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琦
(天津泰達醫院,天津 300457)
護理干預在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觀察
于 琦
(天津泰達醫院,天津 300457)
目的 探究護理干預在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臨床護理效果及其應用價值。方法 在2016年2月~8月期間實施本次研究,選取我院ICU病房該期間收治的60例行機械通氣患者,之后將此次所選患者依據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等兩個不同組別,各組病例數均為30例,同時在患者接受臨床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分別由護理人員給予其不同的護理服務,其中前組別患者均行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后組別患者則單純行常規護理,護理后觀察并對兩種不同護理服務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 經臨床相應護理后,研究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P<0.05),指標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同時,研究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各指標數據比較均存在統計學差異。結論 ICU病房機械通氣患者采用適當的護理干預,可有效縮短其機械通氣時間,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并降低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從整體上來講護理效果良好,臨床可廣泛推廣與應用。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護理干預;應用觀察
以目前臨床中對于ICU機械通氣護理工作的研究成果為基礎,我院為進一步研究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有效預防與護理措施,特選取該科室60例機械通氣患者參與此次研究,研究結果滿意,現將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活動主要于2016年2月~8月期間開展,從我院ICU同時期收治的機械通氣患者中任意選取60例作為此次研究病案,其中本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病例數分別為36例與24例,患者年齡為2~72歲,平均年齡為(34.7±3.6)歲,機械通氣時間為2~12天,平均時間為(4.2±1.3)天,原發病類型:休克16例,多發病外傷30例,中毒8例,顱腦損傷6例。同時,為明確研究結果,特將該組患者依據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均30例,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接受ICU常規護理,如病房基礎性護理、衛生護理、用藥護理等。于此基礎上,護理人員給予研究組患者加用護理干預,其護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依照無菌操作標準定期對病房消毒,尤其是呼吸機管路更要徹底消毒,預防患者交叉感染。每天打掃病房衛生,保持室內干凈、整潔,并控制適宜的室內溫度與濕度,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②呼吸機與呼吸道護理: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及時清理呼吸機管道內污染物,定期對濕化罐與霧化器內的液體進行更換并給予終末消毒。同時,濕化患者呼吸道,保持其呼吸道暢通,并依據患者實際情況行吸痰處理,控制吸痰時間≤15s,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一旦發生異常需及時匯報醫師處理。③飲食護理:依據每位患者病情變化為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給予其營養支持,以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力,促進其病情快速恢復。④體位護理與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依據患者實際情況指導其取半臥位,將床頭抬高30~40°,避免誤吸或反流,控制感染;同時,當患者清醒后,護理人員需多對其進行指導,使其能夠通過簡單的肢體語言表述問題,并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必要時給予其心理疏導,以增強其自信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護理后,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情況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等。其中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均由我院自行設定并實施,均通過問卷法調查患者對本次研究中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問卷判定標準可分為滿意、一般滿意與不滿意等3個項目,具體計算方法為:護理滿意度=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計學數據分析與處理
詳細收集并整理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所有數據資料,均利用軟件SPSS 19.0對其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與處理,其中研究資料中的計量類數據與計數類數據分別通過t和卡方檢驗,若數據檢驗結果顯示P<0.05,表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機械通氣時間
觀察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ICU機械通氣時間,經數據資料收集和整理發現,研究組患者平均機械通氣時間為(22.1±1.0)天,對照組患者平均機械通氣時間為(32.5±2.4)d,該指標數據組間比較,P<0.05,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2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與患者護理滿意度
觀察并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經資料歸納、總結可知,研究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且該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兩項指標數據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 [n(%)]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目前臨床ICU機械通氣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一旦患者發病,輕者可加重患者原有病情,延長其機械通氣時間與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重則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危害性極大;故ICU機械通氣患者的病房護理干預非常必要,適當、有效的護理服務對減輕患者病情,縮短其機械通氣時間,降低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以及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我院為探討ICU機械通氣患者的最佳護理方法,特選取該科室符合條件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于對癥治療基礎上分別對其實施不同的護理服務開展分組對比,最終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等多項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均P<0.05,數據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
總而言之,于ICU機械通氣患者護理工作中科學應用護理干預,患者機械通氣時間較短,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情況較少且護理滿意度較高,護理措施實施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價值高。
[1] 毛欣榮.護理干預在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01):1293-1294.
[2] 宋曉慧.護理干預在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09):104-105.
[3] 劉 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預防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價值[J].醫學信息.2015,(34):169-170.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5
B
ISSN.2095-8803.2017.1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