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俊錦,馮 娟,陳 燕
(1. 海安縣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600;2. 南通市中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0;3. 寶應縣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800)
消化內鏡檢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其焦慮情緒的影響
吉俊錦1,馮 娟2,陳 燕3
(1. 海安縣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600;2. 南通市中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0;3. 寶應縣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800)
目的 分析消化內鏡檢查中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對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間于我院行消化內鏡檢查的9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情況。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差異不大,P>0.05,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較護理前均有所緩解,但實驗組的緩解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鏡檢前,兩組患者的血壓、心率情況差異不大,P>0.05,無統計學意義;鏡檢后,實驗組患者的血壓及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鏡檢過程中行為表現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消化內鏡檢查中,給予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心理,緩解患者焦慮情緒,同時提高了消化內鏡的檢查成功率。
消化內鏡;心理護理干預;焦慮;情緒;檢查
消化道電子內鏡檢查在臨床的廣泛應用,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診斷與治療的水平[1]。但部分患者由于擔心消化內鏡檢查對身體造成的痛苦與不適,常會因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患者往往會出現焦慮等不良情緒,甚至影響了消化內鏡檢查過程,導致鏡檢無法順利完成[2]。本次研究在患者實施消化內鏡期間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間于我院行消化內鏡檢查的9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此次均為首次行內鏡檢查,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各46例,其中實驗組有男27例、女19例,年齡均介于21~68歲,平均(43.8±2.74)歲;對照組有男26例、女20例,年齡均介于23~69歲,平均(42.4±2.2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組間數據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包括鏡檢前為患者細心介紹內鏡室的環境,醫生及護理的工作相關情況,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內鏡操作的基本流程、檢查的意義、配合的方法、注意的事項以及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不適感覺等。
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包括: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目前心理狀態,與患者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如患者鏡檢前焦慮情緒明顯,需及時予以疏導,囑患者采用放松療法緩解因焦慮產生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多鼓勵患者增加患者成功完成鏡檢的信心。
1.3 評價標準
(1)焦慮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患者的焦慮情況。第一次測量時間為消化內鏡檢查單開出后(即護理前),第二次測量時間為鏡檢前(即護理后)。(2)一般體征:鏡檢前15 min,測量并記錄患者的血壓及心率。鏡檢中,再次測量患者的血壓及心率并加以記錄[3]。兩次測量時間至少在30 min以上。(3)檢查期間統計患者鏡檢過程中患者行為表現情況。將患者的表現分為無反應、輕度反應、中度反應以及重度反應[4]。無反應:內鏡成功插入,患者未出現惡心、嘔吐、流涎情況,檢查中患者配合協調。輕度反應:內鏡成功插入,但患者出現惡心、干嘔情況,但次數不足3次,有輕度憋氣表現,鏡檢中出現輕度抗拒但順利完成鏡檢。中度反應:惡心、嘔吐5次以上,憋氣顯著、四肢濕冷,有明顯的緊張表現,經過指導后緩解并能完成鏡檢。重度反應:內鏡一旦插入、嘔吐劇烈,憋氣明顯,經過指導仍不能完成內鏡檢查。
1.4 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焦慮平均評分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差異不大,P>0.05,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較護理前均有所緩解,但實驗組的緩解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焦慮平均評分比較(±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焦慮平均評分比較(±s)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 46 47.2±2.7 38.6±1.4對照組 46 46.9±2.6 43.6±1.9 T值 0.5428 14.3688 P值 0.5886 0.0000
2.2 比較兩組患者鏡檢前、鏡檢中血壓及心率情況
鏡檢前,兩組患者的血壓、心率情況差異不大,P>0.05,無統計學意義;鏡檢后,實驗組患者的血壓及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鏡檢過程中行為表現情況
實驗組患者鏡檢過程中行為表現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鏡檢前、鏡檢中血壓及心率情況比較(±s,mmHg/次)

表2 兩組患者鏡檢前、鏡檢中血壓及心率情況比較(±s,mmHg/次)
鏡檢后收縮壓 舒張壓 心率 收縮壓 舒張壓 心率實驗組 46 115±5 78±2 71±3 118±7 80±4 82±8對照組 46 114±6 77±3 72±4 139±8 84±6 94±9 T值 0.8686 1.8810 1.3564 13.3985 3.7621 6.7589 P值 0.3875 0.0632 0.1783 0.0000 0.0003 0.0000組別 n 鏡檢前

表3 兩組患者鏡檢過程中行為表現情況比較 [n(%)]
消化性內鏡檢查對于患者而言屬于侵入性操作,檢查過程中,患者極易出現明顯的不適感覺,由于恐懼等因素,檢查前患者往往存在比較明顯的心理壓力,表現為緊張及焦慮情緒明顯。在消化內鏡檢查中實施心理護理干預,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指導,緩解不良心理,放松身心,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率[5]。本次研究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實驗組,焦慮情況明顯緩解、血壓及心率更加平穩,鏡檢過程中,患者的行為表現更佳,明顯提高了患者的檢查依從性[6]。
檢查前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及依從性,從而緩解因鏡檢對患者心理及生理產生的應激反應。此外檢查中鼓勵患者積極有效配合檢查,還能夠明顯提高鏡檢成功率。因此鏡檢中采取有效心理護理措施,有助于緩解患者因鏡檢造成的焦慮情緒,提高消化鏡檢查成功率,值得臨床推廣。
[1] 劉風榮,李 毅.綜合護理干預對消化道出血消化內鏡治療后再出血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2):193-194.
[2] 王小潔.內鏡室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風險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J].心理醫生,2015,21(20):165-166.
[3] 楊秀瑩.心理護理干預對86例消化內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2016,6(34):260-261.
[4] 魏 嫦.心理護理干預對82例消化內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5,5(28):235-236.
[5] Li Yuanxiang.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80 cases of digestive endoscopy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2016,29(11):1725-1726.
本文編輯:王 琦
R737.33
B
ISSN.2095-8803.2017.10.168.02