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偉莉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胃腸外科,江蘇 蘇州 215131)
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對腸道術后患者腸道排氣的影響
蔣偉莉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胃腸外科,江蘇 蘇州 215131)
目的 研究分析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對腸道術后患者腸道排氣的影響。方法 從我院收治的胃腸道患者中選取68例進行研究分析,隨機分為觀察組(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措施,34例)和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34例),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指標和對護理滿意程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者術后腹脹程度、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護理質量總評分分別為(1.1±0.8)分、(28.5±4.4)h、(16.4±3.2)h、(95.3±3.3)分,均同對照組患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 需胃腸道手術患者術前采用胃腸道護理干預措施不但能減輕患者腹脹程度,縮短肛門排氣時間和腸鳴音時間,還能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
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常規護理措施;胃腸道手術;腸道排氣
胃腸道手術為有創手術,待麻醉完全清醒后不能夠立即進食,需要等排氣,患者方可以禁食,有利于于患者機體恢復。但實際在臨床上,患者術后極易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惡心、腹脹、嘔吐等,影響患者術后進食狀況[1]。常規臨床上,患者術后會采取延長禁食時間,通過腸外營養支持方法來保障患者營養狀況,并在該種情況下通過灌腸、腸蠕動藥物等緩解患者不適癥狀。為有效減緩患者術后胃腸道不適癥狀,可采用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護理,便于促使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早日恢復[2]。
1.1 臨床資料
從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胃腸道患者中選取68例研究,并隨機將他們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齡為46~70歲,平均年齡(58.1±4.5)歲;胃大部分切除術、結腸癌根治術、疝氣無張力修補術分別為16例、10例、8例;對照組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齡為47~70歲,平均年齡(58.4±5.1)歲;胃大部分切除術、結腸癌根治術、疝氣無張力修補術分別為15例、10例、9例。本次研究選取患者的年齡、性別和手術方法等基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護理,(1)心理護理,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加上治療方式選擇手術治療,難免會產生恐懼、緊張、焦慮等心理,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情況,對其進行心理護理,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2)運動指導,護理人員鼓勵患者多參加一些能進行的鍛煉活動,如四肢伸展、關節屈伸等,患者身體允許時,鼓勵其下床運動,從而加快患者食物消化。(3)飲食指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干預,指導患者多食用新鮮蔬菜,盡量少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4)生活指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指導,引起規律生活,并戒煙酒。同時要囑咐患者按醫囑用藥。
1.2.2 觀察者
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包括,(1)備好灌腸溶液,以0.1%~0.2%的肥皂水和生理鹽水為灌腸溶液,將其溫度控制在39℃~41℃,灌腸溶液量為500~1000 mL。(2)保護患者隱私,囑咐患者關好門窗,并叮囑患者脫褲至膝部,暴露臀部,并保持左側臥位。(3)將灌腸筒掛在相應的輸液架上,橡膠管前段放在彎盤中。對肛管前段10~15 cm進行潤滑,將肛管尾端和橡膠玻璃接管連接好,排盡管內氣體,并用止血鉗將肛管夾緊。(4)分開患者臀部,暴露肛門,指導患者深呼吸,將肛管緩慢插入直腸,固定好肛管,將止血鉗打開,緩慢輸入灌腸溶液。(5)把控灌腸液體的流動速度和數量,如果患者出現便意等不適,需降低灌腸筒的高度,來降低灌腸溶液輸入速度。(6)灌腸溶液快流完時,夾閉橡膠管,用衛生紙將貼近患者肛門,并將肛管包住,緩慢拔出彎曲肛管。(7)囑咐患者保持平臥5~10 min。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后指標(腹脹程度、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和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觀察,患者及其家屬護理質量評分越高證明對護理越滿意[3]。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s),t檢驗;計數資料百分比,2檢 驗。P<0.05相比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程度、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
觀察組患者者術后腹脹程度、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分別為(1.1±0.8)分、(28.5±4.4)h、(16.4±3.2)h,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程度、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
2.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總評分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s,分)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s,分)
組別 服務態度 服務及時性管理規范性 綜合素質 病房環境 總評分觀察組 23.8±0.824.0±0.219.5±0.514.1±0.713.9±1.195.3±3.3對照組 20.3±0.721.4±1.015.7±0.811.3±0.510.4±0.979.1±3.9
全身麻醉措施在腹腔非胃腸道手術中會給患者副交感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術后過度激活內臟交感神經系統會抑制患者胃腸動力。除此之外,還會影響患者術后腸道功能,導致患者出現腹痛、腹脹等不良反應[4]。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術后腸道功能恢復具有顯著作用,減輕患者術后胃腸道不適感。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腹脹程度、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分別為(1.1±0.8)分、(28.5±4.4)h、(16.4±3.2)h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臨床中研究證明,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措施能顯著縮短胃腸道患者術后腹脹程度、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且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相比有顯著差異性,P<0.05。綜上所述,胃腸道患者采用術前胃腸道護理干預措施護理能顯著改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預后,并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
[1] 王建平,黃凌云,姜 益,等.舒適護理干預對胃腸道手術患者胃腸蠕動功能恢復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4):69-71.
[2] 謝麗娟,林春榮,王綠存.護理干預對腹膜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3(16):1801-1803.
[3] 付正英.胃腸道術后實施中醫護理干預對患者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3):137.
[4] 劉 迪,甘慧玲,童巧薇.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胃腸道手術患者術后胃腸蠕動功能和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6):114-116.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1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