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李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江蘇 常州 213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50例圍術期護理分析
高 李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 以5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患者為例,探究其圍術期護理措施。方法 將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治療的50例患者納入研究,實施優質圍術期護理干預,記錄手術結果。結果 手術成功率為100%,下床活動時間為(9.61±3.48)h,腸道恢復時間為(15.20±2.95)h,術后住院時間為(3.52±1.74)天,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00%,經對癥處理后有效緩解。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可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值得采納應用。
腹腔鏡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取石術;圍術期護理
膽囊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組織器官,是位于肝臟后方膽囊窩內的梨形囊袋構造,具有儲存、濃縮膽汁的功效[1]。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膽囊疾病,常合并有膽總管結石,可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進行治療。此次以50例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的患者為例,旨在探究其圍術期護理措施,結果如下。
1.1 基本資料
將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治療的50例患者納入研究,患者基本資料為:男28例,女22例;年齡18~80歲,平均年齡(49.53±11.72)歲。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均經CT及磁共振胰膽管呈現技術確診,接受LC+LCBDE手術治療;②在臨床上表現為發熱、腹痛、嘔吐、腹部包塊等癥狀,部分患者合并有黃疸;
(2)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②意識障礙患者。
1.3 方法
1.3.1 術前護理
在患者進行手術前,給予優質術前護理服務,其具體內容為:(1)協助患者完成各項常規檢查,并做好特殊檢查的護理,如CT,ERCP等;(2)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和病歷信息。在手術治療方案確定后開展術前準備工作,閱讀患者病歷了解患者的治療過程和各項檢查結果,明確患者有無用藥禁忌癥,同時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家庭結構,明確圍術期陪護人員,制定圍術期護理方案;(3)術前生活指導:告知患者術前注意事項,向患者介紹手術治療流程和目的,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同時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選用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豐富維生素的半流質或普食,少量多餐,急性發展期的患者須禁食,加強營養供應,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提高對手術的耐受性,同時可根據患者的生理狀態靜脈滴注氨基酸、脂肪酸等藥物,保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4心理護理干預:與患者進行良好地溝通,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讓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形態接受手術;5術前準備:遵醫囑完成術前常規準備,藥物試驗,術前用藥等;告知患者手術和麻醉方式;指導患者有效深呼吸,有效咳嗽;告知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的方法;指導患者術前禁食8~12 h,禁飲4~6 h,;術前充分休息;術晨備皮,測量生命體征,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告知患者取下活動義齒,金屬飾物等,更換手術衣,指導患者排尿排便;遵醫囑予術前置胃管,填寫核對病區與手術室交接單,與手術室人員共同核對病人信息。
1.3.2 術后護理
優質的術后護理能夠促進手術創口愈合,縮短住院時間,具體方案如下:(1)體位護理:麻醉清醒血壓平穩后,讓患者改半臥位休息,患者因麻醉反應引起惡心嘔吐時,指導其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誤吸;保持呼吸道順暢,避免呼吸道刺激引起劇烈咳嗽影響傷口。(2)病情觀察: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腹部體征,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觀察記錄大便顏色及監測血清膽紅素變化情況。(3)引流管的護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暢,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性狀,評估有無出血或膽漏。(4)活動:術后6 h若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據患者耐受能力,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促進腸道.膀胱各臟器功能的恢復。(5)疼痛護理:根據疼痛評分量表評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相應措施。評分<4分,安置患者選擇舒適的體位休息,聽輕音樂,多與患者溝通,分散其注意力,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依次放松身體各個部位,緩解疼痛;評分≥4分時,匯報醫生,遵醫囑予患者止痛劑。(6)飲食:禁食胃腸減壓期間,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給予營養支持,待患者腸道功能恢復后,按照“飲水→流質→半流質→軟食”的順序逐漸改變食物種類,少量多餐,低脂飲食,保持營養均衡。
此次共50例患者,手術成功率為100%,下床活動時間為(9.61±3.48)h,腸道恢復時間為(15.20±2.95)h,術后住院時間為(3.52±1.74)天,術后發生惡心嘔吐2例(占比4.00%),切口滲血2例(占比4.00%),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00%,經對癥處理后有效緩解。見表1。
表1 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圍術期護理指標情況分析(±s)

表1 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圍術期護理指標情況分析(±s)
手術成功[n(%)]下床活動時間(h)腸道恢復時間(h)術后住院時間(h)并發癥[n(%)] 50(100.00)9.61±3.4815.20±2.953.52±1.744(8.00)
LC+LCBDE手術是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首選治療方式,術后患者由于手術會產生劇烈的疼痛,影響到其心理狀態,繼而影響到手術治療效果。在手術治療期間,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緩解術后疼痛,改善預后,縮短住院時間,幫助患者早日康復[3]。此次以50例患者為例,LC+LCBDE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手術成功率為100%,大部分患者在術后12h內即可恢復下床活動,1周之內基本上可出院。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可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采納應用。
[1] 冉香竹.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聯合膽管鏡行膽總管探查取石術的手術配合[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3):4738-4739.
[2] 楊德盈.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取石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24(08):1093-1096.
[3] 張 璐.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6,21(01):79-80.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2.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