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蓮
摘要:美術課為視覺形象課,學生不僅通過教師的理論講解獲得繪畫基礎知識,還要通過教師藝術的形象的具有誘發力的多種形式的范畫演示去引發學生做畫的欲望。從而使學生愉快的在美的旋律中去獲取技能技巧,并順利掌握。因此,教師范畫的規范性、準確性、審美性、靈活性關系到能否集中學生的視覺注意力,是調動學生作畫積極性的關鍵一環。
關鍵詞:美術教學;教學質量;規律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發現,不論高年級的還是低年紀的學生,他們對美術課的興趣特點是具有不穩定性的。這就必須用美術課的規律,通過美的實踐去強化對美術課的愛好。因此,教師范畫的規范性、準確性、審美性、靈活性關系到能否集中學生的視覺注意力,調動學生作畫積極性的關鍵一環。若教師演示形象不準又不美,方法呆板而不靈活,那會影響學生的興趣,所以美術教師教學范畫的熟性,形象性是構成教師教學基本功重要的內容。美術教學要根據造型藝術規律,結合學生的實際作畫基礎知識,還要通過教師藝術的形象的具有誘發力的多種形式的范畫演示去引發學生作畫的欲望。從而使學生愉快的在美得旋律中去獲取技能技巧,并順利掌握。因此教師范畫的規范性,準確性審美性,靈活性是關系到是否集中學生的視覺注意力,調動學生作畫積極性的關鍵一環。若教師演示形象不準又不美,方法呆板而不靈活,那會影響學生的興趣。所以美術教師教學范畫的熟性,形象性是構成教師教學基本功重要的內容。美術教學要根據造型、藝術規律,結合學生的實際作畫基礎和能力去選擇相應的演示教學法。(即教師畫一步學生隨畫一步或半分步領畫法(即教師畫前一、二步,四步,又學生自己畫。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我一般采取“全班演示法”、“分組演示法”和“個別演示法”如六年級的色彩靜物寫生,多采用“個別演示法”,畫色彩畫風景采取 “分組演示法”,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采用“全班演示法”在十冊的素描,色彩教學中長采取“作品欣賞分析法”、“評畫講述法”及欣賞畫家名家的一些類式作品來解決。
中國國畫中有個論文點叫做“從有法到無法,無法之法為至法”這就辯證地說明了美術入門到掌握結果的道理。我經常向學生嚴肅說明學習美術古今中外,無捷徑可尋,要想學好美術課必須從這些方法入手,熟練了技巧才能正確掌握方法。學習美術課是攀登造型藝術高峰的必由之路。不論學習。哪種繪畫或手功工藝設計,都有其自身規律如學習素描的核心是造型,造型的核心是準、整體和程序性,從學習內容上,一定是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從形體規律上,總是基本形體(立方體、圓柱體、球體、圓錐體)——組合形體(基本形體的組合物靜物—石膏—人物,及動物形象。色彩教學亦如此色彩的核心是造型,造型的核心是色的感受,從基本的三原色到三間色及暖色冷色直到高年級課程中的色彩靜物—風景—人物從低年級的兒童造型繪畫方式也就是從單獨的基本形局部,到完成為整體。而高年級如十二冊的素描靜物,必須遵照如下程序,勾畫輪廓—塑造大型—深入刻畫—調整統一。這四步是相互關聯的各有各的任務。不得顛倒或超前進行。否則是不會成功的色彩的作畫程序,起稿—鋪—大色塊—深入刻畫—調整統一。這四步各有各的要求,一環扣一環,形畫的不夠準就不要鋪色。大的色彩關系不準,也不能深入解決形色結合表現體積,質感空間和虛實關系,最后還要整體效果,學生剛學繪畫只要正確的熟練的掌握作畫方法多畫熟能生巧,由巧到變,達到所要求的效果。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認識到,教學的過程,即是尋求規律,研究規律,總結規律,改進規律。以十二冊學畫素描為例,有其自身的規律。借助解剖結構和透視知識,去研究外部形體結構在表現技法上,還要掌握整體起稿法和整體調子塑造法,以多表現體積,質感空間等方面知識。即要自熱素描,還要學會運用提煉,概括以至夸長了變形藝術等計法去突出靜物特點,去掉非本質的東西進而使這組靜物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又如色彩靜物教學,要畫好色彩靜物除了讓學生具備一定素描基礎和色彩知識外。要研究使學生盡快掌握色彩造型能力,多年實踐得出一條規律,靜物色彩先畫單個物,后畫組合物,先畫無構圖的,后畫有構圖的,先少后多,先簡后繁,先易后難,在表現技法上,先讓學生學習會筆觸塑造法,即要求學生掌握一筆三準法(行準、色準、明度準),這種畫法對高年級的學生具有吸引力,從畫面的效果上看具有結實感,雕塑感,生動感,力度感,學生很感興趣,當學生掌握了這些規律后,再告訴學生。人的個性不一,藝術表現亦各異。每個同學應在這些基礎上發揮自己的繪畫個性。
教學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科學。作為美術教師要力爭勝任美術教學,并不容易。一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二是要研究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和繪畫基礎;三要深入研究美術教學法;四要不斷總結教學規律和發展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通過美術課堂培養學生的美術專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