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蘊潔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第三人民醫院,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10)
分析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46例小兒過敏性紫癜護理的有效性評價
李蘊潔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第三人民醫院,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10)
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小兒過敏性紫癜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在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期間于我院就診,確診為小兒過敏性紫癜患者,共計46例。將患者按入院順序編號,隨機分成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對照組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的實驗組,各23人,觀察兩組患者為期3周的護理效果,統計兩組病例滿意度、預后指標等,予以比較。結果 對照組23例患者中完全治愈率為47.83%,滿意度為43.48%,實驗組23例患者中完全治愈率為78.26%,滿意度為82.61%,實驗組的治愈率和滿意度都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治療效果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 予以綜合治療的同時,通過展開優質護理,過敏性紫癜患兒的疾病有明顯的改善,提高了治愈率,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病率,同時提升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推薦應用。
過敏性紫癜;優質護理模式;小兒患者
過敏性紫癜是指侵犯身體的毛細血管和細小動脈的過敏性血管炎,這種疾病在青少年和兒童中較為常見,且3~7歲年齡段的兒童是這種的多發區。臨床表現為非血小板減少,伴隨著頭痛、腸胃不適、發熱、關節紅腫疼痛等癥狀,更有甚者出現腎功能的損壞和衰竭,伴隨尿血和蛋白尿。目前,小兒過敏性紫癜的主要治療形式是以抗過敏為主,臨床護理為輔。本文旨在研究采取科學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小兒過敏性紫癜患者的臨床效果,提升其護理滿意度,同時進一步改善預后指標。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于我院確診為小兒過敏性紫癜患者作為實驗的對象,共計46例,具體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以2014年10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確診為小兒過敏性紫癜的4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參與。采用隨機抽樣的形式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23例,男14人,女9人,年齡2~14歲,平均年齡(5.3±3.1)歲。實驗組23例,男12人,女11人,年齡1~13歲,平均年齡(5.4±3.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臨床治療和護理手段,在予以相關身體檢查、化驗,安置病房和介紹疾病信息,同時展開飲食干預,健康教育以及用藥指導工作等。實驗組則在常規治療和基礎護理上,增加優質護理。
1.2.1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熱情主動向接待患兒和家屬,進行自我介紹,初步介紹優質護理模式和護理流程,消除患兒和家屬對疾病的恐懼,緩解心理壓力,積極交流和溝通,取得患兒及家屬的好感和信任,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同時,在院期間要密切留意患兒心理狀態,一旦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應當及時給予主動關心詢問,認真傾聽,排憂解惑和心理疏導。
1.2.2 身體護理
保持病房合適的溫度和適度,維持病房干凈整潔,空氣流通。因小兒過敏性紫癜疾病的特殊性,患兒皮膚輕者可能會出現皮疹和小瘀點,重者則會有水皰、血皰等。應當注重保持皮膚的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產品,并切勿亂抓亂撓癢造成皮膚的損傷,并及對皮膚破損處進行消毒處理,避免感染。
1.2.3 營養護理
要保證營養均衡,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為主,例如面條和粥,嚴格控制高蛋白的攝入,切忌生冷酸辣和不易消化食物。食用要適當,少吃多餐,不可過量進食。如存在腹痛和便血問題,應當觀察患兒排泄物色澤,切勿亂用止痛藥和止血藥。良好的飲食可以減少腸胃不適和改善消化道出血等癥狀。
1.2.4 觀察護理
時刻留意患兒身體狀況和病情變化。包括患兒紫癜的部位、數量,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身體護理和營養護理,是否出現過敏狀況;患兒腹痛的位置、疼痛程度和持續時間等,是否有頭暈發熱、腸胃不適、嘔吐、便血等情況;患兒尿色、尿量,是否出現蛋白尿和血尿狀況;患兒關節紅腫及疼痛程度;并將以上數據及時做好記錄。
1.2.5 健康教育
發放宣傳冊和宣傳畫,普及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成因,臨床表現,預防和治療方法等,對患兒家屬進行相關健康教育,教導基本的疾病判斷和分析能力,針對不同情況制定不同健康計劃。提醒家屬不可疏忽對患兒的身體情況變化,若出現異常應當及時送醫就診。
1.3 療效評定標準
滿意度。內科/皮膚科/兒科自制問卷,由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或者其家屬客觀填寫。標準是:得分高于/等于85分:屬比較滿意;得分大于/等于60分,同時低于85分,屬一般;得分低于60分,屬不滿意。
預后指標。兩組患者通過相應護理后,對優質護理的質量展開評估,重點觀察治療情況。標準是:皮損狀況消失,腹痛消失,測血試驗呈現陰性屬于完全治愈;皮損狀況減少,腹痛消失,測血試驗呈現陰性屬于病情好轉;皮損消失或減少或又出現,再次出現腹痛,測血試驗呈現陽性屬于復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恢復情況
對照組23例患兒中,完全治愈率為47.83%,實驗組23例患兒中,完全治愈率為78.26%,組間對比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恢復情況對比(n,%)
2.2 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43.48%,實驗組為82.6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滿意率(n,%)
過敏性紫癜屬于自身免疫疾病中常見的一種,常常由食物、藥物、蟲咬等引發疾病,臨床表現多為頭暈發熱、四肢無力、關節紅腫酸痛,腹痛、嘔吐、腸胃不適,皮膚破損等,甚至出現腎功能損害和衰竭,便血,尿血等狀況。該疾病多發于青少年與兒童中,其中男童比女童患病率高,春秋季比冬夏季患病率高。
本次實驗通過在治療的基礎上,將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小兒過敏性紫癜護理中,針對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通過身體、心理、營養護理,觀察病情,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干預和護理,實驗組患兒完全治愈率為78.26%,對比對照組完全治愈率47.83%,明顯增加(P<0.05),且實驗組護理滿意度也有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對小兒過敏性紫癜患者,在施以治療基礎上,配合展開優質護理,治療后恢復效果顯著提升,有推薦應用價值。
[1] 張海紅.優質護理在小兒過敏性紫癜護理中的干預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4):251.
[2] 柳 紅.優質護理干預小兒過敏性紫癜[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5,(07):154-155.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
B
ISSN.2095-8803.2017.1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