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連
現代教育觀認為,課堂教學實質上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是一個人情感交流的系統。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師生的情感因素。實踐證明,這種因素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
現代教育觀念內部動力重要因素一、在良好氛圍中培養積極情感
1.用教師的情感,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俗話說:“尊其師,信其道,”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這種特殊的本能,喚起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促使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我認為必須努力做到:第一,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在教學中,教師的情感無時不在感染學生。因此,上課時,我總是情緒飽滿,教態親切,力求語言生動形象,教學方法靈活嫻熟,用表情和語言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使學生樂于學習。
例如,學生在準備做練習時,思維正處于躍躍欲試狀態。我用充滿期望的語氣說:“下面的例題,老師先不講,讓同學們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相信你們一定會成功!”這樣,老師的期望就成為了學生的內驅力。第二,尊重學生,偏愛學困生。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去親近學生和相信學生,要處處關心、熱愛學生,切實做到循循善誘,尤其要偏愛學困生。學困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種影響,基礎差,思維習慣差,學習跟不上,怕被老師批評,同學嘲笑,自卑心理重,因此,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老師對他們必須特別關心。在教學中,我總是千方百計地用自己的情感去溝通、培養、豐富他們的感情,注意巧設鋪墊,增多層次,創設幫助學困生的條件,讓他們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之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甜美滋味,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
愛因斯坦說過:“你們所體驗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感情,就是在探索奧秘時的情感。”首先,應根據學生好奇、好學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情感,使其獲得心理滿足。其次,根據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討論,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學習發現知識規律,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情感。由于學生動手時獲得了感性經驗,加上老師的指導,師生的情感相互交融,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就不難了。
二、在美好期待中培養積極情感
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保證學生學習的重要條件。這樣以便于師生在期待中培養相互之間的積極情感。
1.運用期待,培養堅強的意志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時,我用“嘗試教學法”,有的學生在嘗試練習時,受到小數加減法的影響,錯誤地將小數點對齊。這時,學生可能被困難卡殼而失去信心。我便投以同情和理解的目光、并用鼓勵性語言提出期待:“請同學們不要灰心,先學習例題,看看例題是怎樣計算的,再與同學們互相討論,然后模仿著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相信你們能戰勝困難的!”我的期待,緩和了學生緊張的心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勇氣和信心,同時又教給他們對待學習挫折的策略。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感到在學習上“我能行”,并在實際鍛煉中磨練意志,提高他們的獨立學習能力。
2.運用期待,培養良好的性格
當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了一般情況的小數加減法,品嘗到成功的滋味時,大腦處于極度興奮狀態,容易產生安于現狀和驕傲自滿情緒。這時,我首先表揚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嚴格指出在列豎式計算中數位對齊及得數中小數點處理等問題。接著,我提出這樣的期待:“剛才你們經過認真學習,已經學會了一般的小數加減法,但是如果比較特殊的小數相加減。如整數和小數相加減:7+1.03、10-0.54、12.8-8,等等,怎樣計算呢?你們再來試試看。”我的期待,有效地防止了學生形成不良學習心態的苗頭,向學生展示了廣闊的前景,使他們認識到學習是無止境的,只有不畏艱辛,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樣,學生認真、謙虛、創新的情感便得到了培養。
三、在濃厚興趣中培養學生情感
要形成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興趣是前提。無興趣地參加各種活動,便談不上在各種活動中培養出良好的素質,也就是說,素質教育就是一句空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
1.注意優化練習,培養興趣
在訓練過程中,我還堅持以“鼓勵為主”的觀點來對待學生練習中的失敗,用表揚代替批評,尤其是千方百計地為學困生創設成功的機會,緊緊抓住他們的點滴成果作為成功的階梯,使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體驗成功的喜悅。
2.課終趣存,提高興趣
在一堂課結束時,我除了總結外,還聯系班級實際創設簡短的游戲或相應的思考題,留給學生思考回味,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情感意識。
總之,小學數學課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從班級實際情況出發,創設各種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情感的氛圍,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趣味性,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最大成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