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共建共享是民生幸福的核心。習近平民生幸福觀強調,要將社會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婦女是重要的民生主體,是偉大的人力資源,是參與共建的主體力量也是共享成果的重要群體,婦女的幸福是民生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共建角度出發,婦女承擔的家庭和工作的雙重角色:照顧家庭,為家庭美滿貢獻一份力;職場打拼,為社會發展添磚加瓦,在共建的過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共享角度出發,婦女參與社會共建面臨家庭和工作的角色拉扯,影響婦女發展,對此必須為婦女爭取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有利條件。“婦女能頂半邊天”,我們必須重視婦女雙重角色沖突,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社會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關鍵詞 民生幸福觀 共建 共享 婦女 雙重角色
作者簡介:盛紅,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馬克思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60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059
一、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就民生問題做出鄭重承諾是在第十八屆全會結束后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他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隨后在國際科技工程技術大會上又指出,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最持久的力量”。 民生問題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問題,我國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民生利益,在于將社會發展成果全民共享。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很重視民生問題,關注人民幸福,尤其強調社會發展成果婦女共享。他認為:“推動婦女和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發展離不開婦女,發展要惠及包括婦女在內的全體人民。”
二、習近平民生幸福觀中的婦女發展
“婦女能頂半邊天”,習近平民生幸福觀是包括全體婦女在內的民生幸福觀,婦女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婦女是共建共享的重要主體,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她們既是參與社會共建的重要物質力量也是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主角,沒有婦女,就沒有人類,就沒有社會。
(一)婦女是參與社會共建的重要物質力量
婦女是重要的人力資源,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婦女在方方面面都承擔重要的角色,都發揮重要的共建作用,做出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直始終把廣大婦女作為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力量,婦女的解放和婦女的發展一直和黨的事業并肩齊驅,始終把婦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領導我國婦女運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 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必須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充分發揮我國婦女的偉大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繼續支持婦女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和夢想。
婦女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力量,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婦女理論的繼承與發展。
在新民主主義建設時期,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認為,“婦女的偉大作用第一在經濟方面,沒有她們,生產就不能進行”, 婦女投入到社會建設中,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巨大貢獻,必須繼續充分發揮婦女的人力資源優勢,“婦女的力量是偉大的,世界上什么事情沒有婦女參加就不會成功”。 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婦女的人力資源作用需要更大程度進行挖掘,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發展。根據國家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女性的就業率高達61%,職場中女性占比44.7%,婦女越來越多的參與到物質生產過程中,為建設和諧社會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力量。現如今,我國面臨如何將中國所有的女性人口轉變成物質力量,發揮最龐大的人力資源優勢。這不僅僅是女性群體的問題,更是一個國家層面的問題。在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期,婦女依舊發揮重要的力量,作為一支偉大的社會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今天,我們面臨的任務更加繁重,面向的目標更加遠大,更需要我國廣大婦女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婦女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共享最主要體現的是全民共享,不是少數人享有、一部分人共享,也就是人人享有社會發展成果。婦女作為社會物質生產活動的主要參與者,理應成為社會發展成果的共享者。在全球婦女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婦女和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發展離不開婦女,發展要惠及包括婦女在內的全體人民。”婦女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貢獻者,因此必須時刻保護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必須重視婦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婦女是重要的物質力量,婦女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是婦女和社會的雙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積極推動婦女和經濟社會同步發展。在發展戰略上一定要科學合理,確保婦女平等分享發展成果,進一步釋放婦女的經濟社會潛力。其次,婦女的權益保護和全面發展是婦女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核心要義。因此,必須將婦女權益系統納入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婦女暴力事件的打擊力度,提高婦女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特別是加大對婦幼保健的投入,保障女童平等接受教育,發展針對女性群體的心理健康、職業規劃和終身教育。最后,習近平總書記認為一定要創造有利于婦女發展的國際環境。婦女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是國際共同關注的話題,我國將會大力支持婦女實現人生理想和夢想。
三、婦女發展面臨的雙重角色沖突困境
(一)職業發展與家庭婚姻的雙和諧沖突
婦女在經濟社會擁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地位,在家庭婚姻中也十分重要。《說文解字》對“安”字做此理解:“子適人曰婦,處子曰女,而婦女在應事接物本較從容嫻雅,故以女子居于屋中,更含有自在而無虞之意,而古來室家之內,亦由女所安也”。故而,“屋中有女方為安”,由此,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見一斑。近期“性別平等與企業社會責任2016上海婦女發展國際論壇”上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婦女理事會主席黃嘉玲講到一個社會基本現象——加班時提到:對絕大多數女性來說加班是一個阻礙,69%的女性經理人和高管認為,平衡家庭和工作十分困難。顯而易見,婦女工作與家庭的沖突是全球普遍面臨的難題。endprint
(二)時空局限與工作家庭的同發展沖突
工作、家庭兩個不同的活動區間和范圍,它們共同分享、存在于同一個時間,不同的空間范圍內。職業女性在職場中是白領、骨干或者是平凡崗位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螺絲釘;在家庭中是妻子、是母親也是贍養父母的女兒。
圖1:男性和女性總勞動時間和休閑時間比較
根據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的數據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女性的總勞動時間高于男性的總勞動時間,休閑時間則遠低于男性休閑時間,分別多出37分鐘和少于57分鐘。根據調查顯示,在已婚人士中,有超過70%認為妻子承擔的家務勞動更多。在家務勞動中妻子高達72.0%,而男性均低于16.6%。在照顧老人和輔導兒童的角色扮演上女性高于男性近20%。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逐步實施和推進,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女性生育后,最優先的三項因素是上班遠近(86.4%)、薪酬(73.03%)和工作強度(63.57%)。在被問及生育后最有可能做出換工作的決定時,有75.76%的女性表示會因為工作地點離家太遠而選擇換工作。單位離家遠也是最容易導致職業女性跳槽的因素。 因此,特別是已生育的婦女的工作、家庭雙重角色的問題尤其難以得到平衡。當今時代的婦女,首先,需要跟男性一樣:承擔工作責任,完成工作任務;其次,她們的背后有一個家庭需要去保養和維護,家務勞動、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多多方面需要女性在家有所作為,以保證家庭的和諧溫馨。因此,工作、家庭的同發展在時間、空間的局限性面前變得更為緊張。
四、結語
當今時代的婦女,首先,需要跟男性一樣:承擔工作責任,完成工作任務;其次,她們的背后有一個家庭需要去保養和維護,家務勞動、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多多方面需要女性在家有所作為,以保證家庭的和諧溫馨。因此,工作、家庭的同發展在時間、空間的局限性面前變得更為緊張。婦女一方面是一種巨大的人力資源,必須盡可能投身社會生產,推動物質資料大發展、大繁榮;另一方面,婦女作為生命誕生的“容器”,是人類物種延續以及新生勞動力的主要承擔者,是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決定力量,家庭角色異常重要。因此,必須解決好婦女的雙重角色沖突,在發揮婦女投入社會生產力量的同時,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婦女真實的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才能實現真正的民生幸福。
注釋:
習近平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新華網.2014-06-03.
習近平.促進婦女全面發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在全球婦女峰會上的講話(2015-09-27,紐約).
毛澤東.毛主席論婦女.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9.
毛澤東、鄧小平、朱德.論婦女解放.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報告婦女研究論叢.2011(6)(總第108期).
2016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來源.日期:2016-09-01.http://article.zhaopin.com/marketing/pub/view/detail-100038.html.
參考文獻:
[1][德]奧古斯特·倍倍爾.婦女與社會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
[2][美]馬斯洛.人的潛能和價值.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