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婷
【摘要】 目的 觀察血糖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5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孕周≤36周確診)作為觀察組, 5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孕周≥36周時確診)作為對照組。兩組產婦確診后均實施同規格糖尿病治療, 對照組血糖控制不佳, 觀察組妊娠早期確診后即刻實施血糖控制, 最終達到血糖控制目的。觀察比較兩組妊娠結局。結果 觀察組剖宮產、羊水異常、妊娠期高血壓、胎膜早破、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分別為28.00%、12.00%、12.00%、4.00%、10.00%、2.00%, 均低于對照組的54.00%、40.00%、44.00%、24.00%、44.00%、16.0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早期確診后盡早實施血糖控制, 可有效減少剖宮產、妊娠期高血壓、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血糖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4.052
妊娠期糖尿病是臨床產科常見的妊娠期綜合征, 目前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為6.6%, 且呈逐年遞增趨勢, 嚴重危害母嬰安全[1]。因此, 提高孕產婦的血糖控制意識, 對其實施積極有效的血糖控制干預對策對保障母嬰安全、提高母嬰生存質量有著積極作用。本研究就血糖控制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作如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產科2015年1月~2016年9月妊娠早期檢查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產婦50例作為觀察組, 選取同期孕周≥36周時于本院產科確診的妊娠期糖尿病產婦5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年齡21~35歲, 平均年齡(25.67±4.61)歲;觀察組年齡22~35歲, 平均年齡(25.47±4.41)歲。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所有產婦均符合《婦產科學》[2]中相關妊娠期糖尿病診診斷標準。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FPG)≤5.6 mmol/L, 餐后2 h血糖(2 h PG)≤6.7 mmol/L。
1. 3 方法 兩組產婦均實施同規格糖尿病治療, 觀察組經藥物、飲食及運動等干預最終達到血糖控制目的。對照組產婦妊娠早期未進行血糖檢查, 妊娠期糖尿病確診時孕周≥36周, 血糖控制情況不佳。觀察組血糖控制方法主要為:①飲食干預。根據產婦孕周及體重計算其每日所需熱量, 遵照少食多餐的原則, 對三餐進行合理營養搭配。②運動干預。餐后進行適量運動, 主要為散步, 30~60 min/d。③健康宣講。對患者講解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的不良影響, 促進產婦對疾病的正確認識。④血糖監測。定期為產婦進行血糖監測, 觀察血糖控制效果。若上述方法仍未促進血糖有效控制, 可住院進行胰島素治療, 并對血糖實施動態監測, 根據其變化情況對胰島素的用量進行調整。
1. 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妊娠結局, 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剖宮產、羊水異常、胎膜早破、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剖宮產、羊水異常、妊娠期高血壓、胎膜早破、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分別為28.00%、12.00%、12.00%、4.00%、10.00%、2.00%, 均低于對照組的54.00%、40.00%、44.00%、24.00%、44.00%、16.0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高危妊娠疾病, 產婦妊娠期的糖尿病分兩類:①妊娠前確診, 為糖尿病合并妊娠。②妊娠前存在糖代謝正常或存在潛在的糖耐量下降。產婦在其妊娠確認后, 若發現存在明顯的糖尿病指征及糖耐量降低, 不論是否需要飲食運動干預治療或胰島素治療, 均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3]。
產婦妊娠期血容量升高, 血液的稀釋將導致其機體胰島素不足, 此外產婦由于體內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改變將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進而引起糖耐量降低, 可能導致產婦出現血糖異常, 進一步發展為妊娠期糖尿病[3]。此外, 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發展可能與產婦年齡、體重、文化水平、職業等因素相關。妊娠期糖尿病對產婦脂類、糖類及氨基酸等代謝具有不良影響, 同時極可能導致產婦肝腸循環及機體能量代謝等代謝系統出現代謝紊亂, 特別是對于孕周≥36周產婦而言, 其胰島素抵抗作用不斷增加, 能量及物質的代謝增加, 機體代謝將出現嚴重失衡現象, 使肝腎負擔加重, 進而造成肝腎功能失調, 危害極大。此外, 孕產婦血糖水平長期處于高水平狀態, 將導致孕期合并血管病變, 使得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發生風險增高, 產婦抵抗力下降后易引發感染, 進而促進糖代謝紊亂現象加重, 嚴重威脅母嬰安全, 因此, 妊娠期糖尿病及早發現, 盡早實施合理有效的血糖控制極為關鍵[4-7]。
本研究對觀察組50例在妊娠早期確診的產婦進行血糖控制, 結果顯示, 觀察組(孕周<30周確診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產婦剖宮產、羊水異常、妊娠期高血壓、胎膜早破、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孕周≥36周確診的妊娠期糖尿病產婦),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存在妊娠期糖尿病潛在危險的孕產婦盡早實施血糖控制, 妊娠結局好。原因在于早期為產婦實施血糖控制, 從飲食、運動、健康教育、藥物治療等方面進行血糖控制干預, 可加深產婦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視, 加強健康飲食及合理運動, 促進機體抵抗力及免疫力提升, 有效減輕機體胰島素抵抗, 促進血糖有效控制, 從而提升母嬰健康[5, 8-10]。
綜上所述, 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早期確診后盡早實施血糖控制, 血糖控制效果好, 減少剖宮產、妊娠期高血壓、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靈, 李麗. 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 安徽醫學, 2016, 37(7):910-911.
[2] 樂杰. 婦產科學. 第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159-162.
[3] 鄭東霞, 李水鳳.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水平對妊娠結局影響研究. 實用預防醫學, 2016, 23(4):469-471.
[4] 歐陽凱, 穆小萍, 黎云, 等.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水平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貴陽醫學院學報, 2016, 41(8):931-934.
[5] 黃芯. 加強血糖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24):49-51.
[6] 賈悉. 血糖控制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評價. 中外醫療, 2014(15):37-38.
[7] 王麗麗.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控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34):5473-5475.
[8] 高恒梅. 90例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孕婦妊娠結局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11):1650-1652.
[9] 李桂榮, 郭士文.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 右江醫學, 2005, 33(4):351-352.
[10] 林小鳳. 血糖有效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 中國醫學創新, 2014(10):105-107.
[收稿日期:2017-06-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