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任務驅動模式作為一種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水平提高的教學模式在中職院校中應用廣泛,并推廣到計算機教學中。基于其定義和作用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其具體實施模式,以達到促進我國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水平穩步提高的目的。
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法一、任務驅動法的含義及必要性
任務驅動法即在計算機課程中,教學的每一個階段,從課程導入到教學反思,都把任務作為出發點和目的,也就是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計算機課程的要求,合理設置任務,督促學生完成任務,分解演示任務,總結和評價任務,將任務貫徹在教學的方方面面。
采用任務驅動法不僅能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能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會課程要求掌握的理論知識點,主動接受教師指導,同時最大程度上發揮自身的主體性,投入到任務的解決和完成過程中來,培養起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以及總結反思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學習效果的增強,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建立起自主學習的意識,主動配合教師,積極與同學交流協作,動手操作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都得到提升。在各類學校包括中職學校,在各類科目包括計算機課程中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得到極其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二、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法實施方式
(一)任務設置: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任務的設置是任務驅動法實施中的重要一環,只有設置好合理的任務才能促使學生自主投入到任務也就是學習目標的完成中來,在中職院校的計算機課程中,教師對任務設置的難度需要提前做好研究,不僅需要掌握當前課程目標下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還要考慮到中職院校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在學習PPT制作的過程中,不能盲目要求學生完成一張PPT的制作而已,而是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確定其感興趣的主題,如明星、電影、足球等,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PPT的制作,合理設計和配置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本,做好課前研究,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接下來的任務操作和完成奠定良好基礎。
(二)任務完成: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學生的學習動機被充分激發后,鑒于其年齡特點,大部分學生希望馬上投入到任務的操作過程中,這時候需要計算機教師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首先耐心講解教師參與任務的原因,即更完美完成比如一張PPT的制作需要專業人士及計算機理論知識指導和演示,這個階段的學生自控能力較弱,需要教師保證其充分理解任務的前提下進行任務操作。因此,教師需要對其進行適度約束,以免影響到大部分學生任務的完成。另外,需要教師通過異質分組達到學生互幫互助,組間同步的目的,以免造成課堂混亂,影響任務完成。教師要做好教學講解和演示,比如PPT圖片添加的步驟,邀請學生上臺操作,保證每位同學掌握后,放手讓其參與到任務也就是自己動手制作PPT中去,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做好個別教學工作,對掌握程度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掌握程度較差的學生做好進一步講解工作。同時,需要鍛煉學生總結反思能力,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比如文檔編輯的一些要點讓自己的PPT做得更完美,達到復習和鞏固舊知識,形成知識系統的效果。總之,在任務完成階段需要調整多方面因素,完成這一重點流程,促進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認識和理解。
(三)任務演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因為計算機課程的特殊性,當堂演示不僅能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在演示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再次投入到任務分解步驟中,鞏固操作技巧。同時,通過全班演示,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能夠使演示者得到啟發,彌補自身的不足,達到更完美的效果。如以主題為任務的PPT演示操作就做到了趣味性和理論性的有機統一,鞏固知識的同時也培養起學生對計算機課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對下一個任務產生極大期待,培養其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任務反思: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反思是任務驅動法的最后一步,教師應該對本節課的要點進行及時總結和反思,學生還沒培養起自主學習以及自主總結反思的習慣,容易在完成任務后遺忘,所以及時地總結、反思,能夠促使學生深入分析自身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要求,也能促使教師對本節課的學生掌握水平進行評價,為之后教學活動的進行打下堅實基礎,教師也能夠推陳出新,在以后的教學中對任務驅動法進行創新應用,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法是最適合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之一,因此應該進行大規模推廣和使用,相關教育者應該掌握其任務設置、完成、演示以及反思的基本方法,在教學中應用檢驗,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提高學生的計算機能力,為社會輸出更多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春富.“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2,(12):213.
[2]李曉華.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1):222+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