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敏,來 明
(1. 重慶市兒童愛心莊園,重慶 400026;2. 重慶市奉節縣中醫院,重慶 404600)
·兒科護理·
康復護理用于福利院腦癱患兒康復中的臨床效果
來 敏1,來 明2
(1. 重慶市兒童愛心莊園,重慶 400026;2. 重慶市奉節縣中醫院,重慶 404600)
目的 著重于分析福利院腦癱患兒運用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腦癱患兒按隨機數字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試驗組采用康復護理,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的肢體康復評分、護理總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7.5%,肢體康復評分為(251.3±8.6)分,生活質量評分為(9.2±0.3)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康復護理有助于提高腦癱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與肢體康復評分,臨床應用價值極高。
福利院;腦癱患兒;康復護理;臨床效果
目前本院主要采用傳統護理、康復護理等方式對腦癱患兒進行護理。本次選取80例腦癱患兒進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討康復護理對其護理總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與肢體康復評分的影響,結果所獲頗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間我院的腦癱患兒,選取例數為80例,按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試驗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15±0.62)歲。對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2.2 ~5.9歲,平均年齡(3.12±0.65)歲。試驗組患兒的基本資料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可用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給予心理護理、安全防護、飲食指導、姿勢矯正、肢體關節被動活動等常規性腦癱康復護理措施,從而促進患兒生活質量與自理能力的提升。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康復護理,具體如下:①口腔功能鍛煉:護理人員需要在口腔功能鍛煉中對患兒進行一對一輔導,應訓練其牙齒、嘴唇、舌頭等方面的協調運動,指導其進行唇齒舌等動作,包括碰唇、鼓腮、撅嘴、圓唇、張嘴、唇齒輕咬、齜牙等,需要幫助患兒掌控發音時的雙唇控制動作,使其領會卷舌、平舌、伸舌等方面的運動,進一步提高其舌頭協調能力與運功功能,在指導過程中適當的給予患兒鼓勵、表揚及獎勵,在患兒不能完成指定動作時耐心的輔導其學會口腔運動動作,在飲食方面采用肉干、蔬菜、水果幫助患兒增強咀嚼功能與吞咽功能,改善其口腔運動功能,提高其營養水平[1]。②呼吸鍛煉:為幫助腦癱患兒提高對氣流與聲帶的控制能力,需要指導其深呼吸將氣流平緩的均勻的呼出,采用手勢、數字或語言控制呼吸節奏,借助這種呼吸訓練的方法進一步提升患兒的發音能力,在訓練過程中感到枯燥時可采用輔助物件提高患兒對訓練活動的依從性,常用物件為乒乓球、羽毛、哨子、吹彩紙、風車、口琴等[2]。③發音訓練:由于腦癱患兒構音水平、發音能力各異,因此需要進行不同階段的發音訓練,部分尚有語言表達能力而存在構音障礙的患兒需要開展針對性的構音訓練,采用讀唇訓練的方法糾正其發音錯誤,訓練者需要運用洪亮清晰的聲音提示患兒正確的發音,同時觀察其舌頭和嘴唇的位置,指導其進行模仿學習,需注意語速不能過快,發音字數不能過多,目的是為了讓患兒能夠準確的發出每一個字音,面對暫無語言表達能力的患兒需要開展發音訓練[3],對其音素發音、音節、單字、單詞、短句、短語進行訓練,要求患兒循序漸進、反復聽、反復讀,在發現其發音錯誤時及時糾正,幫助其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使其能夠朗誦詩詞、兒歌,進一步增強患兒的信心,增加其語言表達流利程度[4]。④認知訓練:按照患兒的認知能力與智力發育水平對其開展認知訓練,采用益智玩具、完成指令動作、記憶訓練、數數、分類各類顏色卡片、圖片配對等方法,對患兒的思維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記憶力進行訓練[5]。
1.3 觀察指標
采用上述兩種方法進行護理后,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包括:①護理總有效率:采用Ridit分析,經護理后肢體活動、認知、語言等功能與肌張力恢復正常為顯效,有所改善為有效,未見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肢體康復評分:參照GMFM(肢體粗大運動功能88項評分量表)對患兒完成的各項動作評分,可按要求完成為3分,部分完成為2分,完成開始動作為1分,不能完成為0分;③生活質量評分:我科參照WHO QOL-BREF的相關標準自制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同時對患者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評價,每項2分,共1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采用x2檢驗;總體療效分析采用Ridit分析。P<0.05,表示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比較
試驗組40例腦癱患兒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腦癱患兒護理總有效率分析 [n(%)]
2.2 兩組患兒肢體康復評分比較
與護理相比,兩組肢體康復評分都有顯著性提高(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肢體康復評分相比,試驗組40例腦癱患兒肢體康復評分更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2所示。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2 兩組肢體康復評分分析(±s,分)
表2 兩組肢體康復評分分析(±s,分)
注:^表示與護理前P<0.05,&表示與對照組護理后P<0.05。
組別(n=40) 時間 腹后 腹前 屈曲 伸直 肢體康復評分試驗組 護理前 25.4±3.8 25.3±5.2 23.2±6.7 22.7±3.4 85.3±6.4護理后 62.3±5.9&^ 63.5±4.1&^ 74.6±5.2&^ 76.4±4.5&^ 251.3±8.6&^對照組 護理前 25.5±3.7 25.5±5.3 23.3±6.2 23.6±2.4 85.6±5.9護理后 32.5±4.6^ 29.4±6.7^ 36.1±5.5^ 29.3±3.6^ 132.4±6.8^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s)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s)
注:#表示與對照組P>0.05,*表示與對照組P<0.05,※表示對照組與護理前P>0.05。
組別(n=40) 情緒功能(分) 社會功能(分) 軀體功能(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試驗組 1.1±0.2# 1.7±0.2* 1.1±0.3# 1.6±0.3* 1.2±0.2# 1.7±0.1*對照組 1.1±0.1 1.3±0.2※ 1.1±0.2 1.2±0.4※ 1.1±0.3 1.2±0.3※組別(n=40) 角色功能(分) 認知功能(分) 總體健康(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試驗組 1.2±0.3# 1.6±0.2* 1.1±0.1# 1.7±0.1* 5.7±0.8# 9.2±0.3*對照組 1.2±0.2 1.4±0.3※ 1.2±0.1 1.5±0.6※ 5.6±0.9 6.4±0.5※
小兒腦癱為多因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性綜合征,對患兒智力、運動功能與語言功能的發音造成嚴重的阻礙,同時為家庭與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6]。很多的腦癱兒童存在語言發育遲緩,包括語言表達障礙、構音障礙、理解障礙、言語障礙,可繼而引起聽力、運動、智力等多功能障礙,故語言鍛煉在腦癱兒童康復訓練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有研究表明,語言認知鍛煉對腦癱兒童的智力發育與神經有促進作用,對其肢體運動、生活質量也存在改善作用[7]。在臨床護理當中,由于語言遲緩發育能夠誘發交流、理解、語言表達、注意力等多方面障礙,因此語言訓練除了教會患兒正確發音說話,還要提升其認知理解能力,故康復護理需要結合口腔功能鍛煉、呼吸鍛煉、發音訓練、認知訓練,在訓練發音、構音、語言表達、語言理解、注意力、認知等多方面進行鞏固與加強,幫助患兒提升社會適應性、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8]。
由上述結果可知:采取康復護理的試驗組的40例腦癱患兒護理總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肢體康復評分分別為97.5%、(9.2±0.3)分、(251.3±8.6)分,明顯優于采取傳統護理的對照組的護理總有效率72.5%、生活質量評分(6.4±0.5)分、肢體康復評分(132.4±6.8)分,說明康復護理對腦癱患兒肢體活動功能、認知功能、語言功能、肌張力的恢復極有幫助,對其生活質量的改善與肢體康復評分的提高作用顯著。
綜上所述,給予腦癱患兒應用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提升其護理總有效率,也提高其生活質量評分、肢體康復評分,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 孟亞楠.康復護理對福利院腦癱患兒的康復效果探索[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12(23):117-118.
[2] 余巧文,馮秋紅,杜余芬.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出血患者心理及并發癥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12(24):118-120.
[3] 譚星蓮.心理護理干預對福利院腦癱兒童康復訓練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36(04):232-233.
[4] 張宗紅,彭小燕,曾惠英.語言認知訓練在腦癱患兒肢體康復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09(02):145-146.
[5] 溫玉群,梁麗群,薛麗葵.綜合護理干預對腦癱患兒運動能力的效果觀察[J].華夏醫學,2016,02(42):116-118.
[6] 曾 敏.腦癱兒童康復護理中引導式教育理念護理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04:44-45,48.
[7] 劉梅香,梁燕芳,郭惠萍.康復護理在小兒腦癱流涎治療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0(04):161-163.
[8] 龍 環,戴 靜,習覺之.兒童康復“三重奏”福利服務得提升[J].社會福利,2013,12(02):27-28.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74
B
ISSN.2095-8803.2017.1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