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星梅
摘要:高中英語,要求學生不僅要對英語學科達到基礎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價值運用方面,使英語全面體現其工具性的特質,這就致使高中英語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基于此,本文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并立足于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英語;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及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英語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成為人們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育教學中占據著日趨重要的地位。在我國最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中,可以看到對英語教學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提倡要擺脫傳統的英語教學觀念,在英語教學中應重在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改變以往英語知識技能嚴重脫離實際的現狀,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提出高中英語教學方法應該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改變傳統低效的應試教育模式,為社會進步與時代發展培養出更多真正掌握英語技能的實質性人才。然而,在現實中,高中英語教學仍然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傳統教學模式,以高考為指揮棒,唯考試是從,教學方法依舊單調、枯燥、低效。
新課程改革不僅要求教師從思想上進行轉變,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教師行為上的轉變,觀念的轉變必須落到實處。作為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第一線的執行者——教師,應當擔負起這一重任,引領高中英語教學真正實現突破,與時俱進。本文將通過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重審教材,正確定位,使其更好地為教師所用,為學生所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對英語的學習。英語教材,作為基本的教學工具也在不斷進行推新。現有的教材更加新穎,內容上也更加豐富詳實,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旨在吸引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新教材中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談論探究的部分也有所增加,這正是體現了新課改所提倡的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為適應新版教材所作出的調整及變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拋開以往應試教育的觀念,大膽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使他們在高中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真正掌握并熟練應用這門語言。
在新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要牢牢記住不能單純地依靠教材對學生進行死板的教學,教材作為學習內容的基本載體,應該更好地體現為教育教學,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性質,應該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起到引導的作用。課堂上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探討,讓學生能夠發揮課堂主體性,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形成獨立思維。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遇到一些比較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時,應引導學生進行詳細的分析,先走進課本,再走出課本。或者教師可以精選一些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以增進學生的思想修養,同時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在講解語法知識時,可以引用相關事例,讓學生舉一反三,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教師還需要及時給學生補充更多的課外知識,如歐美文化背景,歷史發展等。結合課本的文章來進行相關內容的拓展閱讀,進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喚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及興趣。
二、打破常規,將課堂還給學生
新課程改革的真正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改變傳統教學中不重實踐而造成的“啞巴英語”現象。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備戰考試,學習只停留在書面上,對于口語的練習相對較少。這就導致了大多數學生越來越不敢開口去說,或者不知怎樣表達,從何說起。
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多采用英語對學生進行教學、講解,采用相關形象的課件給學生講解豐富多彩的內容,使枯燥、抽象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教師應該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打破常規,放手讓學生去說去做。如設計不同主題的學習板塊,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和進取意識。學生在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學習時,通常較為輕松自在,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同學之間的交流更加自如、順暢,較為容易參與其中并體驗到成功的滿足感,進而激發出進取心。在小組之間實行競爭,則容易激發出學生對成功的渴求與團隊的榮譽感,學習動機得到提升。最后,綜合小組意見后進行分組匯報交流,教師注意傾聽并加以引導。這樣既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交流表達能力,增強了自信心,又巧妙地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充分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三、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就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好引領者。因此,作為英語教學前線的教師,一定要關注自身的綜合素質,并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在號召終身學習的時代大背景下,教師不能僅僅局限并滿足在現有的知識水平層面上,而是要更加關注社會的需求以及英語的發展,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積極反思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力求不斷進步。
同時,教師應當加強教學理念的培訓,轉變教育觀念,力求平衡和綜合傳統型與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實現分數提高與思維能力培養的雙贏,進一步培養出更多具有高英語水平的學生。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點滴間應當不斷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批判創造,從根本上獲得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要更加關注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只有真正實現學習動機的提升,并能夠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教師才算能夠完成預期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拉近與同學之間的距離,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并成為學生的朋友,在平時課堂中可以用英語與學生進行日常的交流聊天,例如:問學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What music are you listening ?”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詢問他們的夢想“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grow up?”等,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另外還可以設定目標,共同完成,比如讀一本英語原著課外讀物,看一部英語電影等,與學生互相分享學習成果。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任重而道遠,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相關的學科知識,更要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熱情,充分體現出英語的工具性及實用價值。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必須進行不斷地探索,與時俱進。為此,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砥礪前行,為推進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不斷創新、不斷發展而不懈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