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李興平,龍佩林
(吉首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瀏陽煙花舞龍文化及旅游價值開發研究
李 斌,李興平,龍佩林
(吉首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探析瀏陽煙花舞龍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分析其旅游開發價值,為瀏陽煙花舞龍旅游產品的開發提供策略。運用文獻資料法、昂普(RMP)分析法對瀏陽煙花舞龍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市場、產品進行分析,分析表明瀏陽煙花舞龍有著極高的旅游開發價值。建議:基于瀏陽煙花國際影響力,打造國際煙花舞龍旅游;開發煙花龍特色系列旅游產品。
瀏陽市;煙花舞龍;旅游
瀏陽煙花是湖南省瀏陽市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久負盛名,瀏陽素有“花炮之鄉”譽稱。瀏陽煙花舞龍借助瀏陽煙花的獨特技術與名譽,通過煙花與舞龍、武術的結合,迅速成為瀏陽地區的另一張名片,且獲得過第12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瀏陽煙花舞龍作為一種極具特色的體育文化,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欣賞價值,適合開發為瀏陽地區特色文化旅游產品。本文通過對瀏陽煙花舞龍文化內涵的探析,運用昂普(RMP)分析模式,對瀏陽煙花舞龍文化旅游開發等問題進行了探討,為瀏陽體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相應參考。
瀏陽煙花舞龍的形成經歷著漫長的歲月,它是舞龍運動與煙花燃放的結合體,它的形成與發展深深烙印著時代進步的痕跡。要探尋瀏陽煙花舞龍的來龍去脈,我們必須梳理 “火”與“龍”的在瀏陽地區的發展史。
最初“火”與“龍”都有著祭祀驅魔的功能,火藥的發明,預示著煙花爆竹即將誕生,最初人們認為爆竹燃放時的巨大聲響可以驅逐邪惡,《瀏陽縣志》有這樣的描述:“驚蟄之時,老人教小孩執單子爆竹,邊燃放邊念:‘驚蟄驚蟄,爆得蟲蟻筆直’祝愿當年不造蟲害”[1]。關于“舞龍”的起源,有人說起源于漢代,至今仍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他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2]。
瀏陽春節期間有獅燈、龍燈等日夜巡回登門表演等習俗。“龍”與“火”的結合,最初是瀏陽民眾驅邪逐鬼、祈求幸福必不可少的點綴品。在《瀏陽縣志》有這樣的記載:“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縣城盛行玩火龍燈,高舉‘祝融宮’(火神廟)棋牌前導,鳴長號,金鼓伴奏,各式紅色牌燈互立兩旁,‘火龍’蜿蜒騰伏,虎虎生氣。商民競相鳴炮助威,徹夜狂歡。農村各色燈舞此夜也最盛,叫做‘玩燈’”[1]。關于龍形,有這樣一段描寫:“以竹籠罩布,聯絡數丈,肖龍形,燃燈其中,數人擎舞,曰龍燈”[1]。此乃煙花龍前身。真正意義上的煙花舞龍產生于2011年第四屆中國(瀏陽)國際音樂焰火燃放比賽暨頒獎晚會,這是煙花舞龍的第一次展出。它是由400多個無味、無污染的單點煙花鑲嵌龍身,利用無線遠程電子點火設備,實現同一時間燃放,隨著隊員們的揮舞和跑動,煙花龍如行云流水,穿梭奔騰,呈現出的場面令人叫絕。
瀏陽煙花龍由最初祭祀時單獨出演的爆竹與舞龍到“燃燈其中”的火龍,再到現代的電子煙花龍的出現,這并非偶然,它是煙花生產技術進步的體現,是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與創新,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文化內涵是指文化的載體所反映出的人類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內容。瀏陽煙花舞龍是傳統運動項目結合現代煙花技術的一項團隊運動,它不僅包含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還有現代科技文化內涵。兩者的結合為傳統舞龍運動注入新鮮的血液,豐富其文化內涵。
2.1 民俗文化
煙花舞龍起源的最初動因,是為了驅趕鬼魔,感謝神靈,祈求平安。瀏陽是一個有濃厚傳統信仰的地區,祭祀儀式彌漫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但凡喪祭、安靈祭、送靈祭儀式等祭祖活動無不由煙火爆竹的參演,人們認為巨大的聲響和絢麗的彩光可以驅趕不詳之氣,保佑平安[3]。在歲時節日、添嬰、壽辰之時,人們為了傳達喜慶,感謝神靈庇佑,燃放煙花,表演舞龍。煙花舞龍的出現摒除了一些低俗的鬼魔、神靈文化,更多的是表達人們對喜慶之事的歡喜,對美好生活的祝愿。煙花龍代表著喜慶,每逢正月十五玩龍燈時,所有的煙花龍都會出來拜年,接待者要答紅包,燃鞭炮。在舞龍時由接龍方點燃直接甩在龍身,一般燃放的花炮越多表示接待方對龍越虔誠越歡迎。火龍每到一處人們都會饒有興致地圍觀。
2.2 技術文化
技術是人的創造,它同人的精神世界有機地交融在一起構成了技術文化,技術文化是人化了的自然之變,是人的意識對象化的過程,是人的精神見之于物的創造性過程[4]。煙花舞龍的技術文化主要由傳統舞龍技藝與現代煙花制作工藝兩部分組成,是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文化交織在一起的特殊文化現象,同樣是人類更好地改進學習、生產力和行為的表現。它的出現在一定意義上對當下技術文化危機中的人的關注,通過人類實踐活動的表象,達到對人的終極問題的沉思。
2.3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類在從事物質文化基礎生產上產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是人類各種意識觀念形態的集合[5]。它是人類物質文化不斷推進的內在動力。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 是一種精神、祈求、寄托和祝福, 是華夏民族勤奮、勇敢、奮進、進取、堅毅和拼搏精神的象征[6]。瀏陽煙花舞龍凝聚著濃厚的精神文化,包含著該地區社會成員對煙花制作技術不斷突破的進取精神,對地區煙花企業發展與宣傳的自覺精神,對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與傳播的創新精神等。
2.4 創意文化
創意是打破常規的哲學,是破舊立新的創造與毀滅的循環,是思維碰撞,智慧對接,是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想法[7]。它通過創新思維意識,進一步挖掘和激活資源組合方式進而提升資源價值的方法。自身的創新性、文化性、高附加值性、強輻射性等特征,對擴展體育旅游資源范圍、提升旅游產品范圍、優化產業結構具有重大意義。瀏陽煙火舞龍無疑是一種創意文化,它打破了傳統的舞龍形式,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它借助瀏陽本地區極具盛名的煙花加以襯托,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煙花舞龍,它是利用傳統舞龍與煙火兩種舊元素的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元素。把已知的、原有的元素打亂并重新地進行各種形式的排列組合形成一個新元素。
昂普(RMP)分析法是由旅游學者吳必虎提出對旅游產品開發的分析方法,主要對旅游資源分析(Resource Analysis)、市場分析(Market Analysis)和產品分析(Product Analysis)。該模式對體育文化類旅游資源的評價、開發和規劃起到了較好的指導作用,被許多學者應用于旅游產品開發研究[8]。利用昂譜(RMP)分析模式(圖2)對瀏陽煙花舞龍旅游文化進行分析,據此提出瀏陽煙花舞龍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總體框架與具體策略。

圖2 RMP(昂譜)分析模式 (吳必虎,2001)
3.1 瀏陽煙花舞龍旅游資源(R性)分析
旅游資源是開發旅游產品的基礎,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屬性是其理論核心,只要是具有開發為旅游產品的潛力的事與象,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皆可視為旅游資源[8]。瀏陽煙花舞龍作為體育文化旅游資源,是吸引旅游者的客體,是旅游活動得以開展和旅游產品得以開發的原料和基礎。
瀏陽市自然資源優勢明顯,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市域內嶺谷平原相間,形成了三個較大的盆地和一個瀏陽河谷,十分適宜開展觀光、休閑、度假類旅游活動。瀏陽市旅游資源豐富,有著名的“瀏陽八景”以及其他各種秀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瀏陽豐富的人文資源,良好的旅游基礎優勢,充足的客源市場為瀏陽煙花舞龍旅游發展提供了條件,社會經濟發展優勢。瀏陽煙花舞龍無疑可以借助這些現有的旅游資源開發極具特色的體育文化旅游產品,如在大圍山、道吾山、皇龍峽、古風洞、石牛寨、石柱峰、周洛峽谷等自然旅游景點開發煙花舞龍資源。瀏陽還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如胡耀邦、譚嗣同、王震故居,秋收起義紀念館等。基于原有資源上進行煙花舞龍體育文化滲透,豐富旅游形式,推動體育、文化與旅游聯姻。
3.2 瀏陽煙花舞龍旅游市場(M性)分析
市場是旅游業發展的原動力和最終決定因素,旅游市場需求是確定旅游開發方向的一個重要途徑。瀏陽市面積為5 007km2,地處湖南省東北部,東與江西銅鼓、萬載、宜春、萍鄉為鄰,南與株洲、醴陵相接,西連長沙,北靠平江。處于長、株、潭城市圈“金三角”輻射地帶,瀏陽河貫穿全境。同時也是湘贛交匯區重要的區域性中心,有著良好的交通環境[9]。在這種地理環境下,為瀏陽煙花舞龍旅游開發有提供著極為廣闊的市場。據近6年的瀏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旅游接待人數570萬人次,收入35億元;2011年旅游接待人數702.1萬人次,收入47.89億元;2012年旅游接待人數898萬人次,收入82.2億元;2013年旅游接待人數1 033.3萬人次,收入100.48億元;2014年旅游接待人數1 268.73萬人次,收入123.95億元;2015年旅游接待人數1 443.1萬人次,收入146.2億元。旅游接待人數及旅游收入逐年呈上升趨勢(如圖3)。

圖3 2010-2015年瀏陽旅游人數及收入
3.3 瀏陽煙花舞龍旅游產品(P性)分析
旅游產品開發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特色和創新是其開發成功的關鍵。瀏陽煙花舞龍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是地方特色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組合的新血液,其旅游產品資源的開發必須緊繞地方特色與自身優勢。
近年來瀏陽正以“大旅游”的觀念來推動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的深度融合,積極扶持和推進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瀏陽煙花舞龍旅游項目也正借著這股“春風”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同時積極做好煙花龍與民間將軍廟會、財神廟會、花炮文化主題公園以及花炮之源·大瑤李畋文化節、房車展示交易會等系列活動互動,積極搭建旅游節會平臺。
根據現今瀏陽旅游資源特點及市場需求,將瀏陽煙花舞龍旅游產品的開發與大眾健身運動、節慶活動、體育表演、旅游觀光、休閑體驗緊密結合起來,構建煙花舞龍民俗表演系列、游客體驗系列、電玩游戲系列及旅游購物四大系列旅游產品,優化現有的旅游線路,強化創意,逐步形成具有瀏陽煙花舞龍的旅游品牌。
基于瀏陽煙花舞龍R-M-P分析,構建瀏陽煙花舞龍旅游開發的總體框架(圖4)。

圖4 瀏陽煙花舞龍旅游開發的總體框架
瀏陽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人流量大、旅游客源地廣,這些無疑為瀏陽煙花舞龍旅游市場的拓展
帶來機遇。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核心是旅游產品,而旅游資源是旅游產品形成的基礎和原料。瀏陽地區有關煙花舞龍運動的旅游資源豐富,且本身有著十足的新穎性,為煙花龍旅游產品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4.1 堅持“四項”原則,開發特色產品
基于以上RMP分析,筆者認為瀏陽煙花舞龍旅游開發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一是文化性原則。圍繞瀏陽煙花舞龍的文化內涵進行產品設計、開發,創立瀏陽煙花舞龍旅游產品的內涵與品位。二是參與性原則。瀏陽煙花舞龍作為一項體育文化旅游產品,在設計、開發方面要力求超越傳統的舞龍表演式、觀賞式的靜態旅游,向參與式、體驗式的動態旅游提升,使游客“事事可參與,處處可游戲,時時會心動”。三是獨特性原則。基于瀏陽煙花舞龍的獨特性,旅游產品的開發突出地方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四是多樣性原則。旅游產品上做到的多樣化、層次化、主題化,以滿足多層次、各年齡旅游者需求。在以上四個原則指導下,以現有資源為基礎,把握旅游市場需求趨勢,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開發適宜性(適銷對路)旅游產品,摒棄由開發盲目性所致的資金、資源浪費,從而保證開發效益的最大化。從而構建煙花舞龍民俗表演系列、游客體驗系列、電玩游戲系列及旅游購物系列四大系列旅游產品(如表1)。

表1 瀏陽煙花舞龍旅游產品系列
4.2 基于瀏陽煙花國際影響力,打造國際煙花舞龍旅游產品
隨著經濟的進步,旅游事業飛躍發展,旅游在人們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提升,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地理差異,促使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旅行。瀏陽煙花舞龍旅游產品的開發不僅要吸引國內旅客,更要放遠目光,打造出屬于瀏陽煙花舞龍的國際旅游產品。據調查,從1991年開始,瀏陽致力于擴大經濟發展的外向度,成功地組織了多次“中國瀏陽國際花炮節”,到去年已經是第十二屆了。瀏陽煙花,屬瀏陽市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瀏陽制作煙花爆竹,久負盛名,素有“花炮之鄉”譽稱。曾獲法國摩納哥世界焰火大賽第一名,為中國馳名商標、世界知名品牌,國際影響力極大。瀏陽煙花舞龍可借助瀏陽煙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結合自身特色,組建瀏陽煙花舞龍隊伍,每逢“中國瀏陽國際花炮節”進行表演宣傳,打造國際煙花舞龍旅游產品。如:中國瀏陽煙花舞龍隊、國際煙花舞龍套路、瀏陽煙花龍雕塑等。
瀏陽煙花舞龍作為一種極具特色的體育文化,集歷史文化、藝術欣賞、現代科學技術價值為一身。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與現代科技文化內涵集于一身的瀏陽煙花舞龍,利用RMP分析法,對瀏陽煙花舞龍的旅游資源、市場和產品進行分析,分析表明瀏陽煙花舞龍有著極高的旅游開發價值。但分析過程中也不免發現其一些困難,如煙花舞龍核心旅游產品的開發與市場的定位等。但我們只要把握煙花舞龍旅游市場需求趨勢,把握其特色,合理的形象與理念設計,借助瀏陽煙花本身的影響力,加大對瀏陽煙花舞龍的宣傳,開發適宜性旅游產品,摒棄由開發盲目性所致的資金、資源浪費,才能保證瀏陽煙花舞龍旅游產品開發效益的最大化。
[1] 湖南省瀏陽市地方志編委會.瀏陽縣志[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4:788-820.
[2] 凌飛鴻.瀏陽舞龍文化及其社會價值研究[J].中國商界,2011(4):380-381.
[3] 譚仲池.星空的燦爛詩畫——中國花炮源起與瀏陽花炮發展[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4-14.
[4] 曾鷹.技術文化意義的合理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09:15-33.
[5] 趙桂英.試論市場經濟與精神文化的關系[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2,32(5):17-20.
[6] 張吾龍,杜曉紅,邵磊.舞龍運動的文化底蘊及其社會價值[J].體育文化導刊,2007(4):90-91.
[7] 李杰.品牌審美與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8] 雷波.我國體育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8):22-25.
[9] 張鴻.對湖南瀏陽市鄉村旅游開發的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09,28(11):54-56.
Research on Culture of the Fireworks Dragon Dance and its Tourism Develop Value in Liuyang
LI Bin,LI Xing-ping,LONG Pei-lin
(Scientific Sports Colleg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China)
Based on exploring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the fireworks dragon dance in Liuyang, the paper analyzes tourism development value of the fireworks dragon dance so as to provide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ducts of the fireworks dragon dance in Liuyang. Literature data method and RMP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culture and tourism resources, market and products of the fireworks dragon dance in Liuya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remark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value of the fireworks dragon dance of Liuyang. Therefore, ow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that the fireworks dragon dance has, it is advisable to construct the international fireworks dragon dance and develop a series special products about fireworks dragon.
Liuyang; fireworks dragon dance; tourism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XTY003);武陵山區生態文化與居民健康促進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招標項目(15jdzb052);國家體育總局民族體育重點研究基地項目(16JDZB009)
2017-03-03
李 斌(1993-),男,湖南瀏陽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
1004-3624(2017)05-0046-04
G80-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