要在學生的認知范圍內的,不能超過學生的理解能力之外,同時也不能太簡單,引發不了學生思考討論的問題都不是核心問題。二是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核心問題一定是針對一些知識或者一些問題的重點難點而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其目的是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內容。三,核心問題是具體的、具有探究性的。任何核心問題都是明確具體的,它的提出是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也便于學生理解。四,核心問題具有啟發性和引論性。核心問題提出的程序通常情況下和學生的思維發展順序一致,具有啟發學生的思維的作用,同時核心問題都是具有引發學生深入討論的問題。五,核心問題的影響具有深遠性。核心問題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對學生日后知識的學習產生深遠影響。
2.小學幾何圖形教學中提出核心問題的策略
2.1從幾何問題出發設計核心問題
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章節中有知識,也有與知識有關聯的一些數學問題,數學教師在設計幾何圖形核心問題時,可以以幾何圖形知識相關的這些問題特征作為指引,以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為目的,設計幾何圖形核心問題。如果教材中幾何圖形的問題帶有遞進性,數學教師在設計核心問題的時候要抓住較高層次的問題來設計。例如,在講解正方形這一幾何圖形知識時,教材中的問題有“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有哪些?”“以下這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哪個是正方形?”“這些正方形共同的特征是什么?”這三個問題就是遞進性的問題,其中第三個問題就是核心問題,前兩個問題全是鋪墊,是為了引出正方形特征這個核心問題,因此教師在講解正方形知識時要以正方形特征為核心提出核心問題。
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核心問題,“請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對下面幾個正方形進行測量長度和角,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共同特征”。這個核心問題設計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動手去測量正方形的邊長和各個角的度數,從中歸納出正方形的特征,這樣做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這個核心問題又具有啟發作用,當日后講解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時,學生會自動聯想到分析這些圖形的長度、角度等特征,對學生日后學習帶來深遠的影響。
2.2根據學生的提問來提出核心問題
小學生都充滿了好奇心,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經常會提出一些質疑,這些問題的提出是學生思維發展的結果,他們的個性特征在此時充分發展,積極地投入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去。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在處理一些數學問題過程中,會有新的問題產生。比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同學們會回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這時有的同學就產生疑問了,“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高?”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疑問來進行設計提出核心問題,可以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底×高,是怎么得來的呢,請同學們結合所學知識開動腦筋想想吧!”這時學生就會開始思考,并聯系以前學過的內容開始驗證,最終得出正確的看法。
2.3在圖形教學重難點環節提出核心問題
教師在授課之前,應該都對這節課將要學的知識有個簡單的了解,其中一堂課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是教學的關鍵。在進行幾何圖形教學中,通常來說教學重點和難點就是圖形的性質,也就是定義、特征等,教師在授課時把握好對圖形基本特征這一關鍵點的講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教師當講到幾何圖形重難點時,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可以在此時提出核心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幾何圖形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
通過上面的簡單分析可以看出,核心問題的提出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起到很大的作用,對于小學幾何圖形教學來說,核心問題的提出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因此,數學教師應該重視利用核心問題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陳華忠.小學數學“核心問題”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2015,12:61-64.
[2]周祝光.立足核心問題實施概念教學——以《函數的單調性》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6,04:45-48.
[3]周宏燕.基于數學核心問題教學的不良結構問題設計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